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法国 浓缩的艺术记忆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04 13:47:07 | 出版社: 北京世纪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图6 卢浮宫艺术衍生品商店及书店橱窗 (c)版权 Vincent Thibert

把衍生品做成艺术品的设计师 Pascale Brun d’Arre,独立艺术衍生品设计师,她创造的多件衍生品都创下了全法博物馆美术馆艺术衍生品销售纪录。在她的工作室,10来个盒子里装着她这些作品的原型:限量版Jeffe Koons雪花玻璃球,销售超过800万只的蜜蜂酒杯等等。53岁的Pascale Brun d’Arre是名副其实的制作艺术衍生品的艺术家。

在巴黎文化中心工作了15年后,Pascale Brun d’Arre成立了自己的名为“博物馆之后(L’Après-Musée)”的工作室。她的作品风格新颖大胆,从不循规蹈矩:“我的创作灵感来自艺术家本身——他们的作品,他们散发出的气场。我只要抓到一个意境,接下来的创作形式是非常天马行空的:椅子、袜子、肥皂或是笔记本。”

她因出众的眼光和创造力甚至得到了法国国会附属商店抛来的绣球。在她的创作下,陈旧的国会商店衍生品焕然一新:带有国会印章花纹的袜子,印有“共和国万岁”字样的马克杯,国徽印花图案餐盘……效果是显著的:巴黎市民抢购写有“夜间国会”字样的睡衣直至断货!

艺术家和衍生品的微妙关系不同的机构,不同的定位。卢浮宫商店出售精仿艺术品及高端周边商品,衍生品售价高达数千欧元。譬如2009年为庆祝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20周年,20件奥西里斯(埃及最重要的九大神明之一)雕像仿制品作为限量衍生品出售:1200欧元/件。又如法国水晶品牌Baccarat(巴卡拉)所制作的蒙娜丽莎水杯:950欧元/只。这些艺术衍生品不仅价格高昂,而且每件衍生品在投入生产前还需要获得卢浮宫学术委员会的鉴定和许可。RMN对外关系办公室发言人说:“我们致力于将当代性融入到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中,但是我们最核心、最首要的任务是依托学术机制来确保艺术衍生品的文化传播功能。”

相较于古典艺术作品衍生品的常见,当代艺术作品衍生品的创作更为艰难。其主要原因是难以说服当代艺术家。蓬皮杜中心艺术衍生品部门副主任Jean-Christophe Claude解释道:“当艺术家们听到大众消费的衍生品的创作灵感源自他们的作品时,通常会认为此举贬低了他们艺术创作的水准和价值。你必须机智且委婉地说服他们。”譬如在策划皮埃尔•苏拉日(Pierre Soulages)展览及艺术衍生品期间,大家每每提议制作冰箱贴时,艺术家的回答始终是坚决的“没门儿!”Jean-Christophe Claude回忆道:“当遭到艺术家的多次拒绝后,我有一天问他,你们家冰箱有几扇门?他算了一下,回答说,8扇。也就是这个答案让Pierre Soulages自我反思并最终同意了冰箱贴企划。而这个衍生品最终在展览期间售出上万个。”

蓬皮杜中心在2007年只有30款艺术衍生品,如今中心共向大众提供600余款艺术衍生品。艺术衍生品的收入占中心总营业额的三分之一。5年内,从起步到将艺术衍生品业务扩张成了具规模的盈利部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突显出蓬皮杜中心作为公共机构的多元化服务方向。

学术和服务大于利润对法国所有的博物馆来说,艺术衍生品生产及销售的性价比是令人头疼的方程式。民众在商店的人均消费为15欧元,但生产某件衍生品的授权费用是非常昂贵的。大皇宫举办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展览就在这一点上吃瘪了。另一方面,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法国公立博物馆(美术馆)的免费或低价门票机制无法刺激大部分参观者额外消费。

“尽管如此,从消费心理上来说,观展的群众还是希望能够带走有象征意义,能够代表展览的相关纪念品。”Jean-Christophe Claude补充说,“这也要求我们能在大众心理和艺术衍生品两者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及定价。”为了赢得大众的青睐,有的时候艺术衍生品的创作理念需要进行相对的调整。如“巴黎-德里-孟买”展,起初Jean-Christophe Claude设想将Camille Henrot的影像作品制成DVD。但为了确定衍生品能受到更多人关注,最后决定与Pierre & Gilles合作,制作更贴近生活的艺术衍生品,如背包、钱包等。Jean-Christophe Claude最后说道:“在选择及创作艺术衍生品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其学术价值,看其是否能够成为传递文化资讯的载体。而不只是带来利润。”

1  2  3  4  


下一页英国 博物馆的创意“教材”上一页美国:艺术衍生品探索新方向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银行》第七期
· 高城刚 重视0.1%
· 日本 国家品牌的输出
· 美国:艺术衍生品探索新方向
· 法国 浓缩的艺术记忆
· 英国 博物馆的创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