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民国大美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4-08 14:34:33 | 出版社: 世纪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中国写实土壤的奠基

为什么提倡写实,这与晚清“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精神有关。写实产生于严格科学观察之上,所以在中国人看来,写实精神就等于科学精神,而这正是当时中国最需要的。因此,以写实来改变中国绘画的局面和精神,是当时有理想的中国艺术家和艺术教育者们的共同诉求。

1911年,作为第一个完成西画学业回到中国的留学生,李叔同开始了他在杭州的油画启蒙教学活动。李叔同的教学,先从静物、石膏写生开始,1914年增加了人体写生(这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第一次)。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到室外写生。西湖成了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艺术专业学生们写生的天堂,而学校为了学生们写生,还在西湖专门准备了两条船。丰子恺、潘天寿等艺术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李叔同的教学,第一次在中国美术教育中奠定了实物写生、真人模特写生的地位,中国传统绘画的临摹技术,从李叔同开始,有了另一条写生的道路。

当李叔同在杭州进行教学活动之时,上海图画专门学校在17岁的刘海粟主导下,对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进行狂飙突进式的改革。刘海粟首创男女同校,创办中国第一本专业美术杂志,开展大规模外出写生。在刘海粟的一系列改革下,图画学校迸发出新兴能量和活力。但后来,刘海粟在写生课堂大胆启用裸体女模特而引起举城轰动。写生教室被流氓捣毁,而刘海粟也遭到军阀统帅孙传芳的通缉。但面对强权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刘海粟坚守学校,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的办校诺言,在残酷、无情、孤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

但是,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存在,并不是发端于李叔同、刘海粟时期。早在1800年,美国画家斯图尔特向美利坚政府提出这样的请求:要求停止从中国进口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油画肖像。为什么在油画艺术主导下的美国,反而要从中国大量进口这些写实肖像呢?原来,在1755年之后,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作为清政府特许指定的外商交易和居住地,十三行则成为中国和世界对话的窗口,油画也正是通过十三行的商人而进入了中国。

刚开始,油画颜料和作画工具是作为商品而被带来。但很快,一些具有经营意识的中国画家,选择在这里开办画室,为过往的旅客绘制肖像,也创作具有中国风情的风俗画。最鼎盛时期,十三行的几十间店铺雇佣几千画家开工,其情形和今天广州的大芬村应该一样。从这里产生的作品,出口到世界各地。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将十三行化为灰烬。自此,十三行的画家们,辗转北上,试图在上海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1864年,法国天主教会在上海的土山湾(今上海最繁华的徐家汇地区)建立了一所孤儿院。被收留的孤儿,不仅学习圣经,还要学习绘画。从6、7岁开始,学习素描、写生、水彩,最后是油画。大概在13岁左右,他们就得进入画馆,开始为期6年的绘画训练。课程不仅包括油画和素描,还包括制作油画颜料等多种技法。这种严格的训练,为日后的上海培养了大量油画创作者,而土山湾孤儿院存在达80年之久。徐悲鸿当年将其称作“中国西画的摇篮”。这样的称誉固然给土山湾孤儿院对于中国油画的进程所做的贡献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但更为重要的是再次突出了徐悲鸿对于写实主义绘画的态度。

徐悲鸿早在1916年于上海之时,就结识了康有为。1917年在北京,与陈独秀有了交往。徐悲鸿的美术思想的形成,不可能不与这两个人无关。所以,徐悲鸿对于中国画的改革,所运用的武器就是写实主义。这就不难理解他在法国巴黎美术学校留学时,选择菲拉芒尔这样的古典艺术家为师了。1927年徐悲鸿学成回国第二年,有感于百姓生活的艰辛,创作了长约9尺,宽约4尺的《田横五百士》。这种大尺寸的作品不论是当时的传统文人画还是留洋学生都是画不出来的,而以历史题材和宏大场面,来颂扬田横及五百壮士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无疑是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至此,在徐悲鸿的身体力行之下,写实主义在中国因抗战而抬头。

1  2  3  4  5  


下一页西方经典收藏 不再是观望 Time for impressionism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银行2011年3-4月刊
· 民国大美术
· 西方经典收藏 不再是观望 Time for impressionism
· From Dr. Géza von Habsburg
· 汪建伟:综合知识与现场经验
· 伸向天堂的手臂 施耐德的《天梯》展
· 异化的身体和被异化的行为  “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