艺术中国

建筑,造就我们的生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02 16:03:18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那么,建筑究竟是什么?在这里转载几年前我在《美术文化》月刊发表的部分文章,以做解答,一部分会与本书中的内容有重复,望能谅解。

我相信建筑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常说的夫妻相,也是因为夫妻在同一空间内度过漫长的岁月,受到了这个空间的支配,因此逐渐改变彼此的习惯,最终连长相也变得相似的结果。修道者寻找小而简朴的空间也是希望受到空间的控制。温斯顿·丘吉尔曾在1960年会见《时代周刊》的记者时就说过这样的话,“We shape our buildings; thereafter they shape us.”意思是“我们虽然在营造建筑,但建筑也会重新塑造我们”。换句话说,好的建筑将塑造好的生活,坏的建筑只能塑造坏的生活。当然,好与坏不在于它的华丽或是俭朴。倒是华丽建筑中的生活十之八九会失去生活的真实而变得虚假,而简朴的建筑中容易滋生出正直而真实的心性。虽然建筑的效果并不是直接的,我们对它的感受也是相对滞后的,但建筑确实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并且对我们的人格产生绝对性的影响,所以建筑对于我们实在是太重要了。那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好建筑?并且建筑到底是什么?

日本人所造的“建筑”这个词并不能确切地用来说明建筑,它只是强调了“盖”与“砌”的物理运动,并不能说明支配我们生活的建筑的奥妙之处。英文中的“architecture”比“建筑”一词略好:词源“arch”表示第一或是大的意义;“tect”为希腊语,表示技术或学问意思。这个单词直译出来就是“元学”或是“大的技术”。建筑若不是如此博大而重要,怎能用这个词来表达?甚至在基督教中表明天主的单词,是在建筑前面加上了一个定冠词,即“The Architect”,这在英文《圣经》里是有记载的,可见建筑这一职业的重要性。用这个词来强调建筑的重要性是再合适不过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建筑的本质。

在我们的语言中曾经有比建筑更好的词,就是“营造”这个汉语词汇。用我们的语言来解释的话,它具有“做出”的意思。是的,房子不是盖起来的,而是做出来,就像做饭、做农活儿、做诗一样。什么是做?就是利用材料通过想法、意愿和心智来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与单纯的物理运动的结果相比,其方法和过程是不同的,从根本上讲是思想的不同。

如果不是物理行为的话,造房子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先推想在房间里可发生的行为,决定收容其行为的空间,来预测使用人数,再决定大小,之后规定顺序,重新组织起来就构成平面图。在这平面里生活的我们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学习和适应其平面组织的规律。厕所作为解决生理现象的空间,以前被认为是不干净的地方,放在房子后面,叫“后间”,但现在的住宅平面上被放在中心位置,名字也变成“卫生间”。虽是同样功能,利用平面图上所处的空间,我们已含糊其名字,变得适应了。

这种平面图不是看,准确地说叫“读平面图”,因为平面图不光视为由线条形成的一个图,而是要读出其中建筑师的想法,才能理解平面图中的生活组织。建筑师的图,他的价值在于是否表现出他的思维。因擅长绘画而做建筑的话,绘画只能妨碍他的思考过程,浑浊浓度。换句话说,将建筑师思维的记录,用普通语言来表示的,就是建筑师的图。因此,建筑师应擅长绘画是没有理由的,他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就像写文章一样,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记录下来就是了。某种意义上说,他所需要的是文化素质,并不是艺术技巧。就是创造生活的系统,即创造生活的方式,这才是我所指的建筑。

将建筑分为工学或是艺术的一部分,我认为是不对的,这只是误解了建筑所具有的某一小部分属性。当然,技术是建筑中重要的部分。事实上进入20世纪,在无限发展的技术时代,对于技术的表现也曾是建筑的重要目标,而且我们的生活通过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改变。技术常常以发展和进步为目标,问题是我们在技术发达的建筑中是否更加幸福,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如果我们对比古埃及为工人设计的集合住宅和信息时代可操纵所有设备的现代智能公寓的平面结构,就会惊讶于两者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我从不怀疑如果能研究朝鲜时代儒生们所居住的房子的平面,就能做出使我们现时代生活更加润泽的现代住宅。这意味着技术的进步与我们生活的进步并不成正比。反而我们的生活经常发生退步,今天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家庭与社会的纷争和矛盾等诸多病理现象就证明这一切。技术不同于建筑,它只是将我们生活的系统变得更加便利和稳健的手段,是最基本的概念。

其实并不存在“建筑艺术”这一说法。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叫亨德尔特·比瑟的画家曾设计了一栋公寓并成为议论的话题,建成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引来很多观光客人,但是它是否真的具有作为建筑的意义?被称作艺术作品的这个建筑物可能从艺术角度来讲是有意义的,但是从建筑角度来看它却是不值一提的。因为它没有为集合住宅的居民提供任何特别的提案,住宅的内部结构也没有表现出建筑师本人对于生活的组织。它只是在与周边住宅几乎类似的形式上用各种混乱的色彩装饰了外墙面,因此吸引了人们的视线。这些装饰和色彩并没能给住在其中的居民提供新的生活系统,装饰墙面只是成为城市里的宣传画,使暗淡的维也纳街道变得华丽。这并不是建筑。

建筑的外形是包含内部生存系统的状态,所以其外观和外形最好直接反映内在的系统。在今天,建筑作为环境的意义大于其作为单体的意义,它的外观是次要的,是从属于平面组织的附属而已。但是至今还有不计其数的例子是将立面作为建筑的目标,将建筑作为象征和符号,甚至错误地将建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在这类建筑里几乎不可能产生美好的生活。

可笑的是由基于技术和艺术的各类错误观点所组成的教育制度,在成功培养出正确的建筑师这件事情上,从来都是以失败告终的。现在也开始产生一些建筑大学,但在两三年前还多数是从属于工科大学和艺术大学。在工科大学的专业设置里放入建筑或在艺术大学里勉强塞入建筑学,作为学徒或艺术家来提升其素质培养成正确的建筑师,这只能是妄想。

如果一定要将建筑放入其他学科,则人文学比较接近。因为人文学科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对于历史的洞察力,还有对事物的思考能力,这些正是必须在对邻里生活的热爱和尊敬中工作的建筑师不可或缺的工具。

那究竟如何做好的建筑?我对此有三个原则:


第一,关于目的性的问题。即建筑能否充分表现预期的目的和功能,学校要像学校,教堂要像教堂,住宅要像住宅。模仿曾经用来作为坟墓的金字塔来做餐饮店,或是以民主议事为目标的议事堂成为封建时期的建筑样式,这些都是背叛了建筑目的的结果。这些建筑所要运营的功能被其他形式所伪装,常常招致误读。换句话说,越可能是好的建筑,就越应该正确表现出其所应具有的功能。只有这些建筑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其中的生活本身才会具有考古学上的意义。

第二,与时代有关。建筑是重要的记忆装置,常被称作时代的镜子。我们经常通过建筑来得知建造它的时代的社会风俗与文化。考古学者发现古建筑遗址欢呼的原因,也是因为获得了可以正确复原当时社会状况的机会。即作为时代的文化产物的建筑,应采用其所处时代最合适的建造方法、材料与样式。我们生活在高速信息时代,如果再来建茅草屋或是土瓦房,只能是作为对古代建筑的学习或是作为展示对象,这些只能算是对先祖们创作的复制。19世纪末,处在世纪末的欧洲建筑与艺术知识分子展开了一场分离派(Sezession)运动,旨在挽救所谓充满危机的时代。不仅有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等建筑师,还有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古斯塔夫·马勒等主导时代文化的知识分子,他们预感到新时代的来临,纷纷与旧时代诀别,开展新艺术运动。他们在维也纳建造一个用于展示他们作品的展馆来将他们的理念付诸实践。约瑟夫·玛丽亚·奥尔布里希设计的这个分离派馆的入口刻着如下的一段文字:“Der Zeit Ihre Kunst,Der Kunst Ihre Freiheit.”(给每个时代以它的艺术,给每种艺术以它的自由。)

第三,建筑和场所的关系。建筑必须以根基于场地为前提,这一点是建筑与其他造型艺术相区分的重要因素。比如雕塑和绘画是在工作室制作后移到展厅或其他空间设置,也可在各处辗转。当然有时雕塑与地面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此时的雕塑与其说是雕塑,更多的是作为建筑身份而出现。建筑总是与现实的场地密不可分,这个事实是确定建筑的最重要的核心。这个现实的场地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场地相连并有着特殊的关系,因此每块地段都有其固有的特性。并且,这些地段因长期固守此处,记录着久远的历史痕迹。这种空间性、时间性成为一块地段的特殊条件,这种具有地理性、历史性文脉的地段叫做“场所”。准确反映场所性的建筑是正确的建筑,这是理所当然的,这类建筑的集合将创造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所以美国和韩国的房子应该不同,首尔和釜山的房子也应有不同形式。

从某种角度考虑,建筑不仅仅是盖房子,房子只是基础,房子里蕴涵的我们的生活与房子一起构成建筑,也就是说,造就我们的生活就是建筑最明确的含义。

这种好建筑的目标是什么?当然就是对我们人生价值的确认。不容置疑,每天都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善良、真实和美丽的建筑,就是好建筑。《圣经》的“箴言”里有这样一段话:“房屋因智慧而建,因聪明立稳,其中因知识充满各样美好宝贵的财物。”

建筑是我们在生活中通过智慧建造起来的,单单用手是绝对不能建起来的。

下一页这时代我们的建筑上一页“你知道为什么写诗吗?”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建筑,思维的符号:邂逅20世纪的不朽建筑》
· 内容提要
· 作者介绍
· 《建筑,思维的符号》序言
· “你知道为什么写诗吗?”
· 建筑,造就我们的生活
· 这时代我们的建筑
· 你知道为什么做建筑吗?
· 对20世纪不朽建筑的思考
· 树立在米歇尔广场的时代精神
· 优美的建筑游廊、西方住宅的完成
· 真实的建筑
· 太阳的城市
· “大技术”建造的“反建筑”
· 通往世界之窗
· 知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