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拍卖市场所呈现出的火爆行情,再次令全民收藏热升温,与大众收藏关系最为密切的古玩、旧货市场异常热闹。然而,在其背后,却是一块中国文物交易的灰色地带,依照现行的《文物保护法》,文物政策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古玩、旧货市场中充斥着非法交易,中国文物市场处境尴尬。虽然新的文物政策频繁出台,规定趋于明确严格,但实际上,近年来文物盗窃、走私活动有增无减,演变得愈加猖獗。古玩、旧货市场的东西来源于何方?它们在文物市场上是怎样被交易的?这些东西又流向何处?公开的文物政策疏漏何在?为何守不住日渐稀缺的文物资源?如何有效抵制非法文物交易,防止文物流失?都是应该予以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乱象丛生的 古玩市场 古玩市场脱胎于清末民初的“鬼市”,当时,落魄的清朝遗老遗少们,在天亮之前,借助半明半暗的光线,带着家藏的古董到街边贩卖,既避开了熟人之眼,还做成了买卖,这种古玩交易沿袭成市,便形成了古玩市场,一直延续至今。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发展为以天雅古玩城、北京古玩城为主的古玩交易中心,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古玩市场,全年365天开市,来往买卖的有各色人等,络绎不绝。 1999年之前,当时的旧货、古玩市场都是无证经营,是名副其实的“黑市”,城管、文物局和工商等部门再三表明要取缔旧货市场,但是,旧货市场不但没有消失,还越办越大,相关部门的态度已由原来的打压转变为默许。现在,这些古玩店基本都有工商部门批准的经营许可证,也有文物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天雅古玩城副总经理,艺术品经纪人杨实对近20年来古玩市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慨万千,用他的话来说,北京的古玩市场是在“打压查抄”中发展起来的。尽管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出于保护文物的初衷,最初采取了严格打压的政策,但“不能抑制民间收藏的欲望”。 虽然古玩市场的经营得到承认,最早是允许以“旧工艺品”的名义经营古旧文物,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但是一直没有明文规定,更没有切实可操作的执行方针,延续至今,古玩市场在经营和管理上仍旧没有得到有效改观,乱象丛生,亟待改善和规范。 记者在北京市区各大交易市场发现,这里交易的东西无所不有,上至高古玉器,下至20世纪的民俗用具,种类上则是青铜器、陶瓷、金银器、珠宝玉石、丝织印染、木器家具、石刻陶俑、竹木牙雕,简直无所不包。据记者调查,这些古玩的来源主要有三类:一,买家、藏家在市场上交易的旧货;二,以制作仿品为生的手艺人和作坊的仿制品;三,早年流入市场的出土、出水文物,这些文物经过多年流通,几经倒手之后,也找不到最初的来源,成为市场上流通的交易品。以造假的“工艺品”为主,伪造的种类上至博物馆的精品重器,下至日常生活器皿,简言之,只要有市场的就有伪造。仿品主要有民间民俗日常用品;历史和民间流传的艺术品;还有就是高仿的赝品,这类赝品的伪造技术和仿真效果都很高,销售利润也非常大。 古玩城、旧货市场很多都是以经营“出土”的真假文物为主。交易的文物种类和时代非常复杂,然而,在这些数量众多的赝品中,也夹杂着比重不大,但数量不小的流通文物,它们来源不明,品种繁多,几经倒手,而其中文物价值最高、数量最大的当属那种不能在拍卖场上拍的文物,例如汉唐陶俑、青铜器、高古玉等,由于这类物品受到《拍卖法》的限定,不能在公开的拍卖市场上进行交易,所以混杂在古玩市场的赝品和工艺品中,成为地下黑市交易的主要品类。这部分散落民间的文物既得不到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保护,也难以得到相应的市场价格。杨实将这部分文物称之为“超生与私生的婴儿”,文化学者吴树则将其称为“文物私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