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洪浩:“我们”使“我”快乐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30 10:33:47 | 出版社: 《东方艺术·大家》

 
洪浩 负部 之六170x290cm 2009

 

Q:团队“生产”与个人创作之间,你的选择是什么?

A:这应该与做作品的概念有关,同时也与作品的形态性质相关。这里“生产”团队与艺术家、产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了。

Q:目前艺术家的地位和身份是否已经有新的定义?

A:艺术家的地位和身份总是不断地被质疑和被定义,已经形成了当代艺术生态中的一种反映。

Q:为什么会尝试“政纯办”这种新的模式?

A:政纯办”的全称是“政治纯形式办公室”,它是将政治、文化、经济和日常生活纯形式化,将思考、讨论和享乐等集体生活形成形式,并进行一种美学层面上的探讨。 “政纯办”是由我们五位艺术家组成(洪浩、肖昱、刘建华、宋冬、冷林),我们的排列顺序是按个头由小到大。因为我们年龄相仿而有着相近的个人经历,比如以前都曾经有过集体生活经历,“集体”中的那种精神的、理想的和乌托邦的以及超越于个人的境界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所以对这种“集体”概念下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使我们走到了一起,组成了这种注重对精神性的探讨以集体创作的为方式的工作形态。但“政纯办”并不是一种系统化了的艺术生产模式。

 
政纯办 结算2007(上)170x306cm 2008
 

Q:艺术在操作模式上可以是“我们”的事吗?

A:“过集体生活”成为了我们的形式,讨论和“吃喝玩乐”成为我们的内容。“我们”使我们五个人变成了一个人,他有一种超越了我们个人的精神力量,一种集体形式的力量。

Q:集体创作方式的操作难度?

A:“政纯办”的作品是在“我们在一起”的状态下形成的,有时是在讨论中也有时是在享乐中。当“在一起”是变成了一种需求时“集体创作”便展开了。

Q:新的创作模式之下,艺术家个体的特性怎么体现?

A:这是一种“我”和“我们”的关系,这时的“集体”就是“我”的一部分,这里“我们”中“我”并没有受到限制,而是得到了更大的释放。而同时被放大和激发后的“我”又进一步开发和发展了“我们”。

Q:你对集体创作模式的感受?

A:“我们”使“我”快乐着、享受着一种未曾有过的精神体验,使“我”得到了一种新的更新和某种超越与升华,它已经成为我们个人创作的另一个方面。

下一页皮力:观念和制作过程可以分离上一页该如何面对艺术大生产时代的创作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东方艺术大家2010年6月
· “艺术”现场
· 该如何面对艺术大生产时代的创作
· 洪浩:“我们”使“我”快乐着
· 皮力:观念和制作过程可以分离
· 隋建国:艺术不光是巧妙的问题
· 徐震:创作模式需要被刷新
· 张洹:艺术创作不是生产
· 郑国谷:艺术在“扩张”
· 奥利瓦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起点
· 穿越意识形态的迷雾——孟禄丁谈30年来的中国艺术
· 本土资源的视觉再造——徐冰“凤凰”项目美术界学术座谈
· 当历史穿过摄影重归绘画——绘画的再现与摄影的再现
· 走向澄明:关于冯大中的近作
· 冯大中:笔墨的寓言
· 摄影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