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请问在中国馆展示设计中这个主题是如何展示的? 潘公凯:中国国家馆的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与整个世博会的大主题是一致的。国家馆的展示内容确定为两方面:一、历史上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二、近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体现出来的智慧。我们选择了多个点来反映这个主题。首先,用《清明上河图》反映中国古代城市面貌;其次,选用拱桥、斗拱和园林等代表中国成就的建筑元素来展现古代城市建筑规划中的中国智慧;第三,我们从“3亿农民进城”和“中国建设低碳环保城市采取的措施”这两个角度对当代中国城市智慧加以诠释。记者: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中最大的创新体现在哪里? 潘公凯:我们最大的创新体现在整个设计植根于中华智慧,紧贴中国国家馆展示主题。在具体设计中,我们依托中国国家馆恢宏大气的建筑空间,采用艺术装置的手法来营造空间与造型,追求视觉上的总体和单纯,利用多媒体影像手段和多维的艺术综合手法,形成中国国家馆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在细节方面,我们有很多创新。例如我们将《清明上河图》放大了数百倍,并对其进行动画处理,增加了夜市场景,观众能够看到里面的人物、马车和水里的小船都在活动,非常生动;我们将古代的拱桥与现代的立交桥、古代木结构的斗拱和现代建筑的钢梁以及古今不同特点的园林融合在一起进行展示,让观众在体会古代建筑智慧的同时,体验古今对话的乐趣。这些都是创新,具有原创性。 记者: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否存在遗憾? 潘公凯:我们从去年1月份才开始正式接手这个项目,而中国展厅是各馆中展览面积最大的,有1.6万平方米,展览内容比较多而且复杂,在短时间内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难度很大。同时我们工作中需要随时修改,改进的意见来自各个方面,比如我们自己的新想法、领导的新要求以及施工条件上的限制。这些都需要修改方案,使得我们的时间难以控制。所以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时间总不够用,怎么赶都来不及。我们的团队非常辛苦,很多时候大家都是通宵在做事情。 中国馆展示设计中还是有些遗憾的。我们觉得有些细节做得比较粗糙,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标准。比如说斗拱的柱子,由于时间短,柱子的圆弧打磨得不够精细。这些工作都是非常费工夫的,很多小细节我们自己控制不了。 记者:中央美院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参与世博会的设计,其优势在什么地方?通过参与这种大型项目,对中央美院的艺术教育有什么影响? 潘公凯:中央美院为世博会做设计的优势应该从我们担当奥运会设计主力说起。在“为奥运设计”中,中央美院在中华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运用、国际大型设计工作、教学研究和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央美院能够在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的设计方案,也是基于我们之前教学成绩的铺垫。美院在课程设置上是具有国际性和前瞻性的。参与这种大型项目是对我们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检验,同时对中央美院的艺术教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做项目时,老师往往会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是非常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 记者:您认为现代设计在中西方的差异性体现在哪里?设计对中国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次世博会对中国设计领域有何重要意义? 潘公凯:现代设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展起来的新理念,它是与工业现代化密切相关的视觉艺术的一个大门类。设计所产生的创意价值在目前高端商品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利润空间。在服装行业,越高端的品牌,其利润率越高,最高的甚至达到50倍,这些都是设计创造的。从国家角度而言,我们对设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像欧洲一些国家,他们都把发展现代设计作为一项国策,作为国民经济增长重要的引领性项目。但设计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只是一个新兴行业,大众对它的关注度较低,甚至认为它比纯美术低一档。我们目前是制造大国,中国企业更多还是来样加工和仿制,拥有设计团队、注重自主设计的企业非常少。中国现在缺少设计领域的大师。这方面就需要国家在意识上有一定的转变,在政策上有一定的倾斜。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设计大师,向世界输出我们的文化价值。 这次世博会对中国是一个契机,中国学设计的人都应该去看看世博会,这是一个大PK的舞台。可以说世博会对整个中国设计行业的提升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展览陈列设计方面有很多有益的启示。相信世博会后中国的设计会上好几个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