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专访电影“中间人”马平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4-02 14:10:43 | 出版社: 《艺术生活快报》杂志

文/ 编辑 王寅峰 图片/ 马平提供

编者按:

《建国大业》大历史下的波澜云诡;《白鹿原》中大家族50 年变迁的史诗;《南京!南京!》里对历史的忠实反思。《云水谣》、《疯狂的赛车》、《大兵小将》、《建党伟业》...... 一部部优秀电影的背后都因同一个人的工作而变得精彩、唯美,他就是我们本期专访的职业调色师马平。提到马平就不能不提到数字中间片,数字中间片(Digital Intermediate,简称DI)是采用数字形式对已拍摄的电影素材进行编辑、色彩调整、后期合成、特效处理、字幕混合等一系列处理,由于它处于拍摄完片和放映出片之间,因此被称为数字中间片。

马平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同年龄段的玩伴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十四岁的马平便进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学习力学,少年得志的背后隐约有着一种对自我认知的迷茫与惆怅。“因为年龄的原因,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就没有别的选择”(马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马平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大兴趣——影像艺术,以至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出国留学机会,开始从事自己喜欢的影像艺术创作。“出国留学其实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很难想象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学一个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留下来从事这个行业我觉得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马平)。选择艺术的马平独自承担着不被家人理解的烦扰,在从事影像艺术创作多年后父亲依然认为他的生活不是“踩在地上”的。

但马平就是这样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舞者,对工作的投入与执着完全出自人性中最本真的热爱。他在新技术的浪潮中不断独自摸索前行,通过自己的天赋与努力为我们打造出了一幅幅唯美动人的画面,一处处深邃悠远的意境。在访谈中马平为我们介绍了数字中间片及其技术特点;讲述了与不同导演的合作经历;中国大陆几代导演与新技术的运用情况;胶片技术与数字技术的“优劣”比较,以及生活中最真实的自己;最后本刊还采访了马平的几个好友,著名导演尹力,摄影师王昱、宋晓飞,雕塑家司徒晓春,两个简单的问题从一个侧面丰富着一个真实的马平。

访谈:(艺术生活快报简称:艺 马平简称:马)

和马平约在今日美术馆的咖啡厅接头, 因为正值圣诞前夕, 堵车严重,他在途中几次用微信告知行车地点, 以免我们等待太久而产生焦虑,并对迟到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就在望眼欲穿之际,眼前出现一位头束长发, 身材挺拔、匀称的青年男士。他是如何用电影数字技术为多部著名电影“化妆”?为观众们奉上一道道视觉上的饕餮盛宴,下文将为读者一一解读。

在采访马平先生之前,笔者与同事特地向专业人士求教了数字中间片与电影调色的相关问题,希望对这项新技术有所了解,但是得到的答案却是含糊不清、支离破碎的。在国内对于中间片技术的运用而言马平是孤独的,中间片与电影调色技术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圈子,在中间片与调色领域马平是很有发言权的,那么首先我们就来看看马平的工作内容及其对这项技术的独到理解。

艺:你能帮我们向读者简单介绍一下中间片的工作内容吗?中国导演对于影像技术层面的了解如何?

马:我的工作就是给电影的每一帧画面调光、调色、美化、达到一个烘托电影气氛的目的。打个比方,调色师对于电影就像化妆师对于演员的作用。他可以给电影做出不同的神韵,可以改变电影的气质、面貌。当然这项技术刚刚兴起不久,一切还在摸索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中间片已经在国内发展了近十年,几乎没有一部影片是可以不调色的。但在中国的电影产业环境下,大多数电影工作者对电影的技术细节可以说也是了解不多的,所以电影技术在一些人看来还只是雪中送炭,完成些修修补补的功能,到此为止。

导演是影片摄制工作的核心,与马平合作过的知名导演有很多,滕文骥、尹力、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顾长卫、霍建起、陆川、宁浩等等,在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导演的合作中马平与他们发生了哪些碰撞?我们将为读者一一呈现。

艺:跟你合作过的导演有很多,那么新、老导演对新技术的看法有何不同(四、五、六代导演)?

马:三代人都带着自己时代的烙印,他们对电影的理解,更进一步的说是对人生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他们对影像的要求与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第四代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有写实主义的影像要求,调色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会让电影画面更匀称。第五代电影人跟他们的电影是一样的,是浓墨重彩的、唯美的,像我合作的一些导演,他们都是学美术出身,会更加注重画面质量,会把电影的每一幅画面像绘画一样进行处理。再往后的新生代导演,他们每个人都很不一样,他们也许并不了解技术手段,但是会更加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对影像的要求。比如宁浩导演,他拍过广告、MTV,他对于影像的要求就特别明确,要有力度,像《疯狂的赛车》你会看到全片都有很多夕阳的金黄色;而另一部没有上映的电影《无人区》的调子

更狠,很多场景都是在新疆拍摄,调出来的画面很像美国西部片的风格。

艺:在与摄影出身的导演合作中又有何种不同与碰撞?

马:摄影出身的导演往往有一个共性,就是希望在影片中把自己摄影的技巧用到最少,希望用更简单纯朴的形式完成电影表达,这也是一个正常心理,因为镜头跟故事表达是特别有关系的,我经常会遇到要求调色要像没有调过一样的影片,影像要追求自然。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新技术的发展、传播速度极大地加快,每场新技术的革新几乎在地球村里同时展开。数字中间片作为电影新技术,兴起只有十年左右,是在胶片技术日臻完善的时期出现,对于二者的关系与优劣比较,新技术下中国电影制作水平,电影人的职业精神等,马平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艺:中间片兴起只有10年左右,面对新技术是否需要从头学起?还是与传统技术有所衔接?

马:肯定是有衔接的,柯达在2007年还在推出新的胶片,技术非常先进,在整个拍摄过程中的可以做到不用换胶片,始终使用同一感光度的胶片。可以说中间片是在胶片技术登峰造极的时候出现的。不论什么技术,归根结底都是对影像的理解,对影像的感受也是从传统胶片阶段带过来的。

艺:数字电影与传统胶片的优劣比较?

马:据我了解在中国已经没有人再用胶片拍摄电影了,胶片技术的制作成本比较贵,在制片过程中也有诸多的不便。单纯从创作角度看,胶片技术要好太多了,胶片有着本身所独有的质感,数字技术的曝光宽容度和色彩的细腻程度都比不上胶片。但电影作为工业化、商业化的产业,在制片环节数字比胶片方便太多了。如果不去考虑艺术创作与影像的质感,拍摄现场的每个人都会喜欢使用数字技术。从大趋势看,胶片技术退出历史也只是时间问题。我认为数字技术要想赶上或者超越胶片的影像质量至少还需要5年。

艺: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在技术、设备、工艺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成品的制作水平差距似乎并没有随之缩小,问题出在哪里?

马:从电影制作的宏观角度来讲,这个问题我认为是由于我们一些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精神造成的。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自身的生活充满随机性。只有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才会产生科学性的严谨。电影作为一个工业产业,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要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小到一个场工,可能只是做推摄像机轨道车的工作,但也同样要有职业精神、科学精神,如果推的匀,跟着机位随着演员走,那么拍出来的镜头一定是好看的,匀称的。电影制作是一个成百上千人共同从事的工作,影片质量取决于每一个环节的严谨与认真。我们虽然使用着国际最先进的电影制作设备,但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还停留在农耕社会的生产观念下,很多人没有整体性,只看到自己工作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我可能不能准确说出具体差在哪,但是只要每个环节都有细微的瑕疵,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最终的结果就会不成样。

在刚过去的2012 年,中国文化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发表获奖感言,在感言的最后讲了三个有趣的故事,一时间对三个故事的深意成为了学界热衷解读的对象。而在采访中马平也为我们讲了三个他的精彩故事。

1  2  3  


下一页因为“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关于“ 杂七杂八—— 青年一代的视觉修辞” 展览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生活快报 125期
· 专访电影“中间人”马平
· 因为“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关于“ 杂七杂八—— 青年一代的视觉修辞” 展览
· 苏盛城:中国传统山水的守望者
· 时尚亮片秀
· 关于“天柱”展的形式与内涵——策展人吴立行访谈
· “私访”冬日里的北京古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