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加布里尔•库里:“剩余”的价值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07 17:12:41 | 出版社: 《东方艺术-大家》杂志

文/李宁

加布里尔·库里-双重肖像的张力-2012

与社会性视角相关的诸多问题在当代艺术的大环境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抽取社会信息样本并反映在自己的创作中,对于艺术家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社会信息样本原初功能的使用、变形或刻意消除等,是许多当代艺术家用来表达自我观念的语言方式之一。从公共空间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材料,通过观念的过滤后将其综合呈现为一件静态或动态的作品,也是艺术家所建立的一种对于公共空间的观看与回应方式。

加布里尔•库里(Garbiel Kuri,1970年出生)就是一位从社会公共空间中提取信息样本,并在实践中提出问题,从而对自己所关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问题做出回应的墨西哥艺术家。最近几年加布里尔•库里参加了大量的国际性展览,如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2011年)、第5届柏林双年展等。他对公共性问题持续探讨的艺术语言,也得到了当代艺术界的关注与认可。加布里尔•库里的创作类别包含装置、雕塑、拼贴画、摄影等门类,而他使用的材料通常来自于工业化的批量产品以及被扔掉的废弃物品(如塑料袋、各类凭证、报纸等),以及水泥和大理石等日常建筑材料。加布里尔•库里在作品中尝试抹去这些事物原有的生产动机,并在保留着物质原有的指向性功能的同时,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以货币流通为本质的当代消费文化情景之中,并借此来探讨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于公众日常生活的改变,及文化信息与能量的变异等问题。同时,他又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原点,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化进对于废弃之物的把玩与重组中,他依靠对于材料原初语义的扭曲和错觉,来创造一种看似不协调的逻辑语境,将熟悉的物质转化成各种奇怪的、对于我们观察周围世界习惯性思维的挑战。

在加布里尔•库里的作品中,最常见到的主题和材料就是他对于生活中“剩余”之物价值的重新过滤与认定,他甚至被称为“独特的数据会计师”和“诗意的废弃物艺术家”等。纵观近几年加布里尔•库里的代表性展览,如2007年的“空间规定客体也规定空间(SPACE MADE TO MEASURE OBJECT, MADE TO MEASURE SPACE)”个展、2011年的“没有人需要知道你萨博轿车的价格(NOBODAY NEEDS TO KNOW THE PRICE OF YOUR SAAB)”、“事实之后,偶然性之前(BEFORE CONTINGENCY AFTER THE FACT)”个展、2012的“经典的对称,历史的数据,主观的判断(Classical Symmetry, Historical Data, Subjective Judgement)”展览等,都非常强调公众与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对应关系,让观众通过由剩余的消费收据、碎罐头瓶等材料制作的装置,来体会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经济、政治、消费和生产等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如在“空间规定客体也规定空间(SPACE MADE TO MEASURE OBJECT, MADE TO MEASURE SPACE)”的展览中名为“计算旅程变为计算体验(A calculated Journey into a calculated experience)”的作品,艺术家就使用一个废弃的硬纸箱作为桌面并将其横穿在两把椅子上,而随意摆放在上面的残羹冷炙和碗碟瓶子等则显示出一次现代化快餐结束后的杂乱,并隐喻着在消费文化不断加速的大环境中,一切光鲜的东西都会成为潜藏在未来的垃圾的事实——塑料的刀叉、吃剩下的汉堡等——购买的行为在消费结束后都陷入到停顿的无用与废弃中,而被剩下的食品和餐具则是一种无形的“能量”,这些“能量”以自身不完整映射着现代化消费后无用价值的累积,并呈现出艺术家对消费主义资源过剩倾向的思考。而在另一件名为“角落间的浇筑采石场和三随机物品(Quarry cast between a given corner and three random items)”的作品中,一双破旧的鞋、一个废旧铁盒和一卷胶带似乎已经与由水泥铸造出的坚硬石头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堆当代化石的断层。那些被现代工业一再生产出的商品,体现着被商业原则所规定的周期概念及自然时间的无效——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有充裕的订单作为支撑,它们的产量都是不变的——不停地被生产、消费后,又被迅速地丢弃,但作为“垃圾”的它们又不会简单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它们被固执地镶嵌在一些特定的场域内——垃圾场、隐蔽的小巷、废旧的建筑中——以另一种姿态介入到消费社会的第二次生命循环中,而隐藏在这些垃圾背后的消费者,则更是需要用这些从前的“商品”来赋予自己的购买行为以确切的存在感,同时,被废弃的宿命也成为了一种消费行为的必然延续,并在“垃圾”的表象下变成一个个反证着当下社会现实的知识主体:一堆给未来考古提供素材的垃圾化石。

1  2  


下一页存在与虚无——谈蔡广斌内心视觉上一页John Lydon在恶习天堂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东方艺术大家一月刊
· 谭平:抽象即自由
· 王璜生:美术馆,知识产出与互动的试验场
· 谢素贞:观众的共鸣才是美术馆的幸福
· 微观点@美术馆
· John Lydon在恶习天堂
· 加布里尔•库里:“剩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