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绿色画家”姜宏光——开启艺术环保之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13 11:28:04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把自己瓶子里的水倒掉,重新接受新的滋养,最后将两者融合”,怀着如此质朴而务实的想法,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姜宏光义无反顾地到新西兰重读大学。在新西兰求学期间,他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积极参加环境保护和慈善活动,以艺术家的身份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些实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滋养着他的艺术创作。

姜宏光将其对环保和保护野生动物等观念体现并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在艺术界得到了“绿色画家”的美誉。在新西兰,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让姜宏光为之震动。而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过多地破坏自然环境,这种行为令人伤痛。新西兰人的环保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正是怀有这样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姜宏光把环保确定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主题之一。

他以鲜活的实例向世人展示他的理念,“动物中的鸟类,是大自然的天然‘播种者’,它们把种子带到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其存在本身就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姜宏光的绘画题材多样,包括风景、动物、人物等,但最终将动物确定为自己作品表现的重要主题。“这5年来,我一直延续并发展我的动物系列。动物的表现更随意,在我看来,用这个题材来表现社会,也最恰到好处。”他强调,“艺术家独特的想法很重要,这和人生经历、经验与体悟有关。对作品本身而言,要起到某种引导作用,透露出其灵魂所在。作品的成功在于,能用较强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传递给人震撼力”。

姜宏光的作品《蓝猴子》的成功正是如此。“猴子和猩猩都属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最接近,表现力强,我对它们尤为敏感;新西兰天空、大海的蓝色,是我生活环境的重要色调,我对这个色彩有深切的体悟;‘蓝色’可以把猴子因环境破坏而失去家园后的悲伤情绪最恰当地表达出来。”谈及作品,他颇为激动地向记者描绘道。

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姜宏光对中西方的美术史做了大量研究,他的创作手法大胆且具开创性,使中国文化的底蕴与西方的材料和技术融合,加之中国传统的唐三彩、瓷器中窑变(瓷器中窑变的流淌表现在画面中)及京剧的留白等多种手法,成就了他现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艺术创作,他强调作品要具备:艺术性、学术性、时代感、民族性和创新性。创作要有根基,是厚积薄发而来。“创作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绘画理论支撑作品。”

喜欢姜宏光的收藏家遍及亚洲、澳洲及美洲,既有企业家收藏,也有美术馆收藏。提及近况,他说今年已经与山东一家上市公司签约,为企业增强文化推广影响力。11月27日,姜宏光将在山东美术馆做个人画展。

说到中国的艺术市场,他感到,商业炒作因素较多。“艺术家要杜绝为迎合市场而创作。艺术不是工厂,不能无休止地生产。面对浮躁的时代,外面的诱惑,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沉淀后是另一种境界。好的创作理念和好的心态最重要。经不起推敲的艺术只会昙花一现。”

下一页寻找2010年秋拍市场机会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10/11期
· “绿色画家”姜宏光——开启艺术环保之旅
· 寻找2010年秋拍市场机会
· “襄樊铜人”引发的质疑
· 寻找艺术品价值洼地系列之三:影像的拍卖与收藏
· 中国珠宝收藏 渐与国际接轨
· 春秋版画博物馆 风雨春秋事
· 探寻当代艺术的收藏脉络
· 当代中国画悄然走进西方市场
· 邮票再度攀升 金币强势毕露
· 大都会博物馆读画记(一)——王蒙《云林小隐图卷》
· 强化中国当代艺术的自我话语权——访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孟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