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抽象艺术需要“晚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23 14:45:55 | 出版社: 《艺术虫》杂志

艺术家张健君作品《如意树之园》

艺术虫:最初是什么引发了您对抽象艺术的关注,并开始从事关于中国抽象艺术的评论、策划等相关工作呢?

李旭:1984年,我考入中央美院美术史系,二年级的时候,曾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创建了美院历史上的第一个诗社,写诗的经历让我对纯粹、抽象而独立的文字表达形式很有心得。1988年,我从中央美院毕业后进入上海美术馆工作,此后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当地的艺术生态,我当时发现上海与北京很不一样,上海艺术家大多对形式语言比较重视,对主题不那么痴迷。另外,上海的抽象艺术早已不是零星个案,自1980年代初期就不断有抽象或抽象表现型的艺术作品涌现出来,余友涵、张健君和周长江的作品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94年,我协助戴汉志为丁乙在上海美术馆做了首次个展并主持了研讨会。1997年初,又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中心策划了开幕展“无形的存在”,那是一个有近20位艺术家参加的抽象艺术群展,那时我已经意识到,如果说上海还有什么“地方特色”的话,那就应该是抽象艺术。2000年底我开始做上海美术馆学术部的负责人,在2001、2002、2003和2005年连续策划了4届以“形而上”为主题的抽象艺术展,此后,全国各地的策展人都渐渐开始关注抽象了。

艺术虫:您认为当下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

李旭:与20多年前相比,当下的中国抽象艺术风格已经算是比较多元了,注重纯形式语言研究的、抒情表现的、强调观念性的以及偏意象性质的类型都有,但策展人对抽象标准的认识还很不一致。我个人的观点是,抽象其实是有边界的,“准抽象”、“半抽象”和“意象”都还不能算是抽象。另外,艺术市场开始关注抽象之后,杂志开始策划抽象专号,拍卖上出现了抽象版块,甚至有了专营抽象艺术的画廊和以抽象作品为投资主体的基金。于是,不少原本做写实的艺术家也开始投身抽象,这样很容易造成鱼龙混杂的局面,因为个人抽象艺术风格和观念的确立其实需要很长时间,不可能速成,否则很容易被看出抄袭痕迹,或者流于图案、装饰化。目前,一些从美院刚刚毕业的学生也开始做抽象,身为策展人,我当然为新生力量而兴奋,但同时我也希望这些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抽象艺术其实是个“晚熟品种”,一定要耐得住十二分的寂寞才行。

艺术虫:有些人认为“抽象”这一概念源于西方,中国抽象只是“舶来品”,关于这点您怎么看?您认为中国的抽象艺术体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了吗?中国的抽象艺术区别于西方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李旭:“抽象”、“具象”这样的词汇,与“美术”、“艺术”这样的概念一样,都不是古已有之的正宗国语,而是被转译成中文的外来语,但你能说“艺术”是“舶来品”吗?“抽象就是舶来品”这种说法,已经把“抽象”和“抽象主义”这两个概念弄混淆了。“抽象主义”的确是舶来品,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具有很大启示性,但“抽象”绝不是具有地理意义的词汇,而应该是人类共有的思维分析力,是大脑不断演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说的正是这种抽象思维能力所引发的人与动物的分野。中国抽象艺术已经风雨兼程地行进了近30年,其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充分具备中国文化身份特征的个案和大量作品,概括地说,中国抽象艺术与西方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个是以书法美学为主导的视觉特征;另一个是以道家哲学为主导的观念特征。

1  2  


下一页游离于“形意”的中国抽象上一页刘浪的“流浪”情结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虫》第一期
· “无相”地带的“果实”——谈程毅的艺术创作
· 李向阳采访
· 刘浪的“流浪”情结
· 抽象艺术需要“晚熟”
· 游离于“形意”的中国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