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艺术家的“官衔”加几分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6-06 10:19:14 | 出版社: 《收藏投资导刊》杂志

 

 “头衔算得上是一个最初级的筛选。总会听到说,这个人很有名,很多官员都买他的画。主要是他们不懂,只能从这些方面来进行判断。去买中央美院老师艺术作品的成功率肯定要高于路边摊艺术家的东西。”邦文当代研究中心总监赵孝萱笑着解释说,“在某些领域,比如传统书画,艺术家的头衔依然重要,名师传承、画院、美协之类的依然得买家心。”她提到,就是因为有人买账,才会有那么多的艺术家在争着评职称,争着当各种主席和副主席,挤爆协会。

 但是,艺术家的身份并不能作为艺术作品评判的重要标准,头衔是老一辈艺术界流传下来的“风俗”。“随着大学生扩招,毕业生能够进入到艺术院校、机构工作供职的机会越来越少。那些机构的职位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那么容易进去,就算是进去了,也得有着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所以用这个来判断艺术作品的高低,是很可笑的事情。”某艺术评论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今,随着自由艺术家群体越来越庞大。他们在艺术创作上渐渐不会受体制内一些复杂关系的约束,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市场、社会的肯定。曾经官本位思想的重要性渐渐缩水,艺术家的头衔越来越不被看重,“连大师都叫烂掉了”。赵孝萱认为,随着市场的成熟化,“聪明的买家是不会单纯为艺术家的头衔来买账的”。

 总结:用头衔作为判断标准,首先要分清各种头衔的真伪,分清哪种头衔含金量更高,中国的机构多,头衔也多,差一个字也许就会差上个十万八千里。艺术家的头衔确实是一个加分点,但是不同领域也有区别。如果加在传统书画领域可以有30分,在当代艺术领域就只有0~2分而已。

 在什么地方办过展览值得加分?

“能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还不够你牛的”?

 殊不知,在中国美术馆办个展,审核初期就需要跟艺术家的头衔级别挂钩。如果审核成功,一个侧展厅两周的展览就要花销数十万的费用。同样,在国家博物馆办展览的审核条件及费用更甚。虽然如此,对于很多艺术家来说,能够在这种国家级别的美术馆、博物馆举办展览是极高的荣耀,“今天站在这里,是我毕生的愿望,现在我非常幸福!”一位来自河北的老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开幕式上如此表述自己的心情。

 在国内,选择级别高的官方美术馆就一定能说明艺术家的学术地位吗?就能够为艺术家的市场加分吗?

“官方美术馆会加上很多复杂的社会性因素,这样就没有足够的学术说服力来给这个艺术家的市场加分。”某艺术评论家很直接的提到,“中国美术馆因为地位的特殊性,做的展览也会比较杂。”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这些官方美术馆定位的“独特性”,其在艺术专业领域的认可度也在逐年降低。前几日,艺术家刘小东在两会上的提案也与此有关,他希望能够加大官方美术馆对当代艺术的展览及收藏,其实类似建议在艺术圈已经早有争论。

 四大天王(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的市场价值已经很高了,但是他们并没有花费精力在一些官方机构做个展。相反,他们会选择一些学术定位相对比较清晰的私立美术馆和画廊来做展览,比如今日美术馆。

 相对于老一辈的艺术家,年轻艺术家并非一定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我认为展览的场所最好比较专业,有举办过一些学术展览的经历。是否官方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谁来策划这个展览,展览上能请来些什么人。”住在黑桥的年轻艺术家老蔡这样提到。

 同样,去国外办展览也是艺术家比较推崇的。“现在很多艺术家热衷去海外办展览,在国内找几家媒体,发个新闻稿件。我甚至看到过艺术家在国外宾馆的走廊里办展览。”某圈内人士认为这种展览完全没有意义,没有一点加分的道理。

总结:在国内美术馆的级别与学术地位并不对等,展览项目还比较杂乱的情况下,加分点的定位并不太容易。当然,一些学术性比较纯粹的美术馆,还是值得加分的。“如果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展览,自然能够为艺术家加上不少额外分值。”赵孝萱如此解释说。

1  2  3  4  5  6  


下一页中国小提琴收藏:方兴未艾 前景光明上一页解密鬻画为生的唐伯虎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六十四
· 解密鬻画为生的唐伯虎
· 艺术家的“官衔”加几分
· 中国小提琴收藏:方兴未艾 前景光明
· 宋庄再次逼走艺术家
· 钱维城及其山水画 ——从《雪山潇湘》说起
· 林风眠:世界可曾真识君
· 疯狂的画价,谁是背后推手?
· 2013年春拍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