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草堂图
安康博物馆位置陕西省南部的安康市,20世纪60年代,在火热的革命浪潮中,收到为数较多的当地士绅的书画捐献。为此安康博物馆将这些书画集成画册,出版发行。近期,某杂志选取其中的十多幅书画进行鉴赏。笔者发现其中一幅文徵明的《松阴草堂图》(图1)与文徵明的风格相差甚远。对此笔者对此图作了详细的考证,可以确定此图为清末民国时期的仿品。 如按此画的落款时间推算,应是嘉靖甲午年即嘉靖十三年(1534年),此时文徵明已64岁了。就在嘉靖五年(1526年)57岁的文徵明三次上疏朝廷,意欲辞官归隐,皇帝给予准奏。这一年12月祝允明去世。又过两年之后,上文府求画者络绎不绝,收藏文徵明的绘画在当时已成一种时尚。此时文徵明的绘画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得到了当时社会的高度认可。那么在1534年前后,文徵明又绘制了哪些代表这一时期的作品了?这些作品又体现出文徵明绘画艺术的那些特点呢?笔者列举几幅同时期文徵明作品,如1930年绘制《雨晴纪事图》(图2),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532年绘制的《中庭步月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1534年绘制的《寒林钟馗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535年绘制的《浒溪草堂图卷》(图3),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当然同时期还有很多作品,包括近年来各大拍卖行推出的。但是拍卖行所推出的文徵明作品鱼龙混杂,笔者之所以举例这几幅,原因是它们都是国家级博物馆的藏品,经过多位真正的鉴定大家把关,其真品的可信度高。从这几幅时间相隔不大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文徵明这一时期的绘画,笔法自然有力,画面灵动,韵味十足。而安康博物馆所藏的这幅《松阴草堂图》,整幅画作显得十分呆滞和刻板。画面十分腻味。一股匠气跃然于画面。 此《松阴草堂图》的树石皆是模仿文徵明的画法,仿者在仿制过程中是十分小心和谨慎的。但也就是这种谨慎造成了仿品画面树石十分柔软和古板,与65岁文徵明笔法自然、苍劲的风格差别很大。如画面中下方的三棵树(图4),树干均描绘的很绵软,按常理最右边这棵枯树,是最能展现文徵明老辣的笔法的(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3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