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张松关乎信仰的艺术修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29 16:30:59 | 出版社: 《当代艺术》杂志

撰文:王珍

张松

引文:张松的艺术创作是对其特殊经历的“保存”以及个人诉求的“自白”。在他的画面中会让人感到有种“凝固的诉说”,关于生活,也关于生命;关于现实,也关于冥想,但这种诉说又是“寡言”的,是沉默的诉说、是柔软的穿透,触碰内心的涟漪。张松用一种精简的表象解剖现实的无奈,带有直白的隐喻,挣扎并释怀,从哲学角度诠释生命的意义,最终寻求内心世界的平静。

《明·意-淡罢》-直径60cm-布面油画-2012年

自六岁起学习国画的张松,对于艺术就显现了他敏感的捕捉力。在绘画基础的学习中,张松就凸显了超出常人的悟性,慢慢地喜欢上了画画,并立志成为一名画家。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张松越级参加中央美院建筑系的专业考试,意外的取得了专业的合格证,这个“鼓励”更清晰了他的目标—考入中央美院,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张松两年坎坷的考学经历可谓是“饱受磨难,终修正果”,以鲁迅美院油画、版画、雕塑专业第一名、清华美院与中央美院单科第一名的成绩结束了他的考学之路,最终如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并进入壁画系第一工作室学习。张松在大学期间因创业和扶持家庭休学了两年,这两年对于他来说是特别重要的经历。在毕业时,他的导师也笑称他是六年磨一剑,而这六年在张松看来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

张松是一个明确自身的人。他选择壁画专业就有着自己明确的方向。中央美术学院的壁画系本身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包括油画、中国画、坦培拉、设计、建筑、大型公共艺术以及壁画材料的研究,而且创作方式丰富不局限,这满足了张松对于多样化尝试的欲望。张松认为壁画专业能让他学到更多东西,并最终确立兴趣点。

《明·意-恍》-66×68cm-布面油画-2012年

休学的两年对于张松来说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平衡工作与学习。张松是一个敢为的人,在大一就计划并在大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提前步入社会,了解社会。他认为美院的学生有种难以让人接受的“孤傲感”,这是学艺术的人最致命的。艺术家要具备信仰般的虔诚,有更多的人生经历与阅历才能做出“相对成熟”的艺术创作。张松在其创业中是一名教师的身份,所以他每天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停的变换角色,这种身份的转换使他颇为受益:一方面是如何更好的为人师表,另一方面是如何去做一个更好的学生学习更多的东西。大学期间张松每天画画并坚持对造型艺术以及美术史的积累研究。这样的一种多重深刻的经历与经验使张松更加明确自己的创作方向。在其毕业展中张松就呈现了自己独特地创作,他的毕业创作是他《明.意》系列其中的作品,用其导师的话来说就是“简化到了一定程度”,这种简化在张松与导师之间产生了交流。在他看来,毕业展只是一个展览,在这个展览中不可能把自己想要说的全部表达出来,他要做的就是需要在这个展览中表达深层的自己,让观者与其产生共鸣并感受到其中的哲理与意境。张松在谈论他的创作时一直强调他对于画面强度的重视,完美的造型、比例、颜色与美的形态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绘画因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是神和上帝指派到人类社会给人类带来真正的艺术。”张松对于这一说法鞠躬赞同。“艺术是一门信仰,创造艺术是一种修行方式。”在张松看来把艺术做好的人是真正的热爱艺术,做艺术的人必定要有信仰,追求美的信仰、崇高性的信仰、心灵纯净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论,更不是自我个性化的概括,而是“净化内心”去掉沉淀在心底深处的那些肮脏思想,不断提升精神状态,追求崇高美的一种最高标准。

《明·意-沫》-66×68cm-布面油画-2012年

绘画现世美好

《心.漪》系列实现了张松对于创作的某种诉求,这个系列的作品他希望带给人纯净、悠然、安静、崇高、肃穆、美好等感觉。《心.漪》系列体现了张松的绘画能力以及其对色彩的敏感,他在画面中建立出一定的造型、颜色、意向、品相以及画面呈现的气场。张松在创作《心.漪》时是一种高强度的持续,需要很强的造型能力、对色彩的敏感以及用笔的熟练掌握并对整个画面有完全的可控力。《心.漪》系列的物象似乎是写生的,但其实是他借助写生的基本图形、样貌来进行一种自我对绘画的理解和再造,张松希望通过绘画的各种“可能性”来创造形式美,这种形式美包含着空间、立体与平面的交叉,意境的多重表达与画面的形式感。他不会在画面中明确的表现一个社会现象,从题材来讲,静物是叙事性相对较弱的,张松借助静物幻象来表现情感和思考,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回避,同时也是回避外界对于自身身份的某种界定,他只是单纯地希望通过绘画呈现一种美好,呈现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使观者在面对他的作品时犹如面对自然时所显现的单纯、淡然并与其内心实现一种交流与肯定。

《明·意-汝别汝去》-66×68cm-布面油画-2012年

表象与意念的共生

虽然在《心.漪》中张松不经意回避了对于社会现象的具体呈现,但作为当下的青年艺术家面对当代社会不得不进行一种反思,“人类与社会有着复杂的关系,人类造就了社会,社会却制约着人类,现实社会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欲望、暴力以及美好的事物都在影响人类使产生某种程度的生存反思。”所以张松在《明.意》系列中综合了自身的经历、感受、冥想、精神状态以及在思维里面或者是睡梦中某一个刹那对一个事物或现象的感受,将其上升到了哲学范围的思考。在创作《明.意》时张松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思考,希望呈现画面的强度和观念的准确性。在张松看来画面强度的表现即“艺术家意念与画面的高度结合以及对绘画艺术的深度理解”。这也是他现时期的创作方向。张松在《明.意》的创作方式上呈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特点,画面以黑白构成的方式呈现,用黑白灰建立画面中的造型因素,在构图方式上选择了“平面式对称”,而对称的构图是一种相对对称,这也是张松将“相对论”的哲学观点渗透在画面上。

米开朗基罗曾说的一段话:“我做雕塑的窍门就是将多余的地方去掉!”,对于这段话,张松一直牢记在心,这是对“严谨”的“深刻理解”。所以他在《明.意》中尽可能去掉《心.漪》里面的那种丰富的笔触、色彩及造型,呈现画面一种更为精准的简洁并实现一种更大的画面强度。张松深知合理的“简化”是极具难度的,对于画面来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难,将画面做到一定程度的精简却依然不改变画面传达的内容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明.意》系列画面为白底,正是为了实现更直白、更直接的表达。张松认为,“造型与意境的关系是偶然的,造型是理智的严谨,意境是深层的体会,完美的造型和形式感会创造出偶然性的意境表达,而无论复杂的造型还是精简的造__型都需要绘画强度为支撑,而绘画强度需要精神力量。简单说,就是内在的你精神意念已热血沸腾、血脉喷张,而外在的你却安静的坐着画画。”张松说:“在创作《明.意》时,我永远在简化一些东西,人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是急需一片精神净土的,需要不断纯净自己的心灵,才不会失去做人的本质。”张松特殊的个人经历使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更理性、更包容,但不会完全认同,也使得他的作品更深刻、更富有哲学。

《明·意-逝》-66×68cm-布面油画-2012年

明心见性的释怀

在《明.意》系列里,我们都会不经意地捕捉到画面中出现的人物,他们本身似乎带着一段经历、一个故事。张松承认,画中的人物有一部分是自己,而有些则是自己幻想出来的或者是社会中的某个群体,他们不是具象的,是一种符号、一种概括。而观者面对这些人物往往会对号入座,觉得画面中的人物正是自己。这也正是张松希望得到的回应。在画面中,人物面对的是一颗枯树,而背后则是生长中的大树,这一安排其实是张松的哲学思考,它是隐喻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及一种现实矛盾与无奈—“在社会选择中,我们通常会选择好的,回避不好的,而我们却实实在在的经历着某些所谓的‘不好的’事物。我们当下面对的人或事可能是一种磨难,一种经历,一种未知,而这种表象上不是很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在未来展现出好的一面,相对立的也可能产生不好的一面,这是宇宙的发展规律,失得相报。”

《明.意》是张松创作的一个代表系列,名称只是对于这一系列的概括,这一系列的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单独的故事、单独的名字,每一幅作品都配有不同的一段文字。张松并不是依靠这些文字来解释自己的作品,他希望这些文字能够以相对委婉的方式对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有侧重阐述,但这些文字又被他删除销毁,是“写”与“删”的经历,形成一种独特的“记忆”,这种“记忆”也只是相对记录而已。往往“意境”是由“记忆”开始的。当作品独立于艺术家呈现时,观者能对自己的阅读结果产生多种可能性并能在某种时刻体会到作者的意图。

《心·漪-幻界-壹》-100×100cm-布面油画-2012年

明确的坚定

面对当下艺术市场的复杂环境,张松又回归到“明确自身”这一问题上。的确,青年艺术家在一种波动状态中容易陷入自己的限制与矛盾中,清晰的自我定位对于自身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这是对主动权的掌握而避免使自己陷入被动的控制。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张松审视着这个身份的定义,他认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品位,要有一双观察自然的眼睛、要有一颗感受生活的心。艺术家需要站在相对理智,相对客观的角度来思考社会现象,这是对普遍思考方式的修正,艺术家需要这样的思考,这不是体现某种个性,而是真正将艺术家的思考层次和精神状态展现出来。在张松看来,艺术是一种修行方式,关乎意志力、精神状态的修行。张松在这场修行中找到了更执着,更理智的自我,也在信仰的坚持中得到了肯定的回应,面对这种回应,他却更谨慎的审视自我,这是他作为青年艺术家难得的品质。张松的理智、明确让他在纷扰的途中行走的越来越坚定,也让他在途中的方向越来越明晰。

《心·漪-幻界-贰》-40×50cm-布面油画-2012年

 

下一页细腻笔触中的灵性呈现上一页伦敦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汇》十月刊
· 女性艺术家个体意识的嬗变——专访策展人贾方舟
· 阿里杰罗•波埃蒂的行动计划
· 伦敦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
· 张松关乎信仰的艺术修行
· 细腻笔触中的灵性呈现
· 山水间的狂风—廖继春
· 一色夺得千峰翠
· 格拉苏蒂 筑梦的日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