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远古故事与当代寓言——谈傅文俊《图腾》系列创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2-25 11:27:20 | 出版社: 《亚洲艺术》杂志

图腾意味着对于群体的归属,这一对于群体的选择,对于当下人来说,则产生于本民族与西方文明之间。一个时代被文化中心话语深深套牢,没有反省与批判,没有抉择与守护,盲目的追求与推崇或许已成为当下的常态。傅文俊曾表达过对于当下“图腾现状”的反思:“对文化中心话语的惟命是从、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既定认知、以及对后殖民文化理论的盲目推崇,何尝不是一种图腾的崇拜。”工业革命后的流水线运作方式造就了安迪•沃霍尔式的商业图腾,商品的品牌力、符号化的生活方式、符号化的观念认知无不构成了新时代的“图腾现状”。艺术家关注到图腾所带有的非理性特质,在城市化、现代化的物质文明中,对于西方话语盲目、不加择取的崇尚,存在着深层的隐忧和病患。

在艺术家的个人创作经历中,我们似乎始终能够看到他对于中西文化话语权的关注。其在《十二生肖》、《万国园记》中体现出的强烈“历史意识”,不同于大多数创作类似题材的艺术家的纪实摄影手法,艺术家把作品的重心放在了场景本身所赋予的作品意义之中。他通过空间、建筑的历史记忆,深刻演绎“走过场”的动态历史。他将十二兽首与圆明园废墟进行前后景“合成”,对带有同一历史记忆与空间属性的事物进行嵌套式的处理,实现了这种不可能的“回归”。他将世博会建筑与洗劫之后的圆明园并置,前者的临时性与后者的永恒性,前者的繁荣与后者的落寞,构成充满意味的历史维度的视角。从圆明园的劫掠和烧毁到世博会的举办,中国同西方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尽管如此,他将历史以一种特有的现代方式带入现实,以图像的方式作为失忆的提醒。他对于历史的尊重体现于一遍遍地回溯历史,承载着记忆中不太光辉、却也不能被遗忘的部分。而在《图腾》系列中,他更像是一位讲述寓言的人,以远古的故事阐述当代的寓言。在那些看上去近乎乐园的土地之上,人们密切遵循着巫术的法则,依附于图腾神物的庇护,而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艺术家则对这一规则的强制性与权威性提出了质疑。

1  2  


下一页谢艾格:艺术中的名实上一页经验的博弈——关于冯均雄近五年作品的解读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亚洲艺术》第一期
· 绝地之音——解读韩中人“呼唤式”艺术
· 经验的博弈——关于冯均雄近五年作品的解读
· 谢艾格:艺术中的名实
· 黑暗时代的骷髅:杨锴绘画中的死亡救赎
· 绘画就是我生活的状态——杨培江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