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十多年前,提起徐龙森,人们想到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上海茂名路那家中国最早画廊之一——东海堂的主人。在当时很多媒体的报道中,徐龙森除了是一个成功的经纪以外,还是一个眼光老辣的收藏家。在他的家中,挂满了目前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潘玉良、常玉、关紫兰等民国时期艺术家的经典之作。而他也在一次访谈中说,自己要做中国的康维勒(世界最好的画商之一,是毕加索作品早期市场的推手。) 十多年后的今天,当徐龙森的名字再次活跃起来的时候,人们固然还记着他一手创办的东海堂在那个时代的意义,以及2004年徐龙森突然宣布关闭东海堂后,留给外界的各种揣测和遗憾。但越过记忆,现在的徐龙森是躲在北京东风艺术区的工作室中潜心作画,并被人称为“天才”的山水画家。和彼时做经纪人的成功相比,艺术家徐龙森,同样在笔墨间独占鳌头。 徐龙森经纪人徐龙森 徐龙森喜欢用“胭脂”形容“覆盖”,就像徐龙森曾经广为人知的经纪人角色,一度像“胭脂”一样覆盖了他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其实,从上小学开始,我就在三个哥哥的影响下画画”。1973年,徐龙森作为第一批学生入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黄杨木雕。“但业余时间我更喜欢素描和雕塑。”1976年,徐龙森被分配到上海玉雕厂,这些民间工艺为徐龙森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些工艺,令我对中国人表述艺术的语言有了清晰的脉络梳理。民间艺术的优点是传承,缺点是不讲究结构,但恰恰是这个缺点,对我之后的创作意义重大。” 徐龙森没有受过高等美术院校的教育,“由于历史原因,到可以考大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英语不行,数理化也不怎样,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年轻的时候,也会为此有过些许自卑,但现在的徐龙森却十分庆幸没有进入院校体系。“因为我始终保持着一种‘面团’的状态,如果进入了高等院校,就被模具压成‘月饼’了”。 1982年,徐龙森被调到上海某医院的院办公室做宣传。“那时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充裕的时间,可以素描、雕刻、写书法。”1984年徐龙森在医院办公室创作的石雕作品《遥远》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 徐龙森说:“从小,我的内心中就潜伏着一种要做大艺术家的志向,但具体要做什么样的艺术家,往哪个方向发展都不知道,总之,不论是志向,还是艺术家,都一定要‘大’。” 正是在这样一种模糊但执着的理想支撑下,,在参加完全国美展后不久,徐龙森便停薪留职,做起了热极一时的城市雕塑。“那时候的城市雕塑并没有现在人们想象那样具有丰厚的回报。我们好不容易接到一些活,可能还要分一半利润给一些协会或者有名的艺术家。”徐龙森总有种自己仿佛从民国时代穿越至今的感觉,所以即便利润不高,依然满心感恩。“我们丝毫没有感到被‘剥削’,因为没有这些协会和艺术家,我们也接不到活。”徐龙森说,当时因为年轻,浑身都是活力,并在活力的驱使下,寻找着各种可能性。在各种可能性中,上海博物馆对徐龙森的一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就买票去了上海博物馆。一脚踏进去,就被那些古画吸引住了。”此后十年,几乎每个周末徐龙森都会泡在上海博物馆中,潜心琢磨古人的笔法。“那时我一直在想自己该如何下手画,但迟迟不知道笔法究竟怎样,所以很纠结。” 上世纪80年代,徐龙森在上海梅陇买了一座农民的房子做雕塑的工作室。“那时候最大的理想还是做大雕塑家,但依然不影响我对山水画、古画的痴迷。” 1989年,梅陇村民盖了一些宅子出售。当时和徐龙森交情很好的村支书向他推荐了几栋价值60万的房子。“我和另外两位画家朋友都想买,但又都没有多少钱。后来由我出面向其他朋友借了12万元支付了三幢房子的定金后,剩余的购房款怎样筹措就成了我们三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徐龙森说,“最后我们决定两个人画画,一个人卖。因为我最年轻,在当时画画方面的成就不及另外两人,所以他俩画,我来卖,正式做了经纪人。” 那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几乎没有经纪人的概念,甚至连徐龙森自己也不太清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到底叫什么。“最开始的时候,几本通讯录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买画的人。” 即便概念不清,徐龙森还是下意识地按照经纪人的模式来卖两位画家朋友的画。 “那时正好看了一本小说,是描写好莱坞的,里面有经纪人模式,我就按照这种模式来做艺术品经纪人。”徐龙森笑称,自己是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 在徐龙森的模式中,经纪人除了和艺术家有一个明确的分成比例外,还应该为画家服务一切。“所以当时那两位画家朋友家里的大小事务,包括给亲戚找工作等事情,只要找到徐龙森,他都尽心尽力去做。” 1991年,徐龙森租了个办公室,有了固定办公地点,东海堂雏形便形成了。和别的画廊不同,一开始的“东海堂”坚持预约制。“在没有预约的时间,我就可以关起门来画画。只是,我从来不与人说。”也就是说,在东海堂最风光的那段日子,人们看到的是徐龙森作为经纪人的光环,看不到的是门后一个越来越强大的艺术家正在蜕变。 徐龙森说,如果不是记者提起,有的时候都不愿意回忆过往,因为一路走来很辛苦。“1997年的时候,我的经纪状况已经很好了,但一场‘亚洲风暴’将我打回‘原形’。2000年左右才缓了过来。” 2004年,各地画廊纷纷开张,艺术市场逐渐升温。对于经纪人来说,这一年正是画廊扩大经营的好机会,徐龙森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关闭了经营了十多年,状况一直蒸蒸日上的东海堂。记者记得,当时东海堂宣布关闭的时候,媒体一阵哗然,有人甚至揣测徐龙森是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的。“实际上,那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快50岁了,如果再不全身心画画,实现自小就有的那个模糊的大艺术家理想,就真的来不及了。”徐龙森说,“做画廊是迫不得已,因为艺术是‘美人胚子’,需要‘牛粪’养,而做画廊就是为了赚‘牛粪’。所以,当‘牛粪’足够多时,我就要找自己的‘美人胚子’了。” 艺术家徐龙森 2004年年底,徐龙森一个人来到北京,作了一名北漂画家。在他看来,踏入北京的这一步,是继踏入上海博物馆之后又一次正确的选择。“当时决定把一切束缚我的、影响我的不利因素完全放弃,包括亲情。” 最初,徐龙森和很多北漂艺术家一样,租住在索家村,一日三餐以简单的面食打发,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画画。有一次陈丹青来到他的工作室时,都忍不住吃惊地问:“这样艰苦的条件你都能忍受?” “但真正的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不会觉得苦的。” 2008年,徐龙森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做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了。很多看过他画作的人也都以“天才”加以赞誉。然而有一次,李小山对他说,“你画的固然很好,但我看不到背后的东西”。徐龙森恍然大悟,他明白自己的作品中缺少了精神性。从那时开始,他开始阅读大量的古籍。 2008年底,徐龙森在北京东风艺术区的工作室刚盖好,还没有来得及装修的时候,对面画家工作室举行婚礼,由于场地不够,所以请徐龙森将工作室开放,以疏散婚宴来宾。“一个20多来岁的比利时女孩,看了我的画,激动得不得了,说要给我在比利时做展览。”觉得不太可能的徐龙森只是随口答应了。“谁知道那个女孩一回到比利时就不断联系我,给我发各种她选中的展场照片征求意见。”最后,2009年,徐龙森在海外的第一个个展“山不厌高山水画展”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法院举办,引起轰动。 在比利时这个展览期间,徐龙森去巴黎游玩,参观了毕加索纪念馆。“当时我对朋友说,这个空间虽然小,但我想在这做‘个展’,因为它有着毕加索的印记。”后来这个纪念馆的馆长果然被徐龙森说服,很快,他的第二个海外个展“胭脂”在毕加索纪念馆举办。徐龙森打趣说,“巴黎人都以为我取名‘胭脂’是给毕加索涂个口红。其实我的另一层意思,是用中国山水,像胭脂一样,把他覆盖掉。” 现在的徐龙森,用知名艺术家的身份,成功地掩盖了以往那个经纪人的角色。他在给大儿子成年礼的信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不在乎你什么时候找到你自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大志,要做一番事业,哪怕到底做什么一直也不知道。男人50岁找到自己的目标都算不晚,因为之前所有走过的路都没有白走”。 (文/本刊记者 毕武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