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武山拉梢寺石窟造像特点解析(文/霍永军)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15 16:51:12 | 出版社: 中国文博网专稿


石窟寺是佛教传播最为有力的实物证据,他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着佛教的魔力。武山拉梢寺石窟兴建于十六国时期,因其著名的北周造像被后人称道,其造像高大恢宏,开辟了敦厚壮实的新风格,又因其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所以,它不仅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而且打上了西域及中亚文化的烙印,在佛教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石窟寺源于印度,在公元前2世纪印度就有了石窟艺术。随着佛教的不断深入传播,两晋南北朝我国内地石窟寺初营建,并掀起了我国营建石窟寺的第一个高潮。秦州是丝绸之路东段南道上的重镇,东西、南北交往的通道,又“处势迫近羌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当关陇之会,介雍梁之间,屹为重镇”。因而秦州一直受到中原王朝的特别经营。西魏、北周王朝亦颇重视,宇文氏多次巡幸秦州,皇室宇文导、宇文广等均镇守过秦州。同时还派重臣刺史秦州,如西魏文帝之子武都王元戊,北周尉迟迥、独孤信、尉迟运等大臣。渭州为北魏时设立的新州,其地原为秦州所辖,军事上仍属秦州治理范围,与秦州关系甚为密切。北周设立的秦州总管,渭州同属其辖。位于渭州的拉梢寺石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凿。

拉梢寺又名大佛崖,位于甘肃武山县城东25公里鲁班峡,响河沟北岸,为武山县水帘洞石窟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始建于十六国的后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以后各朝代的不断修建,成为渭水流域仅次于天水麦积山的石窟寺,现存造像90余身,壁画1000 多平方米,分布于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处遗迹中,其中拉梢寺1号摩崖释迦三尊像最为著名,它绘塑结合,是国内现存的北朝大佛之一,位于拉梢寺崖面中部,座北向南,利用凹进去的崖面雕凿而成,造像两侧绘制壁画。(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30期)

 

下一页痴心收藏 成就传奇人生(文/常松 史德芬)上一页当代最具学术及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名家—范扬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文物鉴定与鉴赏第三十期
· 书法教育家刘克文作品选刊
· 中国西域水墨雪山画创始人——李兵(文/常松)
· 当代最具学术及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名家—范扬
· 武山拉梢寺石窟造像特点解析(文/霍永军)
· 痴心收藏 成就传奇人生(文/常松 史德芬)
· 书画修复≠文物造假(文/单嘉玖)
· 山东博物馆馆藏珍品之玉器鉴赏(文/周婀娜)
· 浅谈“古玉挂红”和“葬玉涂朱”(文/徐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