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0 & 1: 数位空间与性别神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31 14:08:57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安•赖(Ane Lan),2008年,《世界的女人》,影像,7分14秒

英国/瑞典艺术家乔安娜•禾丝顿(Johanna Hällsten)的作品混杂一种穿透人类、动物与自然之样貌,在类雕塑的声音作品中汇集多种无法言喻的喃喃之音,其创作深深根植于一种女性主义之方法论,认同异质性,质疑分类之必要性以及我们身处的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参展作品《引爆点》(2010年)及《与鸟声同鸣》(2006年),探讨沟通之困难,‘人和自然’及‘虚构与真实’之关系。费尔•塞耶(Phil Sayers,英国)是一个变装(男扮女装)艺术家,透过一种女性主义者之角度,他的作品同时批评并解构传统绘画以及雕刻中女性的身体。本次展出作品《魅惑》(2007年)以表演纪录的方式,解构世俗化下性别、时间、异与同、生与死、窥视及观看的议题。英国/爱尔兰艺术家默•怀特(Mo McManus-White)的艺术实践包括电影和录影、摄影和印刷媒体领域,以流浪者或者拥有特别身份的人在艺术创作中游走。她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呈现思想在‘身体’上的反射,尤其关于性别与同志身体。参展作品《我所描绘的石头1-3》(2005年)将呈现流离的身份认同议题,将身体随时处于工作之状态视觉化。米菲•莱恩(Miffy Ryan,英国)是一名数位媒体表演艺术家,致力于研究数位经济在‘表演’上的发展潜力与‘现场事件’等议题。他关注‘文化脱节’的问题,特别是数位技术如何影响表演、表演者及观众之间的关系移位。《外祖母的婚纱》(2009-10年)运用她刚逝世的外婆之老旧结婚礼服,作为肢体表演之对象,再以录像与摄影的形式呈现。

菈菈‧梅勒蒂—穆菈(Lala Meredith-Vula) 1966年出生于东欧的萨拉热窝。在她的参展作品《移动的边界》(2006-07年)中,艺术家穿着柯索沃的传统服饰,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和英国各地,创作一系列自拍之摄影作品。

从地缘关系角度来看,参展艺术家中有四位台湾艺术家——周文丽、林佩淳、李明学和洪上翔,另有三位出生于中国重庆的艺术家——何成瑶、庞璇和曾途。他们的创作实践为展览主题的视觉出口提供了多样性,而本土文化经验在部分作品中特征鲜明。

1  2  3  4  


下一页媒介的边界上一页重庆独立艺术空间——对话“喜玛拉雅艺术空间”创始人刘景活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当代艺术与投资第六期
· “异常”的回归——由焦兴涛近作谈起的
· 物语
· 器•Haus空间
· 重庆独立艺术空间——对话器•Haus空间创始人杨述
· 重庆独立艺术空间——对话“喜玛拉雅艺术空间”创始人刘景活
· 0 & 1: 数位空间与性别神话
· 媒介的边界
· 不知如何降下?“蔡国强:农民达芬奇”观展札记
· 关于展览 “农民达芬奇”采访蔡国强
· 后现代主义的绝境
· 与葛文(Gerwin)谈话:鹿特丹电影节与当代独立电影制作
· 尹朝阳:转暗的强光
· 油门踩到底——尹朝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