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至今,隋建国进入了第3时期,“时间与空间”时期——巫鸿称之为“私人与系统的再整合”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隋建国对艺术进行了更为本质的探索,他已经不再将思维局限于艺术作品的媒材、形式、手法、个性,而是更为专注地思考作为感受主体的身体与时间、空间所形成的互动关系。 应当看到,在隋建国“第3时期”的转型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诸多偶然的机缘,但这偶然之中也蕴藏着必然的因素。就技术层面而言,在其创作的每一个阶段,隋建国都曾在作品中触及“时间”这一因素:1987年,他用自来水冲蚀一块方正的熟石膏块,一周之后水的痕迹被固化,作品取名为《无题》;1992年设计了“年度纪念碑”计划(由于条件限制而未实现只存有小稿),成为了《偏离17.5 º》的前身;1997年,在隋建国制作第一批《中山装》时,他故意将作品表面做成了腐蚀状,以强调“时间”的因素;2006年他完成了影像作品《大提速》,作品以中国第6次铁路大提速为背景,通过铁路——这一工业革命的象征,突出了时间与速度的概念;同年,作品《张江艺术摆渡车》使他更清楚地意识到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终于,在隋建国50岁生日后,他确立了当前这一探索方向,创作了《时间的形状》、《偏离17.5 º》》、《运动的张力》以及2011年的《有限行动》等一系列作品。 在观念层面上,这一转型也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隋建国将潜意识中那个不受人伦规训的“本我”视为最真实的存在,而与“本我”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身体。于是,他针对人的身体本能(无意识)、意识等因素,在空间与时间的维度中展开了实验。不知是否出于巧合,在康德关于认识论的阐述中,他恰恰把时间与空间作为了人类最基本的“先天直观形式”,它与人的“先天知性”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时间与空间作为感性的纯形式,是人类必然而且普遍具有的,是感性认识成为可能的先天条件。隋建国围绕这两对范畴进行一些列的雕塑实验,不能不说是切中了人类最本质的属性。 当然,任何对于艺术家及其创作特点的归类、分期都不是绝对的,隋建国的艺术特点已经融入到了他各个时期作品中,只是在他不同的阶段显示出了相对的不同倾向而已。本文取名为《关于时间与空间——对隋建国2006年以来创作方式的再讨论》旨在梳理、整合之前学者、批评家对他所作的学术研究,分析他第3时期的艺术特点,并讨论这一过程的来龙去脉。运动的张力”的展场,今日美术外景,进入2000年以后,北京的房地产业开始了其发展的黄金期。今日美术馆恰处于“中央商务区CBD”南侧,一时间各种楼盘在展馆周围拔地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