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中的“修复技术”,是我国古代书画装裱艺术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技术,目的是通过“补救”的办法使受损对象获得恢复、得以延存。这一技术可以说早在1800多年以前就出现了。公元三世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染潢及治书法”就记载了当时装裱与修复技术中一些重要经验:“写书,经夏然后入潢,缝不绽解。其新写者,须以熨斗缝缝熨而潢之。不尔,入则零落矣”。 “凡开卷读书,卷头首纸不宜急卷;急则破折,折则裂。以书带上下络首纸者,无不裂坏;卷一两张后,乃以书带上下络之者,稳而不坏。卷书勿用鬲带而引之,非直带湿损卷,又损首纸令穴;当衔竹引之。书带勿太急,急则令书腰折。骑蓦书上过者,亦令书腰折。”“书有毁裂,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痕于书有损。裂薄纸如韮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而看之,略不觉补。裂若屈曲者,还须于正纸上逐屈曲形势裂取而补之。若不先正元理,随宜裂斜纸者,则令书拳缩。”[1]其中纸张的接缝处理、卷首及书带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属于装裱经验的总结。修补毁裂书籍中的纸张选用、修补原则,以及“正元理”的要点,直至今天仍然是书画修复“隐补”技术中的重要因素。其利用雌黄修改错字(《颜氏家训·书证》篇:“以雌黄改‘ 宵’为‘肯’。”),以达到内容准确、颜色一致的方法,也与书画修复中的接笔、全色触类相通。而“以水研而治书,永不剥落。若于碗中和用之者,胶清虽多,久亦剥落”的总结,则与书画修复中全色前施打矾水也需加胶更属同理,折射出接笔、全色技术的发端与绉形。 书画的受损原因复杂多样,小到收藏不谨,遭遇水、火、霉、污,大到社会动乱,历史迭荡,都是使书画受到损坏的重要因素,尤以后者对文化的毁灭最为巨大。隋秘书监牛弘曾将隋朝以前的五次重大文化破坏称为“五厄”。一厄指秦始皇焚书,“先王坟籍扫地皆尽”;二厄指王莽之末,“宫室图书并从焚烬”;三厄指东汉孝献帝移都,“吏民扰乱一时燔荡”;四厄指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朝章国典从而失坠”;五厄指北周灭梁,“周师入郢,绎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3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