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清代帖学四大家作品成价值洼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2-28 16:27:30 | 出版社: 《收藏投资导刊》杂志
梁同书-《橘香阁》镜心

文/本刊记者 杨艳丽

纵观这几年的书法拍卖市场,明代中期的沈周、文征明一年比一年火;明清之交的王铎、傅山更是如日中天;清代晚期的何绍基、沈增植,民国的吴昌硕、康有为也是不甘寂寞,相比之下,作为清代盛期的书家表现似乎略显平淡,拍卖场的热度在此年份似乎出现了“断片儿”。究竟谁能堪当大任,接过拍场的大旗并成为下一个“标王”呢?

显然,有着“清代帖学四大家”之称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翁方纲四人一直默默地镇守着这一领域。

清代帖学四大家作品价位现状

清代书法以帖、碑为两大宗,前期以帖学为主,中后期以帖碑融合为主,帖学一脉首推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翁方纲四人。

资深书画收藏家高健祥谈到:“目前就明、清两朝而言,在市场上所能见到的以及作品有一定存世量的代表性书法家总共就那么20-30人,也就是拍卖行和藏家普遍追捧的‘硬通货’:明代中期四人:沈周、文征明、唐寅、祝允明;明代晚期四人:王铎、傅山、董其昌、张瑞图;清代早期帖学四人:刘墉、梁同书、翁方纲、王文治;清代中期碑学盛行,以楷、隶、篆为主有四人:郑簠、伊秉绶、邓石如、吴昌硕;清代晚期以行草、行楷为主有四人:何绍基、赵之谦、沈增植、康有为。可以说,这二十几个人撑起了明清两代的书法市场。

作为帖学在清代的余脉与是正脉传人,刘、王、翁、梁四人的作品均价完全应该达到30万/每平尺以上,也就是接近王铎、傅山的作品的价位。但目前市场上除刘墉、王文治差强人意外,其余二人都处于偏低的档位,无著录的普通作品在3-5万元/每平尺,较精的作品在5-10万元/每平尺左右。刘墉作品的火爆主要是因为随着近些年古代题材影片的宣传,使他‘宰相刘罗锅’的身份深入人心,身价带动行市,各个拍卖行也都在大力挖掘,而王文治的作品更为雅气,作品偏稀少,价位也还可以。其实,翁方纲官居内阁大学士,也是一品大员,又是大鉴赏家,价位一直不够理想。梁同书就更低迷了。因此,市场潜力还是蛮大的。”

2013年秋拍刘墉作品拍卖价格前三位:

行书立轴 189x88cm 5,750,000元 2013-06-03 北京保利

《风月堂诗话》行书立轴 193x95.5cm 2,587,500元  2013-12-03 北京匡时

行书五言联 148x29.5cmx2 1,150,000元  2013-12-03 北京匡时

2013年王文治作品拍卖价格前三位:

行楷祝寿序 立轴十二屏 197.3x48cmx12 1,829,520元 2013-05-27 香港佳士得

行书册页十八开 34.5x48cmx18 862,500元  2013-06-28 北京九歌

行书八言对联 172x33cmx2 575,000元  2013-12-23 上海荣宝斋

书法市场卖得还是“名气”

收藏家蒋维国认为:“其实老百姓对书法的喜爱已经较前些年好多了,这是好的信号。但迷信名气的问题始终改不了,画家书法总是比书法家的贵。就书法成就而言,明代的祝允明要比沈周强很多,黄道周肯定也比石涛强得多,清代的伊秉绶比郑板桥、金农强得多,但后者的价位普遍高于前者。刘、王、翁、梁在当时的名气相当于‘四王’,别说跟‘四王’的画相比,就是他们的书法或许都赶不上。

当然,低有低的原因。一方面,王文治的作品特别是精品存世量小;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王文治中晚年受南宋张即之的影响,线条趋于流滑,遂入轻佻,但本质原因依然是王文治的名气不及刘墉大所致。

翁方纲原本是可以比肩刘墉的,翁方纲首先是书法家,但他鉴赏家的头衔已经盖过了书法家的名气,很多流传有序的作品上几乎都有‘覃谿’、‘蘇斋’的鉴藏印,特别是金石拓片一类。他的诗也有很强的考据味,不是老百姓喜欢的内容,显得诘屈聱牙。他的很多大立轴是由小行书堆起来的,很多人觉得不如王铎、傅山等人的作品大气,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作品的价位。近些年,随着藏家对翁方纲作品了解的逐渐深入,价格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

梁同书的书法跟王文治基本上属于一路,都是师承董其昌,风格面貌不够突出。在清代,自康熙帝推崇董其昌以来,很多书法家都争先模仿董其昌,甚至在野的八大山人、恽向等人都受其影响,显然既无高爵位,又无门人弟子的梁同书被埋没了,但梁氏的功力很深,大字小字写得都很好。”

2013、2014年翁方纲作品拍卖价格前三位:

行书七言联 172.3x35.5cmx2 1,058,000元 2013-11-17 中国嘉德

《慎思》横额镜心 40x115cm 862,500元  2014-01-05 北京长风

行书《斜街行》立轴 134x31cm 805,000元  2013-12-06 北京翰海

2013年梁同书作品拍卖价格前三位:

行书《橘香阁》镜心 46x134cm 322,000元 2013-11-19 中国嘉德行书

《唐孺人传》八开 34.5x28cmx8 310,500元  2013-07-14 西泠拍卖

行书八言对联 171.5x30cmx2 299,000元  2013-12-23 上海荣宝斋

刘、梁、王、翁四大家作品收藏指南:

收藏家蒋维国进一步谈了收藏清四家作品应该注意的问题:“清代乾隆时期有一种说法——‘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就是说刘墉喜用浓墨,王文治喜用淡墨。还有一种说法,称刘墉的字为‘墨猪’,是不喜欢刘墉字的人对他的一种批评。很多造假者只注意到刘墉书法的浓黑,不知他字法的骨气,造出来都是软塌塌、圆乎乎的一团。特别是刘墉的转笔和收笔值得注意:转笔处往往外边缘是圆的,内角是偏方的,相类似的还有八大山人的字,很见精神;收笔处圆转含蓄,但还是可以看出收笔的方向与笔势的延伸。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乾隆帝与刘墉关系很好,乾隆也喜欢刘墉的字,赏赐给他很多御用宣纸和库绢,刘墉本人对纸的要求也很高,很喜欢用清代内务府的御用云龙纸,很多造假者在材料这一块就能暴露出问题。

王文治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很多造假者将作品托裱时洗掉一层,追求王文治的淡墨气,洗过之后,笔墨没有层次,往往难见精神。王文治的书法受笪重光和董其昌的影响很大,与董其昌相比线条略显扁片儿,起收笔与折笔显得锋芒毕露,但整体依然柔润。赝品的线条往往枯硬如树槎一般,值得注意。”

市场常见题材的价位评定

四条通屏和对联一直是市场上最被追捧的形式,经久不衰。四条屏不仅在于平尺数大,更在于书写难度大,能够尽显书家的综合能力;对联的实用性最强,便于书斋悬挂。

近些年,以手卷形式出现的临摹前代书法家的作品价位持续攀升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临书往往是多开册页或长卷;第二,临书往往寄托了临书者对前代大家的敬仰,更为笔精墨妙;第三,临书的存世量相对较小。像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八大山人、王铎、何绍基,民国的吴昌硕、沈尹默、启功都喜欢临摹,且善于临摹,这一部分作品作品普遍价位偏高。以手卷形式为主的诗稿也是不断升温,一方面因为手卷为古代文人展玩的最常见形式;另一方面还在于书法家完成手卷后很喜欢请挚友骚客为自己的作品题跋,无形中加大了作品的含金量。

随着收藏者整体眼光的提升与拍卖行的精耕细作,册页文论、诗稿的价位也在近些年持续走高。一方面由于这些作品对于研究书法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也因为存世量不大,书写内容的重复概率很低,极少有敷衍应付的作品,而且,造假难度较大,因此很受藏家青睐。

横幅在近些年也是十分走俏,特别是佛教题材和励志类型题材,即使是片纸只字也可以出现高价,如刘墉的“究竟坚固”、王文治的“云起楼”、梁同书的“橘香阁”、翁方纲的“慎思”等都达到了几十万。而对于善于创作的横披的几大家的作品更是很世人所追捧,如伊秉绶的“昨叶书堂”、“仲轩”、“退一步斋”、“喆匠持衡”,弘一的“安本分,学吃亏”、“世间虚妄乐”、“南无阿弥陀佛”、“圆缘斋”、“老实念佛”,吴昌硕的“活泼泼地”、“悃愊无华”;邓散木的“阿弥陀佛”;孙文的“博爱”;于右任的“坚忍”,启功的“敬佛”等,这些走俏的作品或是作为藏家的处世箴言,或作为藏家个人的斋号。很多都可以达到一百万至几百万的价位。相对而言,多人合册呈两极分化的局面。若合册者水平接近,相得益彰,往往能创造高价,而水平参差不齐者,往往价位低廉。普通立轴已经由原来的“一家独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这一板块也是赝品造假的重灾区,精品依然高价,但普通作品很难创作理想价位。

合作作品值得关注

刘、王、翁、梁四人在康乾时期名声显赫,市场上常出现其中的两人至四人的合作之作,尤其以扇面居多,很多当时及后来的爱好者将四人的扇面或册页搜集起来合装一册,由于目前扇面市场的整体低迷,所以他们的整体价位也偏低,很适合初入行的藏家投资。但这种合集往往是后人搜集拼装,著录不多,也是价格始终起不来的重要原因。如果扇面藏品能做到流传有序,其市场潜力是十分乐观的。

与刘、王、翁三人作品的相对高价相比,同为“清四家”的梁同书作品更具有升值的可能性。书画市场的走势犹如伐树,百年大树伐尽就要砍小树,一波带动一波。我们有理由相信,刘、梁、王、翁四人作品的价位终有一天会接近王铎、傅山,显然,而梁同书或许会成为最大的价值洼地。我们拭目以待。

下一页2014,艺术圈“马”上有啥?上一页现当代陶瓷 投资收藏正当时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八十三期
· 艺术品基金难退市 神奇终破灭
· 国家艺术基金能否成为“救市主”
· 芙蓉塘外墨云湿
· 2014:画廊能否收复旧土
· 现当代陶瓷 投资收藏正当时
· 清代帖学四大家作品成价值洼地
· 2014,艺术圈“马”上有啥?
· 《功甫帖》引发争议:古代书画鉴定究竟应该听谁的?
· 2014,中国策展人如何带更多艺术家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