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明史·外国传》称“青花白地”或“白地青花”瓷,或“青花白瓷”、“白瓷青花”。学术界一般认为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直接在瓷胎上描绘,然后罩上透明釉,在1300℃左右的高温窑炉里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以其清新、庄重、深邃的蓝色给人以空阔、辽远、超凡脱俗的审美享受,一跃取代了唐宋以来青瓷、白瓷、黑瓷等单色瓷主导的瓷业格局,扩展为以青花瓷为主导的绚丽多彩的彩瓷世界。明代中前期特别是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代表了明代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陶瓷史》称:“明人对于瓷业,无论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术均渐臻至完成之顶点。而永乐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艺术之东渐,与我国原有之艺术融合,于瓷业上,更是发生了一种异样之精彩。”永乐、宣德青花瓷器的辉煌成就,与元明以来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往密切相关。元代中期,已经能够批量生产白地蓝花瓷器,加之元代中国与西亚、中东地区频繁的物质和文化交流,从技术和原料层面来说,中亚、波斯地区的釉下蓝彩技术和钴土蓝料为青花瓷走向成熟提供了必要条件。
永乐三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扬帆远航,拉开了七下西洋的序幕。郑和下西洋的范围大部分是在伊斯兰势力控制区内进行,被访问的国家和地区有一半以上信仰伊斯兰教。郑和宝船载有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如瓷器、丝绸等以换取国外的珍奇异物,正是在出使的过程中,带回了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苏麻离青。作为舶来品,苏麻离青究竟有什么与永宣青花瓷独特艺术魅力相关的特别之处呢?一方面,苏麻离青凝重亮丽、浓烈鲜艳的发色,使永宣青花瓷散发着独特的异域风情;另一方面,苏麻离青特有的不同成分比例所造成的画面效果与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相契合。这种青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由于含锰量低,可以减少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光泽,这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相契合。(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3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