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清代的瓷器(2)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23 10:58:32 |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但从成型技巧角度看,乾隆瓷器的造型在我国陶瓷史上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竭尽制作之能事,无论大器小器巨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瓶不仅有小到“二寸”、“三寸”之瓶,而且有大到“五六尺”之瓶,其形“圆如壶,圆而下垂如胆,圆而侈口,下如尊,廉之成角如觚,直如筒,方如斗”,可谓复杂多样,变化多端。除单体瓶外,还有双联、三联、四联,甚至七联、八联、九联之瓶。有放置书桌、案头的座瓶;有挂在墙上的壁瓶;有系在空中的吊瓶、放在轿内的轿瓶等等。还有可以称得上独一无二绝技的转心瓶、转颈瓶以及交泰瓶。

乾隆时期,御窑厂内聚集了大量管理人材和能工巧匠,在康熙、雍正两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彩瓷和单色釉瓷的制作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尤为突出的是工艺技巧,新奇的制品层出不穷、鬼斧神工,令人赞叹不已,把清代的制瓷业推向了历史的顶峰。乾隆本人精于古物鉴赏,嗜古成癖,对瓷器有狂热的爱好,凡过目的器物,很多都写、刻有御题诗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制瓷技术的发展。

一、青花

乾隆青花瓷质早期与雍正基本一样,胎质洁白细润,晚期略显逊色,官窑与民窑无多大区别。釉面仍以青白色为主,匀净光润,也有呈粉白色的釉面,民窑中多见。微度的波浪釉偶有出现。浆胎青花康、雍、乾三朝均有。

乾隆青花用国产青料,早期与雍正时无甚区别,略有晕散出廓的现象;中期则形成正蓝呈色明快的风格,有浓淡两种,浓重处见黑色斑点;晚期青花呈色略显青灰,厚郁沉闷,无明快清丽之感。

器物造型奇思异巧、极为多样,制作精致,但线条不及雍正青花圆柔。因刻意追求精致,有些堆塑粘贴的附属饰物反有蛇足之误。圈足圆滑,但较雍正青花更为尖削。民窑中落斋堂款的,无论工艺或青花的呈色,均可与官窑比美。

绘画笔法和雍正青花相似,有勾勒平涂和勾勒填色后点染两种,分别应用于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勾勒线条平滑均匀,但缺乏力度与生气。

纹饰缛丽繁满、犹如织锦,式样有龙凤纹、牡丹纹、花蝶纹、莲池纹、松鹿纹、山水纹、树石纹、云蝠纹、寿字纹及各种人物纹等。

二、釉里红

乾隆釉里红的品种有青花釉里红、黄釉青花釉里红、豆青釉青花釉里红等,

总体上与雍正时期的差不多,色彩鲜艳、纹饰清晰、层次深浅不同,青花与釉里红发色都很稳定,不晕散,深浅浓淡互相补充、和谐统一。但雍正时的三鱼盆、碗及三果高足碗等有着极鲜艳红色的官窑器在乾隆朝极为少见,瓷器的装饰图案也已趋向程式化。

和青花瓷一样,这时的釉里红纹饰也有人工点染的深色小点。常见的纹样有团螭、团夔、凤穿牡丹、折枝花果、竹石芭蕉、云龙、龙凤、云蝠等。为了突出主题,常以釉里红绘龙纹,以釉里黑绘乌云相衬托。常见器型有蝠耳大尊、玉壶春瓶、胆瓶、茶壶、天球瓶、高足杯、梅瓶、盘、碗等。民窑常见的有大盘、香炉、盘口大瓶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中国瓷文化》
· 瓷器的雏形——原始瓷器
· 瓷器的真正产生在东汉
· 早期的瓷器——三国两晋
· 隋代的瓷器
· 唐代的瓷器
· 五代的瓷器
· 宋代的瓷器
· 辽金夏的瓷器
· 明代的瓷器(1)
· 明代的瓷器(2)
· 清代的瓷器(1)
· 清代的瓷器(2)
· 民国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