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编者按: 2014年是农历马年,而马作为12生肖当中原本就颇受欢迎的一个属相也被传统文化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当然,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许多成语的存在也在时刻提醒着众人,马不仅仅只是一种动物,更是诸多美好未来的象征。在如此多“好”的叠加之下,经历了2013年市场惨淡的国内画廊业,也更愿意在马年之初即能迎来一个“头彩”。 画廊的“头彩”自然需要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和好的展览来实现,于是乎,马年刚过,很多酝酿已久的展览便被排到了各个画廊展览计划的首位。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位就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来梳理一下那些已经开始或是即将上演的2014年画廊开年展。 精心筹备不离学术定位轨迹 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案例已经证明,一个成功的画廊经营需要一个好的画廊定位,这一定位既有明确的学术定位,更包含相对成熟的市场定位。在2013年年末的很多画廊总结当中,经营状况的不理想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存在,少数能够在2013年的市场不利局面下仍能保持盈利的画廊无一不是此行业中的佼佼者,而寻其成功经验,合理的经营定位成为了出现在这些成功画廊经营者话语当中最多的词汇。 “跟风式”经营一直是业内不甚认同的经营方式,因为此类画廊没有一个长远而明确的自我定位,只会单纯地根据市场所反映出的一时喜好而选择其经营的方向,没有担负起一个画廊应有的市场责任和义务,只是投机取巧般地在市场交易当中“捞一票”,丝毫不会顾及艺术家的感受。更有甚者,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还会强制性地要求艺术家进行某一方向的创作,置艺术家的前途与未来于不顾。这样的画廊过去有很多,现在仍然存在,但其生命却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淘汰中流失,最终很快消失在市场的洪流之中。 在如今竞争愈加激烈的行业环境当中,明确的经营定位的确立可以算是一个画廊长期存在的先决条件。在此之后,如何笼络艺术家和策展人,为藏家和观众奉上足够优秀的展览就只能是各凭本事了。而这些已经开始或是即将开始的马年开年展,无论是画廊自身的品牌效应还是参与其中的艺术家,无一不是人强马壮之辈,吸引眼球和关注自然不在话下。 一场售卖一空的水墨表演 2014年1月18日,“象·外 —— 吴强行走日记”之“从北京·798到法国·克鲁尼”展览在北京太和艺术空间开幕。虽然在时间上,吴强的这次“行走日记”并未在马年新春之后举办,但按照新历计算,本次展览又确实是北京太和艺术空间2014年的首个展览。故此,虽在时间上并未真正符合“马年开年展”这一主题,但因其展览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展览本身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我们仍旧将这一展览放到了本文的讨论当中。 之所以要强调吴强个展的特殊性,主要原因还在于本次展览的主办方——太和艺术空间对于本次展览销售方式的独一无二。据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锋介绍,“在展览筹备之初我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将我所针对这个展览的所有一切准备以及我的经营模式拿到阳光底下晒晒:1、所有展品明码标价;2、小幅作品全部2万一张(不含税),大幅作品十万一幅;3、任何人不还价;4、全部作品均出版在吴强个人画册里,并附带收藏证书;5、所售作品一年后退还,公司负责加价10%收回。相信这样的做法没有几家画廊敢这么做,但我就是这么做了,而且所有选择买的人也都认同我的这种方式方法。” 在如此特殊的经营方式面前,吴强作品的销售状况又能否真的实现预期?据其工作人员介绍,其实作品在刚刚进入展览实施期就已经全部售空了,而且也是严格按照上述介绍进行的交易。在展览现场,记者也特意观察了作品的标签,发现确实所有的作品均已贴上了代表售出的红色小点。为了更好地证实其真实性,记者特意半开玩笑地向画廊工作人员询问能否买上一张小的作品,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已经全部卖出去了”。 2013年国内艺术市场的熊市已成有目共睹的事实,即便其中有数朵小浪花如当代水墨的泛起,但多数画廊和艺术机构的经营状况仍旧捉襟见肘,而在如此的市场大环境之下,太和艺术空间却在刚一进入2014年就用一个“销售一空”的展览惊艳了业界,如此上佳的表现不仅为画廊自身在2014年首先赢得了一个满堂彩,更让人对于2014年的当代水墨市场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略显尴尬的回顾展 徐震其人在2009年之后就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以徐震成立“没顶公司”品牌开始,徐震与“没顶公司”就融合为一体,徐震即“没顶公司”,“没顶公司”即为徐震。然而这样的说法多数人都不会认同,因为如今的徐震仍旧会以个人的名义进行创作,但如果你看了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的“徐震:没顶公司出品”回顾展之后仍旧不认同这样的说法,那本人也实在不愿与之争辩什么了。 同样是在2014年的1月18日,“徐震:没顶公司出品”徐震大型中期回顾展在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据策展人田霏雨介绍,“本次大型回顾展共由徐震各个创作时期的逾50件装置、10件录像、40件绘画、拼贴和多件行为作品构成,而‘没顶公司’则体现了徐震的独一无二之处:将艺术实践、策划和推广融于一身,综合构造了其多元化的艺术生涯和在上海艺术领域的特殊地位。这种消解自我角色的创作方式是对当代艺术体系中的身份政治的反叛。自1997年徐震开始艺术创作至今,他的作品一直是集体力量的产物。”同时田霏雨也对展览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认为“自新世纪之初,徐震在怀疑、行动、思考和不断实践中形成独特的体系,造就了中国当代艺术迄今最具说服力和自省精神的一系列作品。我们期待向更多尚未熟知这位杰出艺术家的观众们介绍和展示他的重要创作。” 在如此众多的赞美和认同语言当中不难看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雨对徐震以及“没顶公司”的欣赏。当然,言语上的认同只是一方面,在展览的呈现层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更是拿出了千余平米的空间进行所有作品的展示。但不知是基于何种考虑,原本应该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设置的回顾展却被策展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将这一时间顺序打乱了,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参观路线和永远缀在身后沉默不语的“病号服”总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再加上徐震以及“没顶公司”一直以来创作思路的神秘和“剑走偏锋”,更是让很多进入展场的观众陷入了重度迷茫当中,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更不知该如何观看。或许,当一群又一群的参观者出去之后,脑中唯一能留下的,可能只是一个又一个根本连不起来的片段和场内嘈杂的回音。 如果一场声势浩大外加花费巨大的回顾展留给观看者的仅仅只有这些的话,那么这样的回顾展显然不能算是成功的。当然,如果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雨将主持第19届军械库艺术展“聚焦:中国”和徐震作为展区委任艺术家的消息加到一起的话,徐震这次的中期大型回顾展的最终结果也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艺术为公益而拥抱 相信在情人节的前一天,有很多人都亲历或者见证了一场别样艺术活动的发生,那就是由今日美术馆倡议推出的大型公益艺术项目“今日,我们拥抱13'14" ”。活动当晚,将近 200 位或认识或陌生的朋友参与了活动,以拥抱打破陌生的壁垒,加深情感的交流。当红偶像、实力派唱将谭维维助阵了此次活动,并带来自己的全新同名单曲《拥抱》(伦敦版)。现场谭维维深情演绎了歌曲,并参与到活动中,与来宾互动,一起拥抱,使音乐与艺术完美结合。她的新歌和她的拥抱,与“今日,我们拥抱”这一艺术项目相映成辉。此外,单簧管演奏家王弢、实力唱将吉杰等也低调来到活动现场,以自己的拥抱为今日美术馆、为人们奉献他们的暖意。 今年的情人节恰逢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今日美术馆推出的“拥抱十三分十四秒”活动意义不仅在于让相爱的人更好地感受到彼此的温度,也希望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拥抱”这种被艺术升华的形式远离世间的冷漠: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通过拥抱让世间变得温暖。据悉,此次活动是由今日美术馆的开年大展“安娜·查睿福‘奇境’个展而延伸出的艺术项目。拥抱的人群集中在大型花装置作品《LOVE》周围,使展览现场变身活动现场。“我的花是写给未来一代的情书”是安娜对自己作品的诠释。 虽然2014年今日美术馆的开年大展为“安娜·查睿福‘奇境’个展”,但一个在情人节与元宵节前夜的拥抱却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无限度拉近,零距离亲密接触,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渲染之下,即便是陌生人之间厚厚的隔阂也被渐渐消融。我们总是在感叹当代社会人情冷漠却又无能为力,一场小小的艺术公益项目虽然不能将之真正冰融,但对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而言,这已是一个最好的开始。据了解,今日美术馆还将会在2014 年的春夏之际推出一系列以“爱”与“温暖”为主题的活动,以延续这场初春的“拥抱”。 一场“蓄谋已久”的行为表演 说起目前国内的行为艺术家,有一个人是无法被忽略掉的,那就是何云昌。已经从事行为艺术创作整整20年的何云昌似乎总是喜欢跟自己过不去——每件作品他都倾尽全力,然后把自己弄到精疲力尽甚至是遍体鳞伤。但就是这些在外人看来略有些自我折磨倾向的作品呈现却是何云昌自己最为喜欢的方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弄个半死也挺好”。 就是这样一个创作方式向来激烈外放的艺术家却在近几年逐渐转向较为缓和的表达方式,从2012年的“草场地十世”开始,这种迹象正变得愈加明显。 2014年3月22日,一件已经在何云昌心中酝酿了长达五、六年之久的行为艺术作品将会在白盒子艺术中心实施。作为白盒子艺术中心2014年的开年大展,“何云昌个展”至今仍旧如同这件“蓄谋已久”的行为艺术作品一样神秘。密不外宣自然吊足胃口,尤其是在使出浑身解数四处探秘之后仍旧无果的境况下,人们的好奇之心也就变得更加不可控。但心中纵有百般不甘千般不愿,此时能做的也唯有静待大幕拉开面纱掀起的那一刻了。 马年大展怎能缺了“马” 既然2014年是农历马年,那么在众多的开幕大展当中又怎能少了与“马”有关的展览呢!在2014年的4月12日,集结了李津、刘庆和、阿海、武艺、吕鹏、伊瑞、贺祖斌、林跃平等8位水墨艺术家的“五官·八骏”联展将会在草场地新水墨意象馆开幕。此次展览中,所有参展艺术家将均以“马”为题材进行创作。届时,40件以“马”为主题的作品集中展现,必然会在新水墨意象馆的展厅中为观看者奉上一幅名副其实的“马年景象”,如此值得期待的展览又怎能轻易错过呢? 据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刘思言介绍,展览邀请了八位在当代水墨领域颇有建树的艺术家参展,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并非简单惰性地在水墨材质和媒介上翻陈出新,而是在水墨本体语言的内部进行深度探索与开拓。他们将对于自嘲、焦虑、享乐、慵懒、冷漠、颓废等消极意志直面抒写,实则是对当代生存环境和社会顽疾的世俗化关怀。这种关怀不再是传统文人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置身其中的共同感受,显然,后者“在场”的关怀更显深刻与厚重。“五官·八骏”的初衷源于对当下中国水墨创作的集体性趋市场化,艺术价值和艺术主体的独立精神正在日渐消逝的反思,展览试图以“五官”(五观)——以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社会担当出发,“八骏”(八俊)——八位参展艺术家以骏马为题材,为中国水墨的健康发展和未来走向提供良性发展和更多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