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推介

三个层次的比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0 10:13:4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77级与8 1级虽只差数岁(或l 0数岁),却有两代人之感。77级大多是老三届,是知青画家,他们的集体心理意识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从一诞生、一懂事起就受到了与他们前代人相同的群体意识的熏陶,他们从中饮到了甘霖,养出艰忍、富于牺牲和顾大局的崇高精神,然而其弊端又是顺从,这是一种向群体的合力内聚的习得性,按照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解释,群体具有一种共同成分——凝聚力。他认为:“凝聚力是使成员维持在一个群体内的合力。”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的后果是去个性化。”④ 以此观点解释一代人的艺术创作心理机制,或许有点片面,然而,如若对十年的社会心理进行反思,这说法不是很有些道理吗?随着新时期人道和人性的复苏,这知青的一代愤懑地向十年间不尊重人的个性的宗教式蒙昧主义进行了清算,他们在创作中高呼“表现自我”,他们成了这一时期文化运动的主力,然而这群体意识深入心扉的一代人本能地带有社会责任感,并使他们从正视现实到拥抱现实,从批判现实中的弊端和阴影到讴歌小人物的生命价值,他们总愿将描绘对象纳为自己群体的一员,对象与画家是“同甘共苦”的,因此,他们所有的作品总有一种人们可以体味到的共性,而人们也习惯于以这种先入为主的共性去衡量评价他们的作品。但是,用这种标准和方法去评价8 1级的作品时,往往会是很尴尬的。

8 l级的新一代却没有受过群体的训练,他们一懂事就是开放、引进、缤纷多彩,他们对十年的背叛是理性的,较之具感性的过来人更彻底,因为后者总有回味之恋,昔日苦往往是骄傲与借鉴的财富。

而新的一代没有那么多纵的瞻顾,他们多横向渗入,这渗入又带着排它性和紊乱性,有如第二热力定律中的熵,他们不具内聚力,总希企本身的值大,他们猎奇性强,求知欲旺,问号多——多思的年华遇到了无数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他们总要迷茫,要怀疑,要否定别人,否定自己,他们的艺术创作也在思索中试图与世界同步,这思索已不是爱发热的盲从或参与'而是有距离的审视,因此,人们说他们的作品是冷漠的,自私的,神秘的,是不能理解的……。然而,他们毕竟带着他们的合理性登上了舞台,尽管我们还无法深入地阐明这个运动的去从与归宿。

注:①引自《现代绘画简史》P4.

②《艺术与视知觉》P458.

③《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

④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P118.

此文发表于《美术》1985年第10期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