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幻想(2)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2-01 09:59:19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骑士、死神与魔鬼》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英勇的男子汉形象,充满骑士的勇敢精神,骑着马孤独地行进在路上,眼神冰冷,头戴钢盔,对死神和魔鬼丝毫不加理会。《骑士、死神与魔鬼》是尼采最喜欢的版画。

人们围绕歌德《浮士德》的第二部分和丢勒的《忧郁》进行的各种解读和推测比其他任何德国文学和艺术作品都要多。这些辉煌无比的作品自创作的那一天起就铭记着那个时代的精神。

正如画中的条幅所写,丢勒本人将这幅画命名为《忧郁》。丢勒曾对画中带翼女性的两样东西做过解释:“钥匙代表权力,钱袋代表财富。”丢勒也曾明确地告诉过我们他对忧郁的理解。而且,我们对他创作这幅画时的精神状态有所了解,当时是1514 年5 月,丢勒的母亲在一场大病之后,刚刚去世。

但是,对这幅画的解读,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忧郁(Melancolia)”这个词出现在蝙蝠的翅膀上——而蝙蝠又是黄昏和夜晚的象征。这样蝙蝠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就像《启示录》木刻组画中的灾难之鸟(在《手持喇叭的天使》中)一样。“忧郁”后面的“I”又是什么意思?丢勒打算画一个系列吗?还要画第二幅《忧郁》吗?或者这幅画是一个版画系列中的一幅,而且这个系列中的每一幅都对应于四种性格类型中的一种?不认同这些问题的学者认为这里的“I”应该是 “i(I)”。按照帕斯范特的说法,“I”应该是“i”,也就是拉丁语“ire”的祈使语气词”。还有人认为那既不是数字也不是字母,而只不过是丢勒顺带的一笔,为的是把“忧郁(Melancolia)”后面空的地方填满。我们暂且把这些问题都放在一边,先来看看对这幅画的解读,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伍斯特曼试图证明丢勒母亲的去世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幅画的构思也正是由此而来。伍斯特曼还认为自己从画中找到了与丢勒的母亲去世相关的直接证据,虽然这个证据未免显得有些过于玄虚。按照他的理论,画中带翼女性背后墙上的数字魔块中间的两列数字已经给出了丢勒母亲去世的日期:第一行的两个数字相加是月份(3+2=5=五月);而第二行的两个数字和第三行的两个数字按照对角线相加得出的是日期(10+7,11+6=17,实际上丢勒的母亲死于16日);而第三行则是年份1514年。伍斯特曼甚至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这幅画做出了大胆的解释,他认为这幅画体现了丢勒对母亲的歉疚心理,这种心理从丢勒儿童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有人认为丢勒对忧郁的思考与他写给自己画室的学生的一段话有关,他告诫他们不要进行过于深入的思考,因为那样会导致他们内心变得沮丧,忧郁这种精神状态就会占据主导。但是丢勒这幅画画的可不是精神处于沮丧状态的画室学生,而是一个结实的女性形象。而且画里也没有出现画家要用到的任何工具,人物周围那些工具倒像是进行科学工作才会用到的。画中人物还长着翅膀,因此不可能是一个忧郁的人,只能是忧郁这种精神状态的象征。这说明我们不能单纯从丢勒的精神状况来解释这幅画——或者,我们只有在对这幅画进行彻底的分析之后,才能考量丢勒的精神状况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在研究这幅画的过程中,人们探究了这幅画的每一个细节,画中的女人本身,她的衣服,她的钥匙,她的钱袋,她的脸庞,她头上戴的花环,她的圆规,她的书,洒落在她周围的医学、科学和工艺用的工具,里面的建筑,铃铛,沙漏,日晷仪,天平,梯子,石块,球体,狗,蝙蝠,台阶,海上的风景,海岸,彩虹,彗星等等。人们相信解开谜团的关键还是隐藏着的东西,因此关键在于如何让这些东西说话。

直到18世纪初,没有人对《忧郁》的理解做出过真正有意义的探索。最早的探索者之一是乔尔乔·瓦萨里,他非常喜欢这幅画,以及丢勒其他一些绘画作品。瓦萨里认为这是一幅“让整个世界震惊”的作品,散落在画中女性人物周围的工具不应该仅仅属于她自己,而且属于所有忧郁的人。对于忧郁者典型的病理特征和思维机能症状,学识渊博的意大利物理学家马西留斯·费奇诺曾经描述过。

从1728 — 1827 年这100 年间对丢勒作品的研究来看,人们对于《忧郁》这幅画的理解大体上是一致的,只是对画中某些因素的理解略有不同。阿伦德认为即使画中没有“忧郁(Melancolia)”这一字样,稍有艺术素养的人也应该能够看出画中的人物是忧郁的。她散乱的头发,“可能暗示着她内心的混乱”;他还认为散落在她周围的工具不是她陷入沉思的原因,而是她沉思的主题。赫勒则认为这个女人心情“失落”的原因是放在她大腿上的、那本合着的书。

 

丢勒版画《忧郁》局部,作于1514 年

 

到19 世纪下半叶,开始有人否认《忧郁》的悲伤主题。冯·艾(1860 年)认为在富足和活力无限的16世纪初期,悲观主义和忧郁根本就是一种不为人所知的心境,而且他认为这幅画中只包含沉思和思索的元素。阿林(1871 年)更是认为自己在画中女性人物的身上只看到了思考、冥想和宁静,“根本找不到任何失望或者悲伤的痕迹”。冯·艾和阿林当然可以认为丢勒根本不了解悲观主义这个词的含义,但是他们认为这幅画中没有任何悲伤的元素显然是不对的。丢勒表达思考或沉思等思维过程的方式与此不同,这点在他画的圣哲罗姆身上就能得到充分的印证。他会把内在的平静与外在的整洁结合到一起,例如《书斋中的圣哲罗姆》。不过,阿林否认《忧郁》这幅画是基于哀悼的心境倒是没错,而且这还让他步入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话题,那就是中世纪时期的四种性格类型。在这方面,他第一个跨过了《忧郁》这幅画中的人物是否忧郁这个问题,迈向了另一个问题:丢勒是如何产生描绘忧郁这种性格类型的想法的,在丢勒生活的时代,人们把人根据性格特征划分为四类的意义何在?

1  2  3  4  5  6  7  


上一页幻想(1)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第五章 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