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特别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6-27 10:04:17 | 出版社: 《美术文献》供稿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01

文:吕墩墩

这是否是一个策展人的时代?随着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展出或许能再次对策展人的角色进行思考。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开幕。事实上由OCT当代艺术中心执行馆长黄专邀请的该届策展团队在半年前就开始了工作。这个具有开创特色的雕塑展是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策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届”的特殊性是:它不是常规的让艺术家展示他们的近期新作的展览,而是策展人以其深入的治学态度提供的一个回顾和研究为基础的展览,以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研究时间段,特别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创作轨迹,艺术作为一些独特的个体是其研究和叙述这个时期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和内容。他们所要传达的是一个“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在当今二级市场风起云涌,艺术活动为拍卖而推动的强势下,这个相当于文献展的展览以其学术性的整理、审视的态度,无疑在台风之下提供了避风的警示。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02

展览本身是策展人对当代艺术研究的一部分,观众在这个过程中参与了进来,在此之前,策展人充分尊重艺术家的展览方案和策展人的思想。“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的提出,是基于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尽的当下,各种社会组织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使人们开始反思各种强势的普遍经验和体系化力量,当某种主义、秩序和组织方式强大到具有唯一性的时候,它同时也隐藏着必然的危机。当艺术和经济都迈向一种标准化的模式的时候,大家就应该回到个体的故事、个体的情境、个体的历史和个体的秩序。“普遍秩序之外的因素往往被界定为偶然因素,但偶然因素有时候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因为它无法被普遍秩序所归类、识别和消化”。

策展人通过访问亲历90年代并且仍然活跃在我们身边的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具体而不带任何预设地了解并展示艺术家们在那个时间段在艺术上的经历、思考、困惑、彷徨焦虑和自我信念的来源,他们和他们所处的语境、境遇和外界的交互、偶遇、撞击和磨合。“这不是一个企图概括全貌的回顾,而是将创作还原到个体精神和个人思考的尝试”。

展览中的一件展品(非雕塑的)是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张晓刚给毛旭辉的一封信,信中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艺术是什么”,也抒发了对艺术的热爱与困惑,尤其反映出对当时“理性绘画”产生的有效性所产生的压力的反诘。它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当时“在野”的艺术批评。这也表明,艺术史在资讯有限维度的时代不仅要记录有记载的事件,它的无情也让我们可以探知未知但实际存在的事物。

整个展览及其活动实际上从2012年5月10日开始直至8月31日,围绕展览的系列讲座一直持续到8月19日,从时间上显示了作为当代艺术研究的本次展览的深度以及作为社会推广的广度的策展战略上的思考。

2012年5月20日于武昌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1990年代张晓刚给毛旭辉的一封信

 

下一页陈友桐访谈:微·生·物上一页篡图 ——方少华艺术的启示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美术文献》杂志77期
· 篡图 ——方少华艺术的启示
·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特别研究艺术家个体的当代艺术文献展
· 陈友桐访谈:微·生·物
· 沉波访谈:我在宋庄里,也在宋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