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青云 我以前从来没认真想过我的生命会有终点, 50 岁生日的时候, 我好像远远看到了那个地平线, 从此后这个生命终点的时间概念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隋建国 在一个35米长、15米宽、12.5米高的大空间中,两只直径为3.6米和2.3米的巨大铁球在展厅内缓缓移动,犹如兩堵行走的墙壁;与此同时,震耳欲聋的响声在展厅中展开——围绕美术馆的内、外墙壁搭建起了脚手架与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15个钢球在其中不断地盘旋滚动。整个展览是一件完整的作品,名为《运动的张力》,架构在空中的钢管通道系统与地面上两个运动的大球构成了两个有机关联的部分。 在这个空间中,观众感到的不是柔靡、精细的奢侈品所带来的升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类似于施工现场的不安、躁动、粗糙与无所适从的感觉。两个锈迹斑驳的大球在展厅中肆无忌惮地横行,当你进入角落避开它们时,头顶管道内隆隆作响的钢球又对你发出了“警示”的信号。这是一个无处躲避的空间,步入这个展厅就好像是人突然赤裸裸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你根本无从躲避,因为每一个角落里都射出犀利的目光,任何空间都是不安全的。 隋建国用“两个空间”与“两个系统”,即展厅的大空间与管道中的小空间以及在这两个空间中两种球体的不同运动模式来概括这个作品。巫鸿认为《运动的张力》蕴含了观者和作品(主体与客体)、雕塑与建筑这两种关系之间的互动、转换;并联系当下的社会现状,把这种冲突、动荡视为对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的一个喻言……诸如此类的分析还有很多,但笔者认为《运动的张力》最重要的地方在于通过运动强化了作品的“时间属性”:不管是展厅中可视的大球,还是凭借人的听觉所感知的管道内的钢球,它们位移的改变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实现的。换言之,这是一个关于时间与空间的4维作品,钢球的运动不仅证明了3度空间的存在,还提示着观者时间的流逝。在作品中自觉地注入时间因素是隋建国创作经历的一次重大转变,而这就必须要从2006年说起。 2006年是隋建国创作上的一个拐点,在这一年中发生了两件事影响了他此后一系列创作。 06年上半年,隋建国参加了范迪安策划的“上海张江公共艺术展览”,在这一活动中他创作了《张江艺术摆渡车》:这是一辆不停循环的大巴车,漫无目的的在开发区中巡回——它的下一个目的地是由乘客在电脑存储的若干车站名字中随机选择的,就如同“老虎机”(一种赌博机器)一般拒绝目的,拒绝预设与控制。作品承载了隋建国对于官方考察活动的个人体验——“走马观花”式的在大巴车上浏览参观。当作品完成以后,他感到这是一种“渡过空间的方式”——人在空间中的渡过方式被时间过程赋予了以某种可以体验到的形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