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采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1-15 13:48:44 | 出版社: 《艺术生活快报》杂志

做画中的王璜生

将传统笔墨语言的美与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体验相对接,成生出一种新的视觉图示。同时,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寻求一种语言方式,使中、西方能够在一个共融的气氛中彼此欣赏、理解,这是作为艺术家的王璜生多年在水墨创作中的着眼点,也是他认为水墨绘画在当下发展中遇到的核心问题。

从90年代具有构成性的“天地”系列,与肇始于世纪之初的“悠然”系列,以及新近几年来的“游·象”、“线·象”,如果将这些面貌各异但又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作品放在一起审视,就不难发现艺术家一以贯之的追求。云、水与老屋,瓶花与线头,从内容、形象中抽离出的线与记载了历史动向的旧报纸,这些都成为了王璜生解构经典,并让传统在当下得到再生的媒介。

当然,在王璜生的多重身份中,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他的美术馆馆长身份。作为一名出色的艺术管理者,在他所带领下的广东美术馆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了有影响力的文化标杆,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待人和蔼的王璜生,也因此被大家爱称为“王馆”。

六年前,在中央美术学院内的东北角,一个巨大建筑从土地中慢慢地生长起出来;两年后,这个有如潜艇般造型的大楼脱去了脚手架与防护网,成为了这所学院的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又一年后,这座美术馆迎来了自己新的主持者,王璜生馆长。六年前,我是一名刚刚踏入美院校门的学生;六年间,我目睹了瓦砾变成了圣殿,一幢空空的大厦变成了一个知识建构与生产的重镇;六年后的一天,我带着敬意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就水墨艺术创作与博物馆管理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第一部分,关于艺术创作:

记者:“游·象”系列中,我最喜欢《游·象系列5》,抽象感特别强。画面中繁密的墨线突然有一块空白,无数的墨点朝着一个方向运动着。不知何故,每次看到这个作品都联想起《女娲补天》的故事,想象中女娲托着补天石在飞向天空,已经裂开的天掉落下无数的碎片。这个作品的创作初衷是怎样的?这些点、线、面的穿插组合有着怎样的寓意?

王:在创作这张作品时我并没有想得那么深刻、宏大。我觉得这批东西还是应该从整体上来理解。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方式和语言,既能够继承传统,保持中国画那种特殊的表现力,同时又能够与当下的现实生活对接,使画面、感情更当代,甚至可以在国际更大的平台上交流。中国画有自己的传统,它很深奥、很微妙,笔、墨间带有特别的韵味和那种特别的美感,但是这种深奥与微妙在当代的语境中是有点失效的、错位的,我一直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这种对位关系, 并希望能走得远一点,研究的深一点。

中国画中的线与西洋画中的线有很大的区别,笔、墨、皴等这些笔尖与纸接触后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意味,就像在“游·象”系列中看到的渲染、墨点以及自然晕染开后形成的意向,这些都是水墨语言的特殊性。在画这批作品时,我希望表现出一种意思的关系:非常严谨的线与非常灵动、自由的水墨。严谨的线是通过自由的状态画出来的,在看似自由、自然的水墨中充满了渲染。我借鉴了传统绘画中的“积墨”法,通过多次渲染让墨色能够沉进纸里面去,从而变得很“厚”,层次很丰富。就像黄宾虹先生所说的“高山坠石,力透纸背”,让墨真正地贴在纸里面,渗在纸里面。概括的来说就是寻求线与墨、线与线、墨与墨之间的严谨与自由的张力。

1  2  3  4  


下一页于凡:置上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生活快报》123期
· 于凡:置上
· 谢东:赋形瞬间之美
· 谶语舞者——解读霍守义的雕塑艺术
· 建筑“时装”化时代
· “寒冬”中的应对盘点嘉德、保利、匡时2012 年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