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艺术品保险中西合作能否打破国内“三无”壁垒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1-10 19:59:22 | 出版社: 《收藏投资导刊》杂志

当影迷还在对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中那个临危受命的中国人保高管特工吐槽连连的时候,也许这样专为保护艺术品而生而战的人会更多起来。今日美术馆与安盛艺术品保险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尝试打造国内第一个民营美术馆艺术品安全性规范体系。根据协议,双方未来将在如何规避艺术品风险、艺术品受损的修复,以及艺术品彻底损坏后的赔付上加强合作,对于国内艺术品市场和中国民营美术馆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破天荒的创举。

2011年故宫对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虽然对直接责任人和部门领导都给予了处分,可是对于国家造成的损失却无法估算与补偿。发生在今年的7•25艺术大火,尽管外界质疑其真实性,但就事论事,在没有投保的情况下,严格来说,2000万元的损失必将由拍卖公司和货运公司承担。不管是意外损坏还是“自燃”,艺术品的损失屡见不鲜,但正如业界之前所忧虑的那样,作为全球最大艺术品交易平台之一的国内,艺术品的保管、安全却在集体“裸奔”,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国内艺术品展览九成以上未投保。

故宫损坏了国家一级文物,只要做出处分责任人的决定和修复的承诺,可民营美术馆可真没有这样的“大气”。馆藏品的安全、损坏艺术品的修复与理赔等问题,必须要逃离“破损难补、丢失难赔”的境地。就像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步一样,国内民营美术场馆的迅猛发展必须辅以艺术品安全性的保证。而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内的艺术品保险基本处于藏家无意识买保险、机构无钱买保险、保险公司无丰富产品的“三无”状态。

一方面,从收藏散户到博物馆、美术馆,传统上都无意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投入充分的艺术品保险预算;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为藏品鉴定和估值,保险公司通常无法准确判断藏品价值,无力承担巨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艺术品保险在国内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却不具备成熟的条件。近年来,不断有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几大保险公司推出艺术品保险的消息,可结果却也了了。

业界普遍希望,今日美术馆与安盛保险的合作有望打破国内艺术品保险的“三无”状态,但事实上却并没有那么简单。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家专业经营艺术品保险和艺术品服务的保险公司,安盛艺术品保险占据有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艺术品保险市场份额,早在2012年初,其旗下的丰泰保险上海分公司就宣布进军中国艺术品保险市场,虽然具有成熟的艺术品估价系统,可安盛仍然表示,对于投机性过高的收藏品一般不予参与。

2012年,安盛艺术品保险表示,会把他们在国际市场上使用的艺术品保险保单条款直接引入中国,促进国外成熟的独立艺术品鉴定机构与国内相关机构的合作。而一年多之后的今天,安盛艺术品保险又要与今日美术馆尝试打造民营美术馆的艺术品安全性规范体系。看来再成熟的体系在中国也会遭遇到“大染缸”的浸濡。

在近日举办的第一届“艺术对话经济”论坛上,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针对艺术品保险的顾问公司就表示,艺术品保险打破“三无”壁垒的关键还在于博物馆、美术馆与保险公司如何有效的培育与利用好作为第三方鉴定评估的顾问公司。馆藏方可以通过顾问公司与保险公司打交道,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顾问公司得到艺术品投保客源。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馆藏方与保险公司在经济方面对顾问公司平等的投入,由此形成顾问公司的中立性。而这些对于中国特色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

(文/周宵鹏)

下一页启功书法为什么越来越“红”上一页王晓文:收藏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文化 ——专访北京歌德拍卖董事总经理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七十九
· 郑华星:收藏佛像不要太功利
· 从钢铁到寿山石 ——企业家黄开枢的藏石之路
· “转型艺术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 中国“胭脂”——徐龙森
· 2013年秋拍备战 ——市场行情强势回暖 拍企策略稳中求变
· 当代书法——值得开掘的价值洼地
· “当代艺术垃圾论”戳破了谁的小心脏
· 宋庄艺术节:“土豪”都跑哪里去了?
· 王晓文:收藏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文化 ——专访北京歌德拍卖董事总经理
· 艺术品保险中西合作能否打破国内“三无”壁垒
· 启功书法为什么越来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