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早期的瓷器——三国两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23 11:12:59 |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南北朝时期的瓷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公元200年至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期间又夹着一段五胡十六国,致使战乱频频。总体上来说,此时的瓷业发展处于一个相对停顿的状态,却是我国瓷器成熟后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期间,制瓷工匠们对胎釉原料的选用、成型、

施釉方法,窑炉结构和装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革新,使瓷器的生产由初级阶段发展到了高级阶段。此时,每出现一种新事物,都会把瓷器的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并对以后的陶瓷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一节三国时期的瓷器

三国时期,瓷器还是一种兴起不久的新产品。所谓三国时期的青瓷烧造,主要是指孙权政权控制地区的青瓷烧造。

此时的瓷器以越窑瓷器为代表,其胎质坚硬,优质瓷的胎色呈淡灰色、釉面青亮光润,这说明当时的工匠已能够很好地掌握还原气氛了。瓷器的造型和装饰基本上是承袭汉代的,同时较多地吸取了陶器、铜器和漆

三国吴?青釉熊灯

器等的形式和图案花纹。但此时的纹饰较少,只有划或印的网格纹、

弦纹、水波纹等,贴塑、模印纹则比较丰富。

三国时常见的器型有:碗、盘、碟、罐、盒、洗子、盘口壶、钵、盆、水盂、虎子、唾壶、槅、耳杯及殉葬用的灶、鸡笼、犬、羊、猪圈、谷仓等冥器。

总的来说,当时主要的制瓷工艺技术成就有:(1)坯料选用水平提高,可以根据不同产品配制成分不同的坯料,从而得到色泽不同的胎体。(2)成型工艺上圆器基本上用拉坯成型,能做到器型规整,胎体厚薄一三国吴?青釉谷仓罐致。琢器则用拍片、模印、镂雕、捏塑等多种手法成型。(3)能根据需要来控制含铁量,生产出色泽不同的褐彩瓷器,如:在色较深的青釉上以深褐色点、线彩绘,或在胎体上用褐黑彩绘纹饰,再罩上色浅的青黄釉。(4)用化妆土来美化瓷器,使表面凹点等得到掩饰、胎体的杂色被覆盖,从而使釉色更加鲜明、饱满。(5)窑炉结构进一步改进以及使用窑具,提高了烧成技术。龙窑向长、窄方向发展,两旁添投柴孔,提高了烧成温度,有的可达到1300℃。所用的窑具有垫具、间隔具、匣钵,提高了窑炉装烧量,进而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第二节两晋时期的瓷器

西晋时期的瓷器仍以越窑为代表,但胎体比三国时的略厚,且通常为褐色胎或灰白胎,瓷化程度相对较高、器身沉实。西晋后期出现了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后到东晋时普遍使用,一般是有规律地点在器物的口沿、器盖,或者兽眼、鸡冠、羊角等部位上。

西晋?青釉辟邪

东晋的青瓷与西晋的情况基本上相近,但在装饰上却大不一样。西晋纹饰追求华丽而东晋趋于简朴,光素无纹器很多,有的只有几道凸弦纹或梳蓖水波纹。而且,东晋时广泛使用的褐色点彩装饰打破了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则更是这一时期褐彩装饰的一大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

东晋时也有一些动物形象的尊、砚滴等,但已不是西晋时的写实样子,只是水盂上塑出蛙首及四肢或干脆简单地划上几笔。实用器中还出现了配套餐具,如大小配套的碗、碟,且不同口径的碗多达十余种,碟也有四五种。

瓷质谷仓罐就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主要用于陪葬,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它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的,但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等,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

另外,此时中国文字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瓷”字,这可见于晋代吕忱的《字林》和一些文学作品中。如晋人潘岳在《笙赋》中就写道:“倾缥瓷以酌酃。”据考古调查:缥瓷的窑址在今浙江温州地区,称为瓯窑,晋人杜毓《荈赋》中就有“器择陶拣,出自东瓯”之说。

“瓷”字的出现说明晋代瓷器已大量生产,并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和赞赏。同时表明瓷器的发明应在晋代之前,因为只有先有了产品然后才可能有文字的记载,这一点已为现今考古发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第三节南北朝时期的瓷器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并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一、南北方迥异的瓷器

此时,南北方的制瓷业发展不平衡,

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南朝?青釉莲花尊快,钱币铸造业的发展和厚葬的风尚在民间盛行,这些都为制瓷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中原地区大批人员纷纷南下,其中不乏陶瓷业技工。所以,当时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制作出了许多青瓷作品,而这些青瓷作品就是被人们称颂的“六朝青瓷”。


这一时期,南方的窑炉也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10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还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的,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

与此同时,北方地区的制瓷业则处于萧条境地,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直到6世纪初期,北方的墓葬中才有随葬的青瓷被发现,晚期的墓葬中才出现了白瓷。

总之,北朝晚期,南、北方青瓷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北方青瓷胎料中氧化铝的含量高,往往有因温度不足而瓷化程度稍低的现象,但瓷胎的颜色比南方要稍淡一些,多为灰白色或白色;二是北方青瓷釉的光泽性好,玻璃质强,釉面常有开片,流动性大,没有南方青瓷那种失透的感觉;三是北方青瓷胎体厚重,与六朝青瓷相比显得形体硕大;四是北方青瓷的装饰方法较多,有堆贴、模印、镂雕、刻划等,纹饰中受佛教影响的纹样如莲花纹、忍冬纹等较多见。

二、白瓷的迅猛发展

4世纪末,鲜卑和拓跋部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建立了北魏政权,随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丰厚制陶基础的北方窑业一跃而起。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在河北、山西发现的十余座东魏、北齐墓中,都出土了白胎青瓷。它表明:北朝时,北方工匠开始选用含铁量低的原料制瓷坯,以提高胎色的白度和增加釉色的纯正。白胎青瓷的烧制不仅标志着北方制瓷工艺在原料的选配上较南方工艺有了长足进步,更重要的是它为早期白瓷的烧成准备了技术条件。

据考古发掘证实:北方白瓷早于南方出现并得到发展,并非是由于南方制瓷业技术的条件不足,而是与南、北方地区长期形成的社会风俗,以及人们对色彩欣赏的习惯与禁忌心理有关。江南地区山清水秀、四季常青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人们崇尚青色的欣赏习惯,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青瓷垄断南方制瓷业的局面。而从殷商时的白陶到汉代彩绘陶上的白色陶衣,却表现出长期生活在多雪环境中的北方地区人们所追寻的一种以白为美的旨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民族融合,“尚白”的习俗越发广泛而强烈,导致北方瓷业中的白瓷迅速发展。


北齐?青釉莲花

国内发现的有关白瓷的最早资料是在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中出土的北齐白瓷,有碗、杯、缸、长颈瓶等,其特点是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釉色仍泛青,还不是成熟的白瓷。国外发现的资料还有更早者:韩国清州博物馆收藏有韩国公州武宁王陵(529年)出土的一件白瓷灯盏,经鉴定是中国的瓷器。

白瓷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一个瓷器的品种,更为我国以后瓷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坚实的平台,并为北齐以后中国陶瓷的青、白两大瓷系并驾齐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有了白瓷,才有了我国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彩瓷,才有了我国瓷器高超的绘画等装饰艺术。

三、佛教对南北朝瓷器的影响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到南北朝时期开始盛行,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和僧尼的数量猛增。这时的绘画、雕塑中都吸收、融会了不少外来因素,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也随处可见。

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品——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的青釉六系莲花大尊,它的装饰集印贴、刻花和模印等多种方法于一身,上部的飞天、团花、双龙与兽面都是用模子印好后再粘贴上去的,并配以三层外撇莲花瓣,整体装饰给人以雄伟而又飘洒的感觉。

此时,陶瓷还被大量地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虽只是用于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式样。而且,这时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和文房用具等等。

下一页隋代的瓷器上一页瓷器的真正产生在东汉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中国瓷文化》
· 瓷器的雏形——原始瓷器
· 瓷器的真正产生在东汉
· 早期的瓷器——三国两晋
· 隋代的瓷器
· 唐代的瓷器
· 五代的瓷器
· 宋代的瓷器
· 辽金夏的瓷器
· 明代的瓷器(2)
· 明代的瓷器(1)
· 清代的瓷器(2)
· 清代的瓷器(1)
· 民国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