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友者
古代画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莫过于具有传奇色彩的风流才子,号称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了。他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到处游山玩水,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然而历史上的唐伯虎过得并不如大家想象得那样潇洒和富有,他的生活拮据艰辛,有段时间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生活拮据时,他的经济来源大部分都是靠鬻画所得。鬻画维生让唐伯虎对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这些经历对他画风的影响十分深远。但这段史实并不为人们所熟知,还需要我们这些后人去揭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解密和还原那些凄凉的片段。
唐寅,古木幽篁图轴一、卖文鬻画作为谋生的手段
唐寅(1470年-1523年),初字伯虎,后更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江苏吴县吴趋里(今苏州)人。少有俊才,博雅多识,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在诗文上声名显赫,展露出异常的个性,具有蔑视圣贤、关注民生的特点,从而成为江南纵情任性的代表人物,并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徐祯卿一起被号“吴门四才子”。在绘画上,尤其擅长山水与人物,作品运用形象化的笔墨来表现独立人格的精神追求,流注着一种愤怒且狂放不羁的思想在里面,以个性鲜明、构思精巧的艺术风格所著称。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对明中期及以后的绘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那么唐寅的这种艺术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早期的坎坷经历及生活上的穷困潦倒,促使唐寅在三十岁以后选择以出卖书画为谋生之途。这既是为情势所逼的无奈,又是符合他本性和独特人生观的举动。他藉此可以获得一种经济上的独立和人格上的超然,亦对其后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唐寅独特艺术风格的产生,与他的卖画生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明成化六年(1470年),唐寅出生于吴趋里一户市井细民之家,父亲唐广德是一名商贾,可能是经营肉铺及酒馆的商人。正如唐寅自谓:“计仆少年,居身屠沽,鼓刀涤血。”唐寅少时聪慧过人,性格狂逸洒脱。《明史》云:“(子畏)性颖利,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这种个性曾使一心望子成龙的唐父不禁感叹“此儿必成名,殆难成家乎!”因此特意为他请了老师,祝允明撰《唐伯虎墓志铭》中说道:“其父广德,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师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但是,到了唐寅二十五岁时,父母妻儿相继殁,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亦愁白了许多头发。从此他悲痛欲绝,沉缅于酒色以寻求慰藉,还时常代妓女写情诗,如《代妓者和人见寄》:“门外青苔与恨添,私书难寄鲤鱼衔,别来泪点知多少?请验团花旧舞衫。”
后经祝允明劝诫,使其遵从先父的遗志,参加科举考试,答应“试捐一年力为之”。弘治十一年间(1498年)乡试中,唐寅夺得头名解元,主考官梁储及学士程敏政看中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对其文章非常欣赏。至此,唐寅在功名上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但却没想到好景不长。弘治十二年(1499年),正当唐寅踌躇满志地入京参加会试时,却由于受到礼部会试舞弊案的牵连,在同考的徐经科场受贿案中,不仅被削除了功名,还被捕下狱,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极大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