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永远的新鲜 ——当生活遇到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4-11 11:19:07 | 出版社: 新闻战线杂志社-艺树编辑中心
    杨艾波,著名服装设计师现在的艾波就像重生的凤凰,美丽夺目。她的经历就是一件艺术品,浓缩了情感、经验以及智慧。

见到杨艾波时,她揉着长发说,“凌晨三点才睡的觉,又画了一个晚上的设计图。”

刚画好的图就挂在墙上,带着新生命的新鲜。艾波兴奋地拉着我看图纸,讲她的设计理念。我被精致的图纸吸引,画得真是细致啊。当然了,艾波强调,服饰设计的图稿很重要,比例,细节都要画到位。

她靠在图纸上,长发遮着脸,脸蛋红扑扑的。“别叫我姐姐,就叫我艾波。”神情里带着调皮,“我都忘了自己的年龄。” 现场很快被她掌控,我几乎插不上嘴。她回忆自己创立“银梦”女装的辉煌,流水额达到上亿;她讲述面试Armani中国区买手时严格的考核过程,她提前突击英语,还特别买了件Aimani 的衣服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品牌。事业曾经历过辉煌与低谷,今天的她已成为业内知名的设计师。面对刚刚合作的男装品牌,她又燃起了新的工作热情,典型的射手座,渴望着变化与挑战。

自小我行我素,摄影、画画,穿最流行的服饰,艾波就是那个时代的街头女孩,走到哪里都带起一阵旋风。

她是那么地特立独行,气质不凡,充满魅力。让我想起了Ruth Orkin著名影像“American Girl in Italy”中的一张,那个街角的女孩儿带着谜样风情一路走来,男人的目光纷纷随之转动。

戏剧就在她身上走进现实,事业起起伏伏,爱情轰轰烈烈。2011年,她患上癌症,死神一度要拽住她的手。她依靠强大的坚韧回击了病魔。现在回忆起那场大病,她只是微微一笑。“再做五年设计师,我就去行走天下”,说这话的样子像极了三毛,燃烧着生命不羁的火焰。

拥有过刻骨的爱情与婚姻,经历了生死的考验,现在的艾波就像重生的凤凰,美丽夺目。她的经历就是一件艺术品,浓缩了情感、经验以及智慧。听她讲自己,但愿能给更多的人生以启迪。

她喜欢用文字表达心情,厚厚的诗篇足以出本诗集。可她不愿标榜自己是诗人,她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生活,甜也罢,苦也罢,她都坦然接受。“别人说什么我不管,我现在的生活听从我的心。”艾波的存在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明灯,因为有她,我们才会有冲破黑暗的信心。

看她自己的文字,也许更生动。

“谁说40岁就没有了梦想,谁说40岁的女人就是豆腐渣。

而我要说:生活在21世纪40岁有学识、有梦想、有能力、会装扮自己的女人是那可以适时调配出各种口味的豆腐花,酸甜苦辣咸,滑滑地吃在嘴里,余香留在心里,挥之不去,留着念想…… 每次没有胃口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与家人友朋去吃一碗现场制作的豆花,享受那盛在玻璃器皿里的豆汁儿,经过厨师的魔术之手,五分钟之后变成软软滑滑的嫩白的豆腐花,再浇上一勺红得透明的辣油,然后放上几颗焦黄嘎嘣脆的黄豆。

当生活、婚姻走过了激情和暗礁,走过了事业的辉煌和低谷,走过了幼子哺育的艰辛,也带走了姹紫嫣红青春的容颜,却拥有了丰厚的底蕴换来的智慧之美,收获了心底那片盛开的玫瑰园。

40岁豆腐花女人,已学会了掌控自己的命运和情感,体会了激情与锅碗瓢勺亦可以奏响动听的乐章!会适时地给如水淡定的日子放进一碗不同口味的豆腐花,过着闲庭信步的赏花看月听雨的多彩生活……遍布京城的瑜伽女子俱乐部里,40岁女人仍然有着柔美的腰肢,跳着激情肆意的拉丁舞,更可以袒露腰身穿着艳丽的印度纱丽,跳着火辣的肚皮舞。

40岁的新女性,更喜欢以姐姐取代阿姨的称谓,经常被小字辈的MM或DIDI们猜不出实际年龄而换来暗暗窃喜,喜欢MSN上聊天,喜欢看韩剧,经常看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喜欢网上购物,喜欢美国大片,喜欢冯氏的京腔幽默,老谋子的视觉艺术,李安的细腻。

豆腐花样的女人更会使用自己的聪慧与男人们共遮挡风风雨雨,山水共舞地经营生活。

‘女人40豆腐渣’的历史已经被彻底封存在过去的悲苦岁月里。如今, 40岁的知性女人已走过了人生的春绿、夏红,正在撰写着初秋柔媚的橘黄。”


李泽,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大提琴手生活就是一部交响乐,不同的篇章,虽复杂却有序。李泽懂得其中的基调,她能让普通嘈杂的生活都迸发出大提琴般优雅的音调。艺术对于李泽,是生命既定的轨迹,带着必然。

如此,美女李泽的故事注定与众不同。

2012年2月13日,一场交响乐演出即将在国家大剧院开幕。作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主要大提琴手,李泽提前来到后台做准备。春节期间的密集演出让李泽的身体有点吃不消,她包里塞满了各种消炎药,演出前吃几粒,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一段日子了。李泽也想到请假,但到了团领导面前,话就咽回去了,在这繁忙的演出季,她还是要挺住。练琴、演出,演出、练琴,这样的“两点一线”就是李泽的生活。她生在音乐世家,父母都是音乐家。学习音乐于李泽而言顺理成章。长大后,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成为职业的大提琴手,这就是李泽既定的生活。

大幕拉开,李泽抱着大提琴端坐在乐团中。即使大家都是黑衣,但李泽青春姣好的面容还是非常突出。她气定神闲,演奏流畅自然。像位天使,光彩夺目,引人心动。那一刻,没有人会怀疑,她就是为音乐而生。

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演出后已经接近晚上10点,身体状况不佳的李泽仍是按照她的习惯和朋友们出去坐一会。还是那家酒吧,精致古典的装潢风格,每个细节都彰显着非凡的品质。这是李泽的偏爱,因为深受古典音乐的滋养,李泽在生活中对品质的要求一点不含糊。比如,此时此刻的酒吧,灯光与音乐的精心选择搭配都深得李泽的心。

见到李泽的人都能感受到她浓郁的古典气质,这是音乐带给她的,艺术融入了她的血液,她的生活就像提香的油画,色彩富丽,生机洋溢。和艺术圈的朋友聚会时,她会精心选择充满艺术气氛的餐厅,菜品的选择,餐具的摆放都要迎合聚会的氛围。

她时刻保持着自身形象的完美,从服饰到妆容,赏心悦目,大方得体。

约会准时,排练准时,演出完美。一丝不苟、尽善尽美已经成为李泽的生活态度。她乐在其中。

她的生活像个童话,她是其中的公主。音乐厅、排练室、优雅的餐厅、舒适的居家,每个场景的变化都带着聚光灯下的光彩。音乐在生活中延展,她始终是位演奏家,生活就是一部交响乐,不同的篇章,虽复杂却有序,李泽懂得其中的基调,她能让普通嘈杂的生活都迸发出大提琴优雅的音调。

朋友们喜欢把她形容成精灵,因为她过着纯粹梦幻的生活。没有办法像她那样,那就看看她,心里也能得到满足。其实拥有美妙的生活并不是神话,只是繁忙的生活节奏蒙蔽了人们的心灵,让我们忽略了其实我们也有能力让每个细节都闪闪发光。

李泽不是富有的人,她只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保持着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体现着李泽对内心丰满的追求。在今天,自由和美是大家共同的追求,我们理应对生活有所要求,这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就像李泽,她的生活像一支动人的乐曲,穿透灰色的空气,飘向蔚蓝的天空。


鲁歌帆,出版公司董事长身边的女友们也在发生这样的变化,鲁歌帆感觉到,聚会时大家的话题已经从买衣服、买包渐转到购买艺术品。

作为出版业的新锐,鲁歌帆给人的印象一贯是聪明能干。后经济危机的年月里,头脑聪慧的她一直寻找着稳妥的投资渠道。股市、房市的低迷让人信心不足,艺术市场的活跃倒是触动了鲁歌帆的神经。她敏锐地觉察到,投资艺术将会是一个好的选择。于是,鲁歌帆的生活中多了“艺术”两个字。投资艺术与其他投资不同的是对专业眼光的要求。鲁歌帆开始逛画廊,看画展,拜访艺术家,案头摆满了专业书籍,有模有样地向专业藏家的方向迈进。

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经过两年的学习和探索,她把收藏的方向定在了中国传统书画上。收藏艺术品首先要有兴趣,欣赏中国传统水墨画能让鲁歌帆忙于商务的心平和下来,品味日常的细碎时光。她把办公室的家具换成了中式红木家具,同时在赏画之余,大量阅读传统文化相关书籍,加深文化积累。

在初始阶段,像每个藏家一样,鲁歌帆把收藏范围定得比较广。她侧重于一定区域内有名望但还没被广泛认知的艺术家。除了中国传统书画,古籍的收藏她也很喜欢。翻看那些老物件,就像历史活生生地在眼前上演,有穿越时空之感。一个崭新的世界在鲁歌帆面前打开了,这是一个内心与现实能得以交融的世界,这是艺术的力量。收藏的过程需要用脑,心灵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滋养。随着对艺术的了解增多,她觉得艺术带来的趣味也越来越多。这样的影响慢慢渗透到她生活的细节。她对自己公司所出版书籍的设计思路越发清晰,灵感不断涌现;随之个人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采访当天,我们注意到她漂亮的披肩上图案像一幅抽象画,精致的茶海旁边摆放着镂刻的木雕小饰品。这样充满艺术感的物品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她的生活中。

一下子跳进艺术的怀抱,鲁歌帆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五彩缤纷的世界。除了传统书画,油画也让她充满好奇。不过要慢慢来,她性子稳,从来都是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油画方面,她先收藏些价格不贵的小作品,主要还是用来装饰空间。

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充满。现在的鲁歌帆不再追逐奢侈品,而是更倾向于选择出自艺术家独一无二的创意和设计绘画,她认识到那样的物品凝聚了智慧与心力,更有生命力。

身边的女友们也在发生这样的变化,鲁歌帆感觉到,聚会时大家的话题已经从买衣服、买包渐转到购买艺术品。精神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精英人群的需求,并且正在形成趋势,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开始关注艺术消费。鲁歌帆最近打算租个空间,把她的藏品展示出来。朋友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喝喝茶,享受忙中偷闲的愉悦。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秘密花园,工作的繁忙蒙蔽了我们的内心。通过接触艺术,鲁歌帆渐渐觉得心灵得到释放,精神的力量填充整个人。当然,她的投资也有不错的回报,这真是件一举两得的美事。

下一页崔岫闻:艺术为人类未来服务上一页精选文章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树第六期
· 关于身份的悖论
· 永远的新鲜 ——当生活遇到艺术
· 崔岫闻:艺术为人类未来服务
· 世俗时代的感觉逻辑——陈庆庆访谈
· “心物之争”:童话还是寓言 ——向京的意义
· 别在意性别,请关注生命本身——王一涵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