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推介

三个层次的比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0 10:13:4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三个层次的比较——读四川美院毕业生油画作品

 

文/ 高名潞

在艺术方面,一度正常兴起的派别,当它继续存在下去时,却渐渐地衰落了。一个新兴的派别往往以惊人的爆发力量登上它的顶峰,其行动之迅捷,使得历史学家来不及仔细观察。他无法阐明这样的运动,也无法把它的真实情况告诉我们。但是当这个派别一旦获得成就,衰微之感便随之而来。已经获得的造就不但没有培养和净化后一代的趣味,反而加以破坏。

——柯林伍德①

当人们站在第六届全国美展的油画大厅中,看到发端于四川美院的乡土自然主义绘画已经在画坛上成为趋鹜之势,并有走到矫饰自然主义的倾向时,就感到四川油画势在必变。这预感在《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中更为强烈了。以中央美院学生和青年教师为代表的一批作品颇引入注目,它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道出了新的艺术观念,大有新流派崛起之势。从而取代了四川美院近年来一向在全国美展中处于领先的地位。继而,这股画风又很快出现在浙江美院毕业生作品中,与前者颇有神合之处。

果不出所料,最近,四川美院8l级毕业生的油画作品也以新的面貌出现了。虽然还能看出是四川的画,但与77级的画格——人们印象中的四川油画相去很远了。

对此一变,褒贬不一。支持者日:突破了四川旧有模式,好。这是多数。反对者则曰:如此一变,失掉了学校本色,况且,形式追求多,缺乏思想深度。

就变论变总归说不透,人们在评价任何事物时均有其参照系,我们不妨将四川美院81级作品与77级和目前中央美院、浙江美院学生作品纵横比较一番,或许能窥其全豹。

与77级相较

77级就是人们熟知的.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等一批“四川画派”的代表画家。

从形式构成特点而言,77级侧重再现,八一级多强调表现,这显而易见。前者在构筑一个有中心主题的群体形象时,着力刻划每个单体形象,并努力使其相互照应,这照应又主要藉助于被描绘对象的合乎情感与心理逻辑的外貌和表情,只有这样才能使主题明晰,场景的配置亦追求一种真实的戏剧效果,这个法则贯穿于他们早期的具批判现实主义味道的伤痕绘画和后来自然主义倾向的作品之中,虽然后期他们力弃前期具浪漫色彩的“典型性"表情,而追求“无表情"和“无情节”,然而,这时的“无表情’’隐喻着他们对最大表情的追求。总之,支撑他们画面的框架是表情、动态、道具,以及它们之间的照应。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