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西厓一生刻了近千件作品,既有留青,也有阴刻,更有难度大的阳地剔刻。内容有山水、人物、花鸟,大部分由自己设计绘稿,一部分由两兄长绘稿,还有少量书画善会画友的酬唱留墨,如吴昌硕王震、吴待秋、吴湖帆、张大千、江寒汀等。因他深谙画理,即使摹刻,也能将画中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来,金西厓结合自身经验,对四百多年来的竹刻艺术 进行总结、概括,写成《刻竹小言》一书,对传承几百年的竹刻艺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 纵观王世襄家世,可以看出,自高祖一辈皆出身官宦,均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可谓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学礼教作了最契合的阐释。当然这种家风对王世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而母亲家族中深厚的艺术基因同时深深浸染于王世襄的血脉之中。 20 世纪初的北京时局纷乱,但丝毫也没影响到出生在北京城内芳嘉园中的王世襄。王世襄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王世富和二哥王世容,王世襄的到来又为家中增添了一份活泼欢欣。 王世襄的父亲当时在外交部条约司任职,在工作之余好收藏,喜欢逛古玩店,尤其喜欢古瓷标本。母亲金章娴静贞淑,寄情文翰,于鱼藻的美丽世界中徜徉。在家和亲顺的温馨环境中,幼小的王世襄在芳嘉园这座四合院中愉快地成长。 1920 年,王世襄六岁时,父亲王继曾奉北洋政府命令出使墨西哥。原本全家要一起去墨西哥,但是就在这时,王世襄患了猩红热,又传染给了哥哥,结果哥哥抵抗力弱,不幸夭折了。由于王世襄的病情还不见好转,母亲金章害怕路途遥远,对王世襄身体不利,只好和他一起留在国内。六岁的王世襄与母亲金章在上海等待着父亲从墨西哥归来。两年后,父亲回国,一家人在上海生活了两年后,再次回到了北京芳嘉园老宅。 由于哥哥王世容的过早离世,让王世襄的母亲金章更加溺爱孩子。王世襄原本就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得到母亲的加倍呵护后,玩得更加没有节制。对于玩,王世襄可谓天生异禀。在众多玩艺儿中,鸽子是王世襄的至爱。他八岁就能“飞檐走壁”,爬墙放鸽子。一根挂着红布条的用来轰鸽子的竹竿上下翻飞,打得房檐无一瓦全。他还喜欢玩蛐蛐,不仅花钱买喂蛐蛐的蝇虫,还要跑到郊外去捉,来回走路,晒得一身黝黑,这也使王世襄练就了一个受益终身的好体魄。 后来,王世襄又学武功,请老师教八卦掌和太极拳。当时也拜清代遗老宫廷运动员学摔跤,他们都是有等级的“扑户”。“扑户”们都喜欢养鹰捉兔和用强壮的大笨狗捉獾,王世襄又爱上了这两项玩艺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