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本土智慧与内在凝视——阿那亚艺术中心举办“黑帐篷会议”及三场展览

本土智慧与内在凝视——阿那亚艺术中心举办“黑帐篷会议”及三场展览

时间: 2024-09-26 14:40:49 | 来源: 艺术中国

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

2024年9月22日,在阿那亚艺术中心首个分馆——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同期启动了三场全新展览:中国艺术家组合曹明浩与陈建军的首场美术馆个展,以及中国艺术家马海伦、郑皓中的同名个展。本次展览由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张震中策划,展览统筹吴伊扬、策展助理王嘉铭共同组织。展览主题从阿那亚的“社区”属性出发,持续探讨关于“我们可以如何共同生活”这一议题。此次作为展览场地的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也是阿那亚艺术中心在建馆五周年之际的首次启用。同日,在阿那亚海边电影院5号厅进行了阿那亚艺术中心主办的五周年特别对谈活动“黑帐篷会议#5”,曹明浩与陈建军、华旦才让、奚雷等艺术家和学者围绕“源头、本⼟知识与整体⽣命技术”议题展开讨论。

海边影像:曹明浩和陈建军个展

曹明浩和陈建军 展览海报 

“创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溯个人记忆的层面,而是应该去摸索更大的社会结构,以及去了解这个结构里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是什么。”

——陈建军

从一场仪式到一首歌谣,甚至一块石头,曹明浩与陈建军的创作始终关注具体的人、物质和实践。他们剔除了创作者作为主体对研究现场的浪漫化想象,以简练有力的美学揭示出这些具体事物之间复杂且不可见的关系网络。此次展览将展出两位艺术家自十年前发起的“水系计划”的最新影像、声音和装置作品。

“水系计划”由曹明浩和陈建军于2015年发起,是一个基于研究、对话、多种合作的长期艺术实践项目,他们从实地考察出发,重新审视古老水利工程都江堰上下游水系的历史流变与现实状态,试图搭建在地方生活环境的各个系统的新关系网络。

《草、沙土与全球环境机器》(静帧)曹明浩,陈建军,2022, 图片致谢艺术家

在作品《草、沙土与全球环境机器》中,草原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扎琼巴让携手社区及牧民,共同治理草原沙化与黑土滩问题。他们汲取传统智慧,通过牦牛将种子踩进沙化土壤,还依据古老经文举行“人与鼠兔休战盟约”仪式,探索出融合高原本土特色与现代科技的治沙技术。历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草原生态逐步得以修复。这些蕴含复杂关系的生态恢复实践以整体传统知识为基础,不但成功应对了当地环境问题,还引发了对全球北方技术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进行反思与质询。

《幕错干》(静帧)曹明浩,陈建军,2023, 图片致谢艺术家

在草原上,直接撒在沙子上的草种会被晒死或是被风吹走,但牦牛能将草种踩进沙土。它们的粪尿还可以成为肥料,这又免去了购买肥料的经济问题,这其中蕴含着游牧业的生态智慧,也将耗牛、牧民、草地、草原连接在了一起,牦牛和人的协作让我们看到古老技术和当代问题的相遇。而解决问题的一个前提,就是牦牛、人、草原和河流之间的复杂关系。因为这个关系存在,才会不会把水和人分隔开来,才会考虑“系”这种在水和人之间的中间地带。

《动物悲歌》曹明浩,陈建军,2023 ,图片致谢艺术家

《动物悲歌》是“水系计划”其中一个作品,在空行母的一份口述文本中,通过1000次转世轮回,以动物的视角探索与人类的关系,讲述人感知动物的一种智慧。当地居民对于水神的崇拜以及吉祥符号和数字在藏族文化中的应用,显示出人类通过对自然的尊重和依赖构建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及其共生共荣的重要性。

展览现场

从聚落到分散——郑皓中个展

郑皓中展览海报

“肖像画不在于画像,而是怎么将人与画室纳入到我的绘画体系中去,成为我绘画逻辑中的现场证明。”

——郑皓中

郑皓中的作品始终聚焦于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人物与环境,而这些日常视野内的景观几乎都来源于他的画室空间。尽管近年来艺术家工作室聚落逐渐迁移、分散甚至消失,他的画室里却常有包括艺术家、音乐人、写作者在内的好友到访。这些朋友是他的模特,而同时他也是对方创作中的演员、摄像师或乐手。在以熟悉的朋友为绘画对象时,信任与默契让他能够忽略人物身份,专注于场景和(反)叙事构建,从而自由地在画布上打开映照自我的开放式心理图景。

郑皓中,《自画像2》,2015,布面油画,200 × 300 cm,图片致谢艺术家

郑皓中,《自然小调、窗户、LIXINYANG》,2024,布面油画,40 × 30 cm,图片致谢艺术家

郑皓中,《重复黄昏下的窗户和风景》,2021,布面油画,60 × 40 cm,图片致谢艺术家

在观看郑皓中的绘画时,观众会被其中大胆的空白与自由的线条所吸引,这与艺术家所强调的“即兴”概念密切相关。对艺术家而言,空白象征了“时间的起点”,在去时间化的真空背景之上,潇洒自如的线条更纯粹地勾勒出他作画时的内心轨迹。通过描绘身边的人与景观,他将如爵士乐般自由多变的能量和情感注入画面,借由不同的对象探索同一自我的多样表达。对艺术家而言,绘画最终还是关乎如何回到自身,如何“自画”。

展览现场

关于另一个视角下的新疆——马海伦个展

马海伦个展海报

马海伦纽约求学时,曾捕捉到故乡新疆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在文化包容力上的相似性,于是将“乌鲁木齐”与“布鲁克林”相结合以此连接起自己最重要的两段经历。在本次展览项目中,马海伦邀请不同背景的新疆居民,在他们的院落里拍摄,捕捉城市生活的多姿多彩和个人故事。各个民族、不同年龄的参与者们因此相聚,展现了新疆城市社区中多元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马海伦将作品印制在布料上并悬挂展示,呼应了新疆的艾德莱丝绸和富有特色的晾晒场景,构成了带有故乡审美印记的一隅生活空间。不仅呈现了新疆的城市风光和文化特色,也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集体记忆。

马海伦,《乌鲁克林 喀什站》,2023,摄影,图片致谢艺术家

马海伦,《乌鲁克林 伊宁站》,2024,摄影,图片致谢艺术家

在为此次展览创作的最新作品中,马海伦突破了大众对新疆传统文化的固有印象,将镜头转向未曾被关注的当代中产家庭生活场景。她受到三联画叙事风格的启发,记录了一次“夏日野餐”的寻常瞬间。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和人物互动,日常生活与虚构叙事的融合营造出一种伪纪实感,也为观众带来了观看新疆的另一种视角。

展览现场

“源头、本⼟知识与整体⽣命技术”——黑帐篷会议

研讨会海报

艺术家曹明浩,陈建军

研讨会现场(摄影:刘鹏飞)

2024年9月21日上午,围绕艺术家提出的“源头、本⼟知识与整体⽣命技术”议题,由阿那亚艺术中心主办的五周年特别对谈活动“黑帐篷会议#5”,在阿那亚海边电影院5号厅展开。

近几十年来,大范围的气候异常,荒漠化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水系源头的很多湖泊、水源已经消失。沙化、黑土滩、冰雪消融、湖泉干涸等问题十分严重。然而,在自然历史的脉络之外,这些消失的湖泊、水源继续维系着一个个可见或不可见的多重世界。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在不同山脉、水系和地方工作的研究者、艺术家、策展人和当地合作者,开展跨越广泛地域联系的对话实践。参与本次对谈的嘉宾有卓巴仓亚洲水源修复推动者、卓巴仓一游牧人书院负责人更求然丁,耶鲁大学保护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联合博士、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科学顾问,维儿巴计划的发起人⾼煜芳,IDS英国发展研究院博士、游牧研究中心研究员华旦才让,四川美术学院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人类学学院、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海以及艺术家和研究者、奥地利林茨艺术与设计大学艺术研究博士奚雷。

耶鲁大学保护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联合博士、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科学顾问,维儿巴计划的发起人⾼煜芳

耶鲁大学保护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联合博士、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科学顾问,维儿巴计划的发起人⾼煜芳认为,在藏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宇宙观中,青藏高原不仅是人类和非人类动物的栖居之地,还存在着普通人难以感知的各种非人生命,它们形态多样,各自栖居于同一空间的不同世界中,彼此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在此次分享中,⾼煜芳探讨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外内密”三重世界的理解,尤其是内世界中的非人生命,及其与外世界人类的互动的关系。在这种多重世界的理念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涉及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也关乎人与非人生命的关系,其本质则是内情世界与外气世界之间的平衡。

IDS英国发展研究院博士,游牧研究中心研究员华旦才让在全球五大洲不同牧区的民族志研究案例的基础上,从三个关键词展开研讨。第一个是游牧,游牧作为偏远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系统,从社会文化、生态经济等各个层面支撑着游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个是不确定性,区别于风险的概念,这种不确定性不只是在牧区需要面临的问题,在当下气候变化下我们所有人都处于这样的一个不确定性当中。那么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关注游牧情境中的不确定性就显得尤其重要。最后一个为韧性,韧性是在不同质的生态和多元社会结构背景下,探讨游牧社会和游牧民族针对不确定性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在华旦才让的研究中,他强调,不确定性也有积极面,蕴含着机遇,能促使我们思考并创造更好的应对方式。关注牧区的不确定性为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提供了替代方案,可以让我们通过学习牧人的智慧更好的拥抱不确定性。

卓巴仓亚洲水源修复推动者、卓巴仓一游牧人书院负责人更求然丁

卓巴仓亚洲水源修复推动者、卓巴仓一游牧人书院负责人更求然丁讲述了关于“卓巴仓”项目的实践。青藏高原游牧人家的牧民称为卓巴,草原上一顶顶的黑色的毛衣帐篷,叫做卓巴仓。如今青藏高原面临着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失衡和青藏高原文明传承衰微的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的加剧,冰川和永久冻土地带的融化地貌随之也在发生着变化,水源和湿地不断干涸,荒漠化地区不断扩大,“卓巴仓”项目以此为背景开始实践,最后更求然丁围绕新型生态牧场水源祭祀、水源修复等具体的工作的内容展开讨论并总结。

四川美术学院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人类学学院、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海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条件下,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寻求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认知系统。除西方科学和人文知识体系的认知方式外,还需本地的和传统的认知方式的智慧。在青藏高原,这类“知识分子”是社区环境保护者、文化艺术工作者、僧人等。他们一方面与传统科学家、人文学者、艺术家一样,在水源保护、修复及治理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与正统科学认知方式和实践不同的问题,其知识和认知不一定适合西方认知体系,易被排斥,但是他们却代表着处理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等具体问题的认知方式和智慧。最后任海以扎琼巴让创作的山水郯城艺术为案例,展开讨论本地和传统的经验与智慧如何处理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环境恶化的各种问题。

艺术家和研究者,奥地利林茨艺术与设计大学艺术研究博士奚雷

艺术家和研究者,奥地利林茨艺术与设计大学艺术研究博士奚雷在本次分享中介绍了近几年他在两栖性议题上的工作。他提出了陆地中心主义这一概念,用来描述一种以陆地标准来评价其他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立场。通过对北京水利系统、佛山的桑园围基围系统、奥地利人工造雪以及威尼斯泻湖等水陆交界的案例研究与实地考察,在跨文化语境中探讨当代的水系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他在多个层面上发展两栖性,涵盖了一系列的艺术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源自于当前媒介的研究、人类学和哲学的讨论,也来自他在实践考察中获得的地方知识。作为项目的一部分,他还创作了一系列艺术作品,包含影像、动画、声音、文本装置、绘画、绘图等多种媒介。

关于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

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坐落于秦皇岛北戴河新区阿那亚北岸。从青年文化、时尚运动、知识艺文到儿童成长,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置身雀跃镇的核心位置,沿河而建,探索着先锋文化和河海生活的更多可能。

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摄影:在野照物所)

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展厅现场(摄影:刘鹏飞)

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是一个综合型艺术场馆,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坂本一成(坂成研究室建筑设计事务所)和中国建筑师柳亦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作设计,占地面积 3843

平米,总面积逾 5000 平米,是未来阿那亚北岸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的集合地。建筑由近 2000 平米的室内广场和围绕它的6个“盒子”空间构成,6个展厅向外敞开、向内联通,让人们在休憩漫步中便能与艺术相遇。

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展舘外一角(摄影:刘鹏飞)

在阿那亚艺术中心北岸馆启动运营的第一阶段,将率先启用4个“盒子”作为展览空间。北岸馆将持续呈现国内外先锋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此外还将进一步聚焦社群连接以及社区活动的转化,组织包括“阿那亚冬季驻留系列展”在内的丰富艺术文化内容。 

(作者:高源婕 资料来源:阿那亚艺术中心)

 


本土智慧与内在凝视——阿那亚艺术中心举办“黑帐篷会议”及三场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