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竹”一直是文人墨客偏爱的题材,而刘野说自己的“竹”纯粹的是出于对“竹”之结构感兴趣,他在近几年作品中更多的“竹”的选择也是对绘画之纯粹性的一种追求,过往那个常常出现的、美如辉夜姬的“小女孩”渐渐走出了他的画面,又或许是径自走进了竹中…… 刘野在自己画室的门口种了很多竹子,稀疏的黄叶倒也落得随意,毫不费力就可以数清那剩下的几片,而此情此景正和了刘野赏竹画竹之意,他说只有这样的竹才能够给人以美感,太茂盛,便失去了风骨。 《安徒生肖像》 80cm 布面丙烯 2005年 “小王子”的“严肃”与“孤独” 童话故事是各种记忆闸门中的一道,重新翻看它们,就如同唤醒深埋在心灵深处那遥远的往日的瞬间,而已是成人或正在长大成人中的我们,打开这扇门时的情景,也不会只是对童年时光的一段复刻。 正如童话不仅仅是写给孩子的故事,刘野的作品也被大众评价为“给成年人看的童话”, 他就像是拿着彩色画笔的安东尼•埃克苏佩,画着那些从理想国里走出来的小人儿,他把自己也画了进去,以“小王子”的身份游历着他创造的童话王国。 区别于对故事结构和内容上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刘野对这些“童话”有着自己的解读:“当你认真的去看这些故事就不难发现,在文字后面的情感与思考是孩子们无法体会到的,《美人鱼》是一个很残酷、很黑暗的故事,和小时候看到的美丽爱情无关;《小红帽》也是残忍的黑色故事;《爱丽丝漫游仙境》更不是在讲一个小女孩勇敢的探险精神……” 在九月纽约个展“Bomboo Bomboo Broadway”中展出的一幅新作《匹诺曹》的画布背面,刘野写着这样一段话:“大概在40年以前,我读过一本名为《匹诺曹》的童话书,如今,我画了一幅匹诺曹的肖像画,希望在40年以后,我将会创作另外一幅匹诺曹。”刘野说我们都会惊讶于自己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地方,读同一本书时所得到的大不相同的理解,而这一切;“不只是因为它们是关于空间的,更重要的是关于时间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相互作用,达到一种中间的状态,一切归于无有。” 《竹子的构图》 220x360cm 布面丙烯 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