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经过10余年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如减免了一些赋税,对部分手工工匠废弃“匠籍”制等,使清代制瓷业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清代前期的景德镇御窑厂的机构设置,较明代时有所缩小。这并非因为御窑厂处于萎缩状态,而是由于它吸收了明代的建厂经验,取消了一些多余的机构。如明代御窑厂内设置的狱房,到清代时便被废除。这说明清代御窑厂对工匠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使工匠得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尽管如此,御窑厂规模仍然较为庞大,机构设置共有23个,仍可谓完备。 景德镇这个名字更是与瓷器联系到了一起,继续成为中国的瓷业中心,代表着中国古瓷器的最高烧制水平。至康、雍时期,清代的制瓷业发展已至鼎盛。从种类上看,清代瓷器各色品种齐头并进,创造了许多瓷器新品。但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烧制水平上看,清代瓷业还是以青花瓷为主,在烧造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第一节顺治时期的陶瓷 在明末连年混战当中,景德镇也受到严重损坏,窑场凋零、匠人四散。清初,政权初立,政局尚未完全安定,全面恢复御窑厂的大规模生产尚不可能。顺治官窑生产时停时产,烧造技术较差,传世的官窑器十分少,有的也比较粗糙,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件十分精致的顺治官窑瓷。于是清政府沿袭明末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有命则供,无命则止”,“官搭民烧”。民窑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基本上没有间断过,特别是明末以来的出口瓷生产。现留传的瓷器中,民窑瓷远多于官窑瓷。直到清顺治十一年官窑才恢复生产,景德镇复为御窑厂。这一时期的产品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一、青花 顺治青花造型上承明末,下启康熙,有着明显的过渡时期特征。 此时青花料均为国产浙料,颜色可分为四类:(1)淡蓝:色泽浅淡,有晕散现象,多用于厚胎的罐、瓶、觚、香炉等瓷器上。(2)黑蓝:色泽深沉,完全承袭了明末风格,多用于制作粗糙的民用品上。(3)正蓝:青花蓝色纯正,色浓处有黑斑点,但没有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入木三分、凹陷胎骨的感觉,仅是浮于釉面。碗、盘多用此种青花。瓷器釉面呈青色。(4)青翠:与康熙标准的青花“翠毛青”色十分接近,色泽沉稳,多用于釉泽光润、胎质洁白致密的瓷器上。 瓷器立器胎体厚重,底足多细砂平底,有的有细密的旋削痕,器足向内斜削;圆器胎体轻薄、滑润,底足修成滚圆的泥鳅背,比较高深,几乎没有塌底现象;有的大盘是双圈足或宽圈足,器足多为滚圆的泥鳅背状,底部多见修坯时留下的旋削纹,圈足由明代的低浅式向高深式发展。各种香炉、罐、净水碗、花觚、筒瓶等,既有明代特点,又有康熙朝风格。净水碗、香炉、花瓶等与佛教有关的青花瓷器占有较大的比例。其香炉等常涂抹一圈酱黄釉,此特征明末出现,顺治时流行。 瓷器纹饰一般很粗犷,满绘器物。有几种纹饰是顺治时所独有的,如:常见炉、罐上的云龙,粗大威武,只露头、身、尾等几截,其余部分被斑片状云遮挡,好似凶猛的恶龙从浓黑滚滚的云中腾越而出,忽隐忽现。崇祯朝式的勾勒轮廓,涂青花留白形成的“括号”云。常见于花觚、罐之上的故事,人物多居于庭院或室内,有一定的情节。这几种纹饰一般都画得很满、很粗犷,显得没有层次。除这些本朝特有的纹饰外,还有玉兰怪石、缠枝牡丹、雉鸡牡丹、四季花、山茶花、童子骑麒麟、八仙、布袋和尚、云鹤等。 顺治朝时带官窑款的瓷器很少,有双圈六字两行“大清顺治年制”款及四字两行“顺治年制”款。民窑供器多署干支款,一般生活用器多无款。 二、五彩 顺治时期釉上彩绘瓷器中最出名的是五彩瓷。这一时期的五彩瓷有两类:一类是比较粗犷的,无论青花还是红彩、绿彩等都很浓重。此类彩瓷青花艳丽,红彩多为深枣皮红色;绿彩是深绿,多绘有蕉叶、洞石、牡丹、缠枝莲、云龙、麒麟等。纹饰大,显得画面较满,对比强烈,画意古拙,有着明末的味道。另一类为清秀的,青花颜色艳而不浓,红、黄、绿、紫等颜色相应较淡,纹饰较小,画意清新,多画人物故事、楼台亭阁、牡丹、花果、洞石花卉等,这类五彩是顺治彩瓷中比较精细的。顺治时还有酱地五彩器,绘画风格及造型同五彩器。 第二节康熙时期的陶瓷 清代200多年间,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堪称盛世,这时的瓷器生产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康熙朝历时61年(公元1662—1722年),康熙皇帝勤奋好学,主张“学人之长”,从外国引进新的彩料,为粉彩的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清康熙?青花人物蚊盆(一对) 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正式恢复御器厂后,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在规模和工艺技术上都有了很多创造和革新。瓷务管理方面由皇帝亲自选派督陶官,这些督陶官由地方官巡抚监管窑务,有的驻镇,有的遥领,督造宫廷御用器物,并开创了以督窑官姓氏称呼官窑的先例,如具有代表当时制瓷水平的“臧窑”、“郎窑”等。官、民窑并举、欣欣向荣,瓷业呈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
康熙瓷器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普遍古拙,其总的特点是:胎体非常细密坚致,有一定的重量;釉面有坚硬感,无论厚釉薄釉,均紧贴胎骨,俗称“贴骨釉”;粉质白口,又因胎釉之间有粉,结合不紧密,常爆釉口边破釉,露胎坑坑洼洼不平整;底足无釉的细密滑润,有的有极细密的修胎留下的旋纹,有釉的底足釉子肥润或稀薄,但都很坚致,有大小不等的棕眼。 模仿前代名瓷也是这一时期的生产特点。如在造型上模仿古代铜器,在风格特点上模仿各大名窑的釉色纹饰等,明中期衰落停烧百余年的铜红釉到康熙时又得到了恢复。这种模仿,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多种颜色釉的出现,如“臧窑”出产的蛇皮绿、鳝鱼黄、吉翠、浇黄等等。康熙四十四年,朗廷极任江西巡抚,兼管窑务,史称“郎窑”。在其任职期间,大力推动瓷器革新,豇豆红、郎窑红、胭脂红、祭红、洒蓝、瓜皮绿、孔雀蓝、豆青、金银釉等等花色品种纷纷出现,争奇斗艳。 一、青花 风格独特的康熙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继永乐、宣德青花之后中国青花瓷器的又一个黄金时代,甚至有人认为与永永、宣德青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康熙青花由于烧造时间长,前后变化大,所以按照学术界传统的划分方法结合参考干支纪年,可把康熙青花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1 早期(1662—1680年)青花,是指康熙十九年御窑重建以前生产的器物。这时产品制作较粗率,带有明末瓷的风格。造型厚重,底足毛糙并粘有窑砂,带放射状跳刀痕,露胎处有火红色窑红。釉混浊泛青,釉面有黑棕眼,大部分器物带酱口,厚胎器物口部刷酱白釉。 具有四种基本足型:(1)“楔”形底足,即外墙向心切削,内墙离心切削,圆器、琢器均有。(2)外墙高,里墙低,足端斜削,用于大碗。(3)里墙垂直,外墙向心斜削,底部再平切,用于琢器。(4)二层台及双庭足或是两者兼用,圆器、琢器都有。 青料以国产的石子青为主,呈色灰暗。纹饰用单线平涂方法,双勾线条粗重浑厚,涂蓝处有外溢,纹饰较满。这时另有一种特有披麻皱法,画法细腻,线条细而有力。 纹饰主要有人物、花鸟、虫鱼、景物等,出现“福”、“寿”字及吉祥图案。器物常用缠枝松为边饰,纹饰和题字往往结合在一起,如康熙初烧造的酱釉口青花盘,画山石或秋叶,画秋叶的题“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笔筒大多为山水人物或景旁题字,没有单题文字的情况。 器物上一般题堂名、斋名与花押,或画秋叶、香炉等图案,炉等祭器上则多见纪年款。 2 中期(康熙十九年至四十年左右)青花瓷是清代的顶峰作品。由于胎土淘炼严格,胎体减薄但仍有沉重感,露胎处洁白细润,不见火石红色。釉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疏松。有的口沿施浆白釉,酱色釉口不再出现。器物制作工致,底面有顺时针方向的细旋纹。底足打磨后呈泥鳅背。 配料讲究,根据《南窑笔记》记载推测:康熙青花选用优质的浙江青料,配制出用以画线、着色、染色的深、浅、浓、淡不一的料水,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种,各碗一料标以记号。绘画时,根据画面的需要以头浓料勾线或做小面积的彩饰,使装饰神采焕发;用青色纯度最高、明亮度最强的、呈现青翠娇艳色泽的“正浓”、“二浓”、“正淡”各色料水分染;以最清淡的影淡料做青、白间的过渡色;使之达到艺术上的“墨分五色”。青花发色艳丽青翠,如宝石般的纯蓝色,俗称“佛头蓝”。青花深沉釉底,无飘浮之感。 在画法上有了创新,采用中国工笔画的“分水”方法,有的山水景物还采用西洋画的透视原理。笔筒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器物。有的题写全篇文章如《滕王阁序》、《赤壁赋》等,有的则以青花和胎体刻画相合的方法装饰。各种人物故事《三国演义》、《西厢记》、《水浒》,也是常见题材。 官窑青花器上一般都题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字体雄健有力。有些器物则题写明成化、嘉靖年号款或各种图记。 3 晚期(康熙四十年左右至康熙朝终)青花瓷胎体进一步变薄,瓷化程度更好,看上去坚致细硬。釉大多数为细润的粉白色,有一部分则为硬亮青色,釉胎结合紧密异常,具玉质感。青花色调由早期的浓艳青翠变为浅淡灰暗,有的呈色不稳,其中青白釉面的青花多有晕散。而纹饰在整个器物上的面积比例缩小,开了雍正纹饰风格的先河。如康熙己未(五十四年)纪年款青花山水凤尾花觚,景物在器物上下各1/3处,远景则晕散不清,青花浅淡呈灰蓝色,颇能代表这一时期的特征。 在康熙晚期的器物上,“耕织图”纹饰具有时代特征。“耕织图”是宫廷画家焦秉贞于康熙三十五年受命创作的,共计46幅,分耕与织两部分。康熙五十年后流传到社会上,并应用于青花及彩瓷上。因此凡有“耕织图”画面的器物,均为康熙晚期或以后所制。 清康熙青花款识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与六字三行(三行的多为民窑产品),“康熙年制”四字两行等几种。款字外有青花单圈、青花双圈、青花双线方框与长方框,亦有的无圈线边栏。另有干支纪年款、吉语佳句款。堂名、斋名的大量出现也是康熙青花瓷的重要特点,著名的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奇玉堂制”、“颖川堂制”、“同顺堂制”、“盖友堂制”等。
康熙青花上还有图形款,如秋叶、梅花、团龙、团鹤、花形、物形等。 二、釉里红 康熙时期的釉里红制造成就是相当突出的,色调浓艳鲜亮,有不同的浓淡层次。康熙釉里红器的品种很多,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加彩、釉里三彩等。清代釉里红各品种绝大数是康熙时期始见并为康熙时期所仅有的。康熙的釉里红仅次于当时的青花瓷,色调艳、纹饰清楚。有的色较浓重、有的呈粉紫色。传世的康熙釉里红器,基本上都是官窑器,器型有盘、碗、梅瓶、油锤瓶、大缸、马蹄尊、苹果尊、摇铃尊、洗、金钟杯等。由于是官窑器,其图案主要是龙纹、兽纹、团龙、团鹤、团花、朵花、缠枝莲、三果等。 三、康熙五彩 五彩是传统的釉上装饰技法之一,又名硬彩、古彩。它是在瓷胎上用生料,矾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在800℃—900℃之间烧成,色彩鲜明透彻。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是以红、绿、黄三种颜色为主,纯粹的釉上五彩则较为少见。釉上五彩取代了青花五彩,改变了过去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的方法,烧制便捷、效果良好。 清康熙?五彩三国 故事图棒槌瓶 康熙时使用明代留下的旧彩料,色彩保持了明代特征。五彩装饰多应用于陈设瓷,色彩种类不多,故色调变化不够多,彩绘材料主要由颜料和调色剂组成,颜料的色相和用法如下: 矾红:为不透明的大红色粉末颜料,用胶水调和使用,故又称胶水红,用来洗染各种大红花朵和人物衣服、鸟类羽毛等,有厚度感,也常用来填地皮和作淡红用,但不能和其他颜色相混合,否则矾红因熔融而消失。矾红用乳香油调和时则用于画线和画线箍。 古大绿:透明的深绿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叶正面、人物衣服及石头、树叶、图案等,烧成前为铁灰色。使用方法是先加水擂拌调匀盛入碟碗器具中,操作时用笔拌水调和成稀薄糊状(俗语称为作“标水”)填于胎瓷装饰部位。因颜料在碟碗中使用久了易集结,用时会流动这一物性,故颜料隔二、三天需用擂锤重新擂拌一次方好使用。 古绿:透明的黄绿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叶的反面、嫩叶、技干,也常用于填人物衣服、石头、树叶和图案等,烧成前为红灰色,用法与古大绿同。 水绿:透明的淡水绿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地皮、浅色花朵、衣服、山石、水色等,烧成前为灰白色,用法同上。 古紫:透明紫色,根据装饰部位色彩的需要,可调配多种同类色调,如红紫、蓝紫、鲜茄紫色,烧成前为灰红色,用于填树干、树枝、花朵、衣服、石头、配景等,用法同上。 古翠:透明淡蓝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朵、花苞、衣服、石头、配景等,烧成前为淡蓝色,用法同上。 古黄:透明淡黄色,水调和颜料,用于填花朵、花蕊、配景、地色、老人衣服等,烧成前为红黄色。 雪白:无色透明玻璃状,水调和颜料。 清代康熙朝,瓷艺家们还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这种蓝彩比釉下彩的青花更为浓艳,黑彩则黑亮如漆,显得器物更加富丽堂皇,美不胜收,成为彩瓷的主流。由于发明了釉上蓝色色料,“古翠”代替了青古蓝色,它取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走兽、 鱼……处处可作为描绘对象。所表现的内容多反映元明以来的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西厢记》及唐宋诗意的花鸟、山水和民间吉庆寓意的题材,深受民间绘画影响。 康熙五彩有白地和色地两种。釉面上均有闪幻变化的“蛤蜊光”,釉彩之外的白地上有彩虹似的光晕。纹饰造型注意准确与传神,与明代五彩只注意色彩、不讲究造型的风格有别,在施釉上大部分较明代匀薄。在传世的康熙五彩中,官窑出品仅有碗和盘之类的小件器物,色彩艳丽的大件器物一般为民窑产品。图案画面生动活泼,题材丰富多样,除一般的花卉、山水外,大量题材采用的是戏曲、小说为人物故事画。器物底足内题“大明成化年制”或画秋叶、钟鼎的,大多数是康熙中后期的产品。 四、粉彩的始创 粉彩是在中国古代釉上五彩工艺基础上,结合西方引进的珐琅彩工艺技法,经过中国工匠的巧妙融合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其效果淡雅柔丽,视觉上比五彩软,所以也称“软彩”。它初创于康熙晚期的景德镇御窑厂,盛行于清宫内廷,以粉彩作为装饰的瓷器也广泛流行于民间。 当时的粉彩多在白釉瓷器上施绘粉彩图案,色彩有胭脂紫(洋红)、矾红、湖绿、大绿、墨绿、赭石、白色、黄色、蓝色、黑色等,纹饰图案粗犷、色彩浓艳凝厚。黑彩与矾红彩除作装饰外,有时也用来勾画图案纹饰的轮廓线。彩料研磨粗糙,器体表面有剥彩的现象,这是在低温炉火中烘彩时彩料与釉面熔融后结合不紧密所致,同时也反映出粉彩在初创阶段的特色。康熙官窑粉彩器的纹样采用五彩的绘画方法,即单线平涂和无线涂绘法。图案的绘画内容比较简单,常以洞石、蝴蝶、花草、小鸟等题材为主,空白较多,彩绘只是一种装饰性的点缀,给人以充分的遐想空间。 器底部位的款识分别为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和仿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这种风格简朴、色彩浓艳、装饰简约形成了康熙粉彩的特点。
五、珐琅彩瓷 珐琅在明初永乐时传入,当时主要用于铜器装饰,以景泰时烧成的宝石蓝色最好,故称景泰蓝。18世纪初,画珐琅的技法在法国已经成熟,并经由传教士带来中国,当时康熙帝对于珐琅物品甚为珍爱。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珐琅彩瓷器的烧造,据清官造办处档案记载:由景德镇烧出素瓷运至京城,再由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画彩,经炉火烘烤而成。因此珐琅彩制品极少,为清朝官家之私藏,世间不得见。珐琅彩的特点是:造型端秀,胎质洁白、细坚、透光,胎体薄轻,笔线精细入微,色彩艳丽凝厚、微微凸起,画面有立体感。 康熙珐琅彩料全靠西洋进口,到了雍正中期国产珐琅才炼制成功。珐琅彩料与国产五彩有所不同:它含有大量的硼,并含有砷,烧成以后色泽凝重,没有玻璃质的光泽,但金属质感却很强烈;色彩种类也比五彩料多,包括白色、月白色、黄色、浅绿色、深绿色、浅蓝色、深蓝色、松黄色、黑色、亮青色、秋香色、淡松黄绿色、藕荷色、深葡萄色、青铜色、胭脂红色等。康熙珐琅彩的釉质都极为纯净,厚而堆起,底釉釉面有极细冰裂纹。 康熙珐琅彩器上的年号有“康熙御制”和“康熙年制”两种:一般用粉红、天青、湖水、紫、蓝珐琅料题写,也有用青花题写或刻制。 六、康熙素三彩 康熙釉上彩瓷器中有一种生产数量不多,但工艺精细、品位高雅,在清朝宫廷用瓷中地位很高的就是素三彩,其在众多彩瓷中独树一帜。 素三彩瓷要二次烧成:第一次是烧素瓷,要在1250℃以上的高温烧成;第二次是烧彩瓷,即在烧成的素瓷上画彩画,然后再以850℃—950℃的低温烧彩,所以它又是一种釉上低温彩瓷器。以黄、绿、紫彩为主,以不同色地划分为“白地三彩”、“黄地三彩”、“黑地三彩”和“紫地三彩”等。 素三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细。胎体细,制胎细,制胎原料配制和锤炼的各道工序特别严格。器物做得薄,但没有因此而厚薄不均或变形的现象。为了保证绘瓷艺术的效果,保证胎体表面的细润,坯体晾干后要施釉,器物里外壁均施,而在要作画的部位会把釉层刮掉,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釉的微粒比坯体泥料微粒更细的特点来填实空隙,使其更加细润。素三彩的精细还表现在绘画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康熙素三彩山石花卉纹盘,牡丹花、翠竹、小花、野草都画得很细。另一个特点是不用红彩。如上述的康熙素三彩山石牡丹纹盘,牡丹叶用的是深沉透明的老绿色,大小不同的朵朵牡丹有的繁盛开放、有的刚刚绽放、有的含苞欲放,用墨彩勾画、点蕊,淡黄、淡绿描绘花瓣,酱紫色描绘粗干枝叶和硕大山石的背沿部分,全幅画没有红彩。在整体洁净的白盘上,以黄绿紫色画出的花纹豪纵爽朗、花蕊纷披,给人感官上清韵幽逸、苍凉多致的享受。
七、豇豆红和郎窑红 豇豆红和郎窑红都是康熙官窑红釉中的极名贵品种。 清雍正?矾红螭 龙纹蒜头瓶 郎窑红因其色泽浓艳如牛血又称牛血红,有单层釉和双层釉两种。单层釉的器物釉层薄,釉表光亮切有开片。口沿或棱边露白色或米黄色胎,口沿有垂流痕。器物的上半部釉层薄而呈色浅,有浅红、淡青等色;下半部釉层厚而呈色深。双层釉的釉层较厚,有深浅两种颜色。呈色深的浓艳、厚实,有黑色星点;呈色浅的如桃花红,釉表有白色雾状。郎窑红釉器的胎骨均洁白坚致,露胎处见火石红,器物的口、足部涂抹白色粉质釉,釉层由于厚重而时有垂流,但绝大部分不到底足。器物以文房用具及小型陈设瓷为主。 豇豆红釉是康熙晚期出现的品种,大多是较浅的红色,上有深浅不等的斑点,与煮熟的豇豆红皮色相似,个别的为正红色。在红釉中似含有白色的粉质,发色温润细腻。釉中有窑变而产生浅绿色苔带内,一般见于口沿或器身较薄处。较次等的豇豆红发色极淡或呈色灰暗黑红。器型多为小件器物,如太白尊、石榴尊、镗锣洗、菊瓣瓶、柳叶瓶、葡萄尊、印盒、笔洗等。 八、康熙瓷器造型的特点 康熙瓷器造型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风格挺拔、遒劲,体现出阳刚之美。这种美的形态,可以用“大”字来概括。器物体积硕大所唤起的是一种力量上的审美感受。造型的挺拔、遒劲体现的是一种阳刚上的美。但直线中含有曲线,更体现了刚中寓柔、大气飘逸的风韵。 这一时期,可谓是“制作日巧、无物不备”。在器型上,除了传统的碗、杯、盘、钵、瓶、罐、壶、尊等器皿外,还出现了冠架、法器、灯罩、如意、鼻烟壶、臂搁等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且大多带有民族与时代的特征,如:马蹄尊,有着满族人入关前随水草而迁徙的生活习俗的烙印。多穆壶和贲巴壶奇特挺拔,是康熙时期中原地区与边疆各族人民的频繁接触中,制瓷匠师为适应民族地区的风俗和宗教需要所烧制的器物。凤尾尊变明代花觚大口、鼓腹为口颈外撇呈凤尾状。盖碗、套杯、攒盘适应了当时上层社会生活方式和风俗习尚的改变。 第三节雍正时期的陶瓷 清代雍正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决意革新的君王,他在位的13年间,对瓷器的生产极为重视,无论是器型、釉彩,还是纹饰等各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可以说,雍正朝瓷器的生产是清代瓷器生产和创新的又一个高峰。 雍正皇帝在其统治期间很少出宫寻访,日常生活基本上以皇宫为中心。为了使宫廷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创造出更多、更加完美、更加细腻的文玩观赏器物。他对有关陶瓷的生产每必躬亲,当臣僚们提出新的陶瓷器皿样式时,几乎都亲自过目下旨,
这在记载当时的“清宫档案”中屡见不鲜。从而将皇家上层的审美情趣植入到当时的官窑生产之中,使瓷器生产的工艺水平和画样质量较康熙时期都有了很大提高。 雍正瓷总体风格轻巧俊秀、精雅圆莹、造型不同于前代。它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典雅精致、外形线条柔和圆润的风格。其胎体选料极精,壁薄体轻,匀称一致,仰光透视,略显淡青,呈半透明状。 雍正六年,唐英至景德镇御窑厂督导瓷器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粉彩最为突出,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青釉烧制技术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仿官、哥、汝、钧等名窑制品也非常成功;出之于康熙时期的茶叶末、铁锈花等铁结晶釉也达到了极盛。在唐英所作的《陶成纪事》中,仅景德镇御窑厂的主要工艺就列出了57条之多。 一、青花 雍正朝的官窑青花,早期接近康熙时的瓷器,部分瓷器色调艳丽明快。中期具有本朝特点,青花色调灰暗,一部分仿宣德青花类瓷器有晕散,纹饰上有人工点出的小黑色斑点(永乐、宣德两朝青花上的黑色斑点是自然形成的), 清雍正?青花一束莲盘 没有金属光泽,也不沉入胎体;一部分仿嘉靖、万历的青花瓷深蓝色艳,呈色稳定;还有一部分仿成化时的青花瓷,颜色淡雅闪灰。 青花瓷胎坚致洁白、细润、轻薄,修胎非常规整,造型俊秀,在清代瓷器中很突出。其釉子光润,仿永乐、成化时的瓷器釉面洁白,仿宣德时的瓷器呈橘皮釉面闪青,仿嘉靖、万历瓷的釉面则是亮青釉。青花纹饰的总体风格是清秀雅致,常用的皮球花、过枝花、过墙龙、八桃、蝠桃等纹饰是这一时期开始或流行的。这时所绘的山石用“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层层的苔点,所绘人物从康熙时的大人小景变成小人大景,人物只居于景中一角。文字中用梵文满饰器面,也是此时独有的。总体来看,雍正青花构图疏朗、简洁明快,人物面目清秀、花卉细腻纤巧。 青花瓷器造型很多,除仿永乐、宣德等前朝的器型外,还有一些具有本朝风格的器型。这时盘、碗的口面、底足都比较大,且无论什么器型,线条都非常柔美秀丽、比例协调、恰如其分,是清代造型设计最完美的瓷器。 雍正青花官窑瓷器的款,字体基本一样,应是一人所写,楷款、篆款全有,字体清秀规矩,六字二行、三行款都有。双圈画得很规矩,几乎看不出起落笔。民窑署字较为草率,喜用吉语。
二、釉里红 雍正釉里红被称为“宝烧红”,大部分器物采用轻勾淡描的手法,十分难得。制品较康熙为少,但多数烧得十分成功,比康熙时更鲜艳。呈色技术进一步提高,和青花搭配时可做到运用自如。青花釉里红在包彩、设计上有新意,青花色调浓淡、鲜亮,且时有晕散,画面轻盈洒脱。胎质坚致洁白,釉层肥厚有橘皮纹。青花釉里红往往在原来烧制欠色的红色上加胭脂紫或矾红,三次烧成。常见的纹饰有三鱼、三果、五蝠、云鹤、松竹梅、缠枝花、凤穿花、山水人物等。器型有梅瓶、天球瓶、高足碗、葫芦瓶等,大多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款。 雍正釉里红除白地釉里红外,还有青釉釉里红团龙、团凤器。 三、粉彩 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的官窑、民窑都大量生产,尤其是官窑制品工艺精湛,装饰图案笔法细腻、线条飘逸、色彩淡雅、色调温润柔和,较之五彩有强烈的立体感,可以与当时专供皇帝使用的珐琅彩瓷器相媲美。取得这样的成就,其中的一个关键工艺因素是地釉质量好。 清雍正?粉彩蝠桃 “福寿”纹橄榄瓶 雍正粉彩的彩料配制技术较高,珐琅彩在烧彩前与烧彩后呈色大致相同,而粉彩颜料则不同。除了红、黑二色外,别的颜色在烧之前无法区别,颜料配制后必须进行试烧,合乎要求后才能正式彩绘,经低温彩烧后,色彩微微凸出釉面,彩面具有晶莹的光泽,有的粉彩纹饰边际显现出彩虹般的光晕。 造型极为丰富,器型优美,一改康熙时古拙厚重之感。大器规整不变形,小器各部位处理严谨得当。 绘画技法多样,在勾线、平涂、渲染、没骨法、洗笔法、皴法、点笔法等画法的组合下,以花卉、雀鸟、山水、人物占主要地位。同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展现文雅俊秀之风。 民窑的粉彩花卉、花鸟纹饰粗犷,人物画中善绘刀马人物或戏剧故事中的情节,色彩凝厚浓艳,胎体厚重,琢器的外底部多为砂底。 雍正粉彩瓷器的官窑款识多以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双行或三行楷书款为主。此款是由专人书写,字体工整有力、青花色调纯正。雍正粉彩民窑器有的无款,有的采用画押款,如青花蕉叶、银锭、杂宝、书卷、宝鼎等标志作为款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