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画院作为文化部直属的国家公益型事业单位,集美术创作、研究、教育、普及交流以及美术收藏于一体。在今天这样一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刻背景之下,中国国家画院如何变革,如何推进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如何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是中国国家画院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机遇也是挑战。 2011年10月29日,中国国家画院举行建院三十周年庆典,院长杨晓阳先生说,这次庆典以“东方既白”为名,是对首任院长李可染先生的一种纪念,李可染先生强调中国精神、东方精神,强调传统文脉的延续。“东方既白”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也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画院提出以“大美为真”作为办院理念,“天人合一”为大美,中国的“真”近于“道”,是探索天地万物的本质规律。“大美为真”的学术主张是国家画院成立以来,院领导集体根据中国美术的发展状况所提出的艺术主张。在30年前,李可染先生任第一任院长,他的艺术主张是“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刘勃舒先生任院长期间,正值美术发展的艰难时期,西方的价值观和艺术观涌入中国,大有西画代替中国画之势,在这种情形下,他非常清醒地提出“坚守与继承”的主张。在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迅速崛起。此时,龙瑞院长适时提出“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的主张。今天,以“大美为真”作为建院的理念,也是根据全球化时代中国所面临的特殊文化语境与文化使命所作出的判断,并以此建立中国美术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标准”。 以机制创新构建学术平台。机制是一个组织的内生机,是一个组织得以高效发展的本源和关键。2010年8月成立了以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为首,包括油画院、版画院、雕塑院、书法篆刻院、美术研究院、公共艺术院和青年画院在内的8个专业院,并分别聘请了方增先、詹建俊、黄永玉、钱绍武、沈鹏、邵大箴、袁运甫等艺术家担任院长、执行院长或副院长,各专业院都组成了堪称国内一流的名家领导阵容。院长杨晓阳在《大美为真——在中国国家画院第一届全体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说:我们经过反复的讨论,认为将八院统称为“专业院”,而不叫“分院”或“二级院”更为合适。因为每一个院在这个专业上“对外代表中国,对内代表国家”。比如说,油画院在专业水平上并不是“国家画院下级”的概念,而是全国最高水平的油画家集中的地方,其他院也一样。大家在提起中国国家画院各个院的时候,它就是代表这个专业的最高水平,是最高的平台。近日,我们又公布了首批各专业院研究员聘任名单,使8个专业院总体规模达到近300人。 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国家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质,并把社会效益、公益形象放在首位。中国国家画院每年承担为国家收藏美术精品的任务,除了国家画院在职画家每年为国家留下精品作为国有固定资产以外,还利用有限的专项资金,抢救性地收藏了多位老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如崔子范、方增先等先生的作品,为国家保留了大批珍贵的艺术财富。为了将公益性救助活动常态化,国家画院成立了“中国国家画院扶贫基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实施精品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家画院紧紧围绕创作和研究的工作中心,启动“六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这“六大题材”包括长江、黄河、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2011年5月召开了项目启动的新闻发布会,国家画院预计用10年时间,创作6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品力作。同时,将聘请民俗、史学、服装、兵器、军事各方面的专家参与到项目中,每年进行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最后集中展示,留下精品。 中国国家画院积极推行实施“中国美术发展工程”和“中国美术海外推广工程”。“中国美术发展工程”是“中国美术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实施步骤之一,本工程围绕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国古典美术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保护和利用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展开,通过举办“新中国美术家”、“南北艺术家对话”等系列展览,创办“中国美术国际论坛”,将中国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东盟博览会、深圳文博会等重要文化活动中的美术展延续下去,以展览带动艺术家的创作。相信随着这些学术展览和研讨会、论坛等活动的持续举行,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国家画院创作和研究能力,为打造名家力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美术海外推广工程”将首先考虑在世界范围内的12个中国文化中心巡回举办6个小展,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和民间艺术等内容和形式。12个文化中心、6个展览,这样一个周期下来就是72个展览,同时不间断地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送到国外进行展示、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