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黄河哺艺”马建飞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5-28 18:48:0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黄河哺艺”马建飞油画展中国美术馆开幕式现场

5月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学会支持、陕西省美协、延安市政府主办的“黄河哺艺:马建飞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延安油画家第一次走进国家美术殿堂举办个展,展出的90余件作品充满来自黄河之畔、陕北高原的浓郁气息和醇厚色泽。

马建飞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长期在延安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在艺术信息相对闭塞的环境下,他坚持油画理想,以不断走向生活、紧贴地气的精神刻苦钻研,向到访陕北的靳尚谊、刘大为、王胜利等名家求教,尤其得益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的指导,以延安的革命历史和文化氛围为依托,以陕北高原的宽阔景象和光色特征为研究课题。在绘画主题和题材上,在艺术语言的品质追求上,都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

艺术家马建飞在开幕式上讲话

开幕式上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分为“历史现场”、“黄河画卷”、“陕北人家”和“高原大地”四个部分,展现马建飞的油画写生和创作。作为延安人,他生活在丰富的革命传统厚土上,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留下了一代伟人和中央领导集体工作与生活的旧址,到处是革命先辈战斗与创业的足迹。

马建飞多次前往这些历史的“现场”,深化自己的感受,寻找描绘的角度,从延水河畔到枣园、杨家岭,从宝塔山到鲁艺、南泥湾,反复进行写生。

例如他在不同季节面对宝塔山,画出了不同光线下宝塔山呈现的英姿;他多次画杨家岭,特别于雪天之际画出了杨家岭的独特景致;他也多次画党的“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画出了建筑空间的历史气氛与情境。他对革命历史和红色经典的情感贯注于笔端,塑造了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

马建飞自幼便受到黄河文化的蒙养,对黄河百折千迴奔流不息的气势情有独钟,由此一次又一次走向黄河,用宽阔的视野画出了黄河两岸崇山峻岭的巍峨气象和大河奔流的气势,歌咏黄河的崇高与永恒。与此同时,他也奔走在陕北的乡村大地,画出了许多以陕北窑洞和名胜古迹为主体的风景写生。

艺术家马建飞在展览现场与观众交流

展览现场

如果说马建飞关于黄河的描绘是一种大视野的结构,那么他笔下的窑洞便是一种近观和细察。作品拥有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用具体的造型语言刻划了窑洞场院中的老树、带着沧桑印记的碾子,窑洞窗口挂着的红辣椒和老玉米,作品中的景物拥有朴素的生活气息,拥有泥土和庄稼的芬芳。

马建飞坚持的是贴近大地、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观,在面对陕北的大自然之时,他努力思考油画的表现语言,着重感受陕北风景独特的天光与色泽,注重把握画面的色调,使作品以色彩取胜,以色调感人,画出了黄土高原的色彩意境。他在写实造型的基础上融入绘画的写意性,几乎完全使用中国画的毛笔,在激情与感兴的支配下,以书写性的笔调塑造形象,形成画面雄强的节奏与韵律,散发出浓郁而纯粹的油画光采。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马建飞以执着的艺术热情坚持写生创作,犹如一位行走在黄河之滨、陕北高原的歌手,用朴素而真诚的情感叙述对于黄河与陕北的热爱,体现了难能可贵的精神。他为马建飞题写的“黄河哺艺”作为马建飞油画展的展名,是对这位从延安走来的艺术家的褒扬。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

展览现场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