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艺术家黄永玉:我是最讨厌艺术市场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1-24 16:38:54 | 文章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卫毅


黄永玉

把艺术弄成商品摆到市场上,在那里不要脸地叫,嚷着把价提高,我绝对不参加这些事,但别人把我的画拿去卖我没有办法。

黄永玉坐在万荷堂整块花梨木制成的巨大卧榻上,翻看最近一期蒋友柏做封面的记者,仿佛翻开远年记忆。

“我认识蒋经国和他的儿女,也认识章亚若。”再仔细端详了一下蒋友柏,黄永玉轻声赞叹:“像,像他太爷爷。漂亮啊,很漂亮。”

这是8月28日的北京通州,初秋悄至的万荷堂荷花已谢,莲蓬,自挺立于层层荷叶之上。院子里的狗、猫、鹦鹉等动物们都平静地呆着,四下里一片宁谧。

黄永玉叼着烟斗,不时划着几根火柴,沉沐在午后透窗而入的柔光里。玻璃窗外,停着三辆跑车,分别是宝马、保时捷、法拉利,都是鲜艳的红色。“父亲喜欢红色。”黄永玉的儿子黄黑蛮对本刊记者说。

刚开始采访不久,黄永玉就提出与记者调换一下位置,因为他一只耳朵的听力已经不太灵光。

8月9日,农历7月初9,黄永玉度过了自己的84岁生日,位于通州徐辛庄占地近10亩的万荷堂已竣工11年。

这么大的宅子,在40年前,对于黄永玉来说,根本无法想象。“1967年,余住北京京新巷,鄙陋非余所愿也。有窗而无光,有声而不能发,言必四顾,行必蹒跚,求自保也。室有窗而为邻墙所堵,度日如夜,故作此以自慰,然未敢奢求如今日光景耳。”这是黄永玉在自己的一幅油画上留下的文字。那个时候,黄永玉一家四口挤于白天也得开灯的小屋之内。

如今,在万荷堂“老子居”的大床上,黄永玉躺着就能透过头顶的透明天窗看到日光。天窗下挂着明代鸟笼,笼里鸟儿的饮水罐为乾隆年间烧制。鸟笼下面一尊陶俑为提着鸟笼的古人形象,陶俑的历史则可溯自宋代。正对着大床的是一幅以表叔沈从文小说《山鬼》命名的画作。床头右侧挂着的一幅照片里所拍的建筑,是黄永玉一家在意大利翡冷翠的住所??一座建于中世纪的庄园,屋前是几十亩的橄榄林。

黄永玉在香港、家乡湖南凤凰的山间也都还有大宅子。根据工作的需要,他会选择在这几处住所居住的时间。

84岁的黄永玉已经很少去没有自家住所的城市了,在这几座城市里,他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呆在家中,一天的主要时间还是画画。万荷堂大殿是黄永玉的画室,屋内同样置有万斤花梨木制成的画案,万荷堂有几块巨大的木料,来自同一棵产自非洲加蓬的花梨木。

在北京奥运会前,黄永玉创作了以奥运为主题的《中国=MC2》的画作。奥运期间,喜欢拳击的黄永玉得到了友人所赠的奥运拳击比赛门票,但他觉得还是太远,并未亲临现场观看。而当北京奥运会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突然得到通知,自己获得了“奥林匹克”艺术奖。这是第一次有中国艺术家获此奖项。

8月24日,奥运会闭幕那天,他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接过了奖牌。

与此同时,在王府井大街的一家服装专卖店里,一款印有黄永玉所作的《中国=MC2》的T恤正摆在显著位置售卖,当店员向年轻顾客提到黄这个名字时,他们感到了陌生。毕竟,这个写了许多“比我老的老头”的老人已经84岁,他更像是城市边上的隐士,隐匿在现实与历史之后。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