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关于元青花的思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9-11 16:00:19 | 出版社: 中国文博网专稿


资料图片

关于青花瓷的起源,在学术界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青花瓷器的出现是受古代波斯陶器的影响,从原料到工艺都从波斯传入;另一派则主张青花瓷器是中国的创造,是中国陶瓷业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那么,哪一种说法更符合青花瓷的实际发展脉络呢?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元青花瓷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中国青花瓷始于唐代,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时中国人已经掌握使用钻料和透明釉的技术,烧造青花瓷的条件已经具备,对扬州出土的唐青花瓷片进行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青花瓷的烧造走过了漫长而艰苦的道路:它经过了青釉、浑浊釉和北方磁州窑系施有化装土的呈土黄色的白釉等发展阶段。其上的绘画起初曾用铁做呈色剂,后转用钴绘,也有用钛呈现蓝色的尝试。唐宋蒙元(包括辽金)时期,钴做呈色剂的烧造技术经北方磁州窑系数百年努力被窑工们所熟悉掌握,为青花瓷的兴起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由于土质的差异,材料的原因,北方窑青花瓷必须先施一层化装土,而胎釉仍然无法达到后来景德镇产青花瓷那样洁白。但从烧结温度、钴绘工艺、釉的透明程度来讲,它已经成熟,只不过要求标准有所差异。所以元青花瓷的兴起,是北方烧造和瓷绘技术与景德镇优质高岭土两个优势的完美结合。

近年来,在景德镇湖田地区发现,在同一窑址,早期烧制青白瓷,稍晚出现“枢府”瓷和青花瓷,说明元代景德镇并没有一个专烧“枢府”瓷的官窑窑场。景德镇的青花瓷器最早出现在元代。有趣的是,元代的青花瓷器是突然而又成批地出现在景德镇,并且一开始就显得十分成熟,似乎没有任何的孕育期和成长期。这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相吻合,这种与常规相悖事件的出现,自有其特别原因。

元青花瓷器出现以前的景德镇,是一个生产素白瓷和青白瓷的窑场,只有使用刀具在坯体上刻化的刻印花装饰,未曾烧造过以毛笔为彩绘工具的彩瓷。因而严格地说,景德镇窑场的窑工在开始烧造青花瓷器时,其美术基础是不太好的,但元青花瓷器毕竟在这里成批地诞生了,而且一露头脚就显得那么成熟,那么工整,那么完美,以至明清时代的同类产品都难以望其颈背。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元青花瓷是否由景德镇那些缺乏绘画基础的工匠所绘制,这成熟、工整的青花瓷器究竟出自谁的画笔?根据有关文献分析,当时绘制青花瓷器的工匠应是具有较好绘画基础的磁州窑工匠,而非缺乏绘画基础的景德镇瓷工。(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31期)

下一页居廉《花鸟人物山水册》解读上一页海上奇葩 民间斗艳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文物鉴定与鉴赏第三十一期
· 文物艺术品物证司法鉴定势在必行
· 赵之谦与潘祖荫的金石之交
· 安康博物馆藏《松阴草堂图》之真伪辨析
· 干预性保护对壁画本体影响的探析
· 古道上散落的珍珠—联珠纹
· 海上奇葩 民间斗艳
· 关于元青花的思考
· 玉器上的螭纹及其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