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波伏娃曾说,从某种角度讲,“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成的”,在她看来,“真正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令女性趋之若鹜的却是时代那只‘看不见的手’”。显然,视觉艺术中的女性形象更是这只“无形的手”塑造的结果,女性成为视觉艺术偏爱的对象,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女性与社会、时代形成特殊的关系,女性图像成为社会和历史的缩影,历史和社会将女性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多样、丰满。 中国女性图谱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各个时代具有怎样的特征?哪些因素塑造了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时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本文撷取一个世纪以来,视觉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以点带面,透过这些形象的变迁,借以反观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变。 辛亥革命——解除裹脚,站起来的女性 张爱玲在《更衣记》中写道,“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千年封建统治以来,在男权主义控制下的女性,被压抑的不仅是薄而小的身躯,更压抑了她们的性情和灵性,压抑了1000多年女性的形象,厚厚的衣衫和层层缠足成为她们形象和地位的重要符号象征。始于清末的“天足运动”开启了女性解放的第一步,缠足陋习渐废,女人缠了1000年的脚解放出来,真正站了起来。辛亥革命之后,放缠足、去头饰蔚然成风,被囚禁的女性身体被解放出来,中国妇女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一历史改革也拉开了百年中国女性图谱剧烈变化的第一步。 民国时期——走出厅堂的摩登女郎 “月份牌”广告中的女性无疑是民国时期视觉文化的代表。“月份牌”是那个时代宣传摩登生活的工具,各色流行服饰、发式都通过这些画面得以传播,社会风尚也是通过这些图像得以流行,它们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记录,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美女是大众审美趣味的体现,也决定了人们的艺术取向,胡蝶、阮玲玉等演艺明星都是“月份牌”广告的主角,成为那个时代流行的风向标。“月份牌”传达出的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形象,而且还成为表现时代观念和时代特色的重要图像。“月份牌”中的女性形象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某种情景,是一种现世的观照。 “月份牌”广告画面的女性犹如沉迷于浓重的色调和浮华奢靡的享乐氛围中,妖娆、妩媚,呈现出一种慵懒之气。有人描述“月份牌”广告中的女人“或许是乱世浮生中的一道幻影,或许是十里洋场的一抹孤虹。时而明丽地展现媚艳的气质,时而又高雅地演绎古典的风情。”尽管如此,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女性摆脱闺阁的束缚,走出厅堂的状况,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月份牌”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印象里,成为一个时代挥之不去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