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在八大和卡尔维诺之间——广慈的后“政治波普”叙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17 17:37:0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在八大和卡尔维诺之间——广慈的后“政治波普”叙事

文/ 朱朱

“波普”(Pop)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神话,而“政治波普”是九十年代的“中国神话”。考察一下发生在这两个名称之间的“理论旅行”,是一件饶有意味的事情——如果说波普在现代主义艺术的核心造成内爆,促成了后现代转向,政治波普则是消解了乌托邦信仰与政治神话;前者以艺术庆祝了普通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可口可乐、汽车、汉堡包和肥皂剧,后者则将社会主义的政治化形像转化为普通物品,转化为肥皂剧般的存在。“波普并不是一个很差的名称,”丹托(Arthur C.Danto)在他的《艺术的终结之后》(《After theEnd of Art》)里这样形容,“它的发音是突然膨胀起来后的噪音,就像气球爆炸了的声音。”而在饰以“政治”的前缀之后,它就真的具有了中国特色——这么多年以来,政治拐杖一直是我们“在路上”的艺术扔不掉的工具。

也许,较之于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而言,再晚一辈的人已经很难体验到倾听乌托邦气球在自己的手中爆炸所引发的那种快感了。不过,对于1969年出生的广慈来说,他的童年尚且留存着文化大革命的最后记忆,这意味着在他身上仍然挽带那样一种历史情结,同时,相对于他的上一代,政治斗争的烙印已非深嵌于个人的经验与思维模式,这就为他在后来灵活地游动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乃至与消费主义文化景观进行“没心没肺的调情”奠定了基调,换言之,尽管他的艺术发端于个体/社会的二元对立这种典型的中国式前卫立场,但是他似乎更能适应那个经历了“后八九”社会转型之后的商业化现实。

事实上,在九十年代的“政治波普”热潮里,他还只是一个迷惘于青春期的男孩,直到新世纪他才逐渐确认了以波普化的方式来进行个人表达——他的语言策略看似迟滞一步,并且是因为发生在雕塑这种特定的领域而引人注目,毕竟,此前的大多数的政治波普集中在了绘画领域,然而,在我看来,能够为他的个人价值提供有力的佐证的是:只有到了他开始形成自我艺术面目的这个时段,真正的波普精神才得以在中国被展开。

正如批评家黄专注意到的:“中国早期波普艺术中的确存在着与西方波普主义完全不同的‘变异’,首先,它对图像的现成挪用是‘历史的’并不限于‘当下’,这就不同于西方波普艺术‘随机性’的图像选择方式,其次,由这种方式出发‘去意义’的语言策略被重新组合意义的态度所取代。”(见《魏光庆:一种历史化的波普主义》,载《左图右史》,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这段话所阐明的是九十年代的中国前卫艺术对波普艺术的一种误读,以及对后者的一种迫不及待的战略性运用,而真正的波普精神并非中国艺术家们能与之发生共鸣的东西,事实上,只有到了今天,当消费主义在我们的空气中已经发酵到一定浓度,属于波普的“文化上的时刻”才可能到来。

广慈的创作在开始时拖带着“政治波普”的长长的影子,他戏仿“工农兵”公共雕塑形像,反讽“集体主义”与官僚制度,消解一度被视为精神领袖、偶像与英雄的种种人物,那些泛政治化的作品恍如“政治波普”在年轻一代这里续演的立体化回声,然而,他很快显示出自己对于转化当下的日常现实以及流行文化的强烈兴趣与才能,处理的题材变得更宽泛,作品所透露出来的情绪中愤怒与疏离的份额越来越少,代之以自得其乐与玩世不恭;就形像而言,他为我们贡献出了一个“胖子”——它倒真有些像Pop的发音里气球被吹得膨胀的样子;在那篇有趣而辛辣的艺术自白《那些谜底》中他这样写道:

我的胖子们其实也就是同一个“人”,不管他是背着枪举着小书还是骑着马或者拿着菜刀,都是具有一种时代特征,他从一个我们父辈的时代中走出来,你会发现他慢慢变成了自己的同事自己过去的同学,隔壁的老六这片的大李,台上发言的台下磕瓜子骂娘的,庭上的法官庭下的文强等等诸如此类。他正在我们这个时代穿街而过,而且会在这尘世中愈行愈远,尽管我多么希望他别越来越像我们的孩子们,但是这个愿望大约是徒劳的,因为在我们的周围养育他的土地是如此的肥厚,不是说嘛,没听说被耕坏的土只有累死的牛。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