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稳步构建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体系——访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陈所长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5-30 15:39:14 | 出版社: 中国证券报社

“中国需要用自己的收藏价值体系来引导当代艺术收藏,这是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

在中国当代艺术院的成立仪式上,在“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大型当代艺术展的开幕现场以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上,我们都听到了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充满激情的演讲。将国家文化战略和当代艺术联系在一起,很多人或许会感到惊讶,然而,当代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面提到的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三项重要事件,都是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发起或参与的。在一个春意盎然的午后,陈所长接受了《收藏投资导刊》的独家专访,娓娓道来他们在推进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

三项工作——切实推动当代艺术发展

陈告诉记者,2009年11月,中国当代艺术院正式挂牌成立,是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参与推动的首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官方机构。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院的成立是中国当代艺术从民间向主流价值体系转变的一个标志。当代艺术是文化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主流价值体系给予了当代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同时,使其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预示了中国当代艺术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大型当代艺术展,从宏观和实证的角度对过去10年的艺术发展进行考察和辨析。作为这次艺术展的执行主席,陈总结道:这是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也是政府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一种方向引导。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是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第三项工作,陈发起了这项活动。他曾撰文表示,当代艺术收藏已经不再是私人化趣味和格调的体现,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效力。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收藏仍处于萌芽后的初级阶段,缺乏价值共识,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建立一个藏家沟通、探讨的平台。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由此应运而生。2009年,首届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2010年,第二届年会搬到了成都,反响非常好,今年9月将在长沙举办第三届年会。他表示,中国当代艺术无论在收藏领域还是在学术领域,都缺乏价值评判的标准。收藏家年会倡导建立中国自身的收藏理念、收藏价值标准,倡导收藏能够代表国家、民族,具备文化传承使命的当代艺术文化。年会每年选择一个举办城市,把当代艺术和当代文化带到那里,希望能给这个城市带去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实际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通过年会培养中国自己的收藏家队伍,把好的艺术作品留在中国。

当记者问及年会未来的规划时,陈还表示,年会不仅在中国大陆开,适当时机还要到台湾、香港开,并逐步走出国门,到美国和欧洲等地方举办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让国际艺术圈通过年会了解中国藏家,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及中国当代文化,最终用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价值标准去影响世界。

当代艺术代表着未来,需要力量推动其发展。陈将自己的工作比作沟通的桥梁。他开玩笑地说:“虽然自己身材矮小,力量薄弱,还是希望成为推动中国当代文化和当代艺术发展的志愿者,也许一时推不动,但要坚持下去。”他认为,当代艺术与主流社会之间缺乏沟通,互相不了解。他们希望通过这三项工作的推动,让主流社会、政府机构、文化官员都参与进来,了解当代艺术、艺术家和艺术市场,这样更有利于国家当代艺术战略的制定。通过政府的引导,以更高的姿态,将能够传播社会性、文化性、价值性的当代艺术,提炼并推介出来,并向世界展示真正代表中国当代的艺术。


 

建立与国际水平比肩的民营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的缺失一直是艺术圈关注的重要问题。陈认为,当代艺术话语权缺失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缺乏科学的、国际化的、被国际认可的美术馆体系。他说:“目前,中国没有和国际大型美术馆平等对话的机会。中国艺术家申请去那里做展览,会被安排到很多年之后,原因何在?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美术馆可以与之抗衡。”

陈介绍说,他正在协调和推动建立一个民营美术馆,希望这个美术馆能够在未来跟西方的泰特、古根海姆等大型美术馆平等对话。他说:“就像中国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对话一样,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越来越关注,我们要建立一个以东方价值观为体系的民营美术馆。这样我们才会逐渐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才能用我们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来表达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以及中国人对当代艺术的思考,这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和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建立东方自己的价值观

谈及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趋势,陈认为,此前当代艺术收藏主要是对“大牌艺术家”作品的购藏,而这些作品,大体属于西方价值体系,如尤伦斯的整个收藏系列,就是建立在西方价值体系对中国艺术家认可的前提下。现在开始出现转变,很多藏家开始根据自己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趣味,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陈认为,收藏是保留和传播艺术的一种方式,也能促进艺术的发展。但不能让收藏家的趣味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收藏家、艺术家和评论家需要相互独立,不能小圈子化,小圈子化的结果是“近亲结婚”,难以培育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目前,中国的艺术市场不规范,本应由批评家和学术界来评定的艺术家作品的价值,由于收藏家直接从艺术家手里购买,艺术作品的价格话语权直接掌握在拍卖行和收藏家手中。同时,陈也呼吁媒体要和批评家一起合作,让批评家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他介绍说,在第三届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上,他将会提出问题:收藏家们如何保证一个学术体系的持续和独立性的发展。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陈告诉记者,他们在致力于推动整个中日韩大亚洲文化的概念形成,建立东方人的价值观,将来会成立中韩文化交流中心和中日文化交流中心。目前当代艺术中的很多问题,并不只存在于中国,日本和韩国也同样存在。目前当代艺术收藏,还是偏重于西方的收藏标准,早期的收藏对现在的收藏家影响很大,这是西方价值观文化战略的体现。他认为,“中国需要用自己的收藏价值体系来引导当代艺术收藏,这是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 。

下一页欧洲中国艺术品见闻上一页印象派绘画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前景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投资导刊第二十一期
· 千年瓷窑的守望者——陶艺大师陈文增
· 印象派绘画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前景
· 稳步构建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体系——访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陈所长
· 欧洲中国艺术品见闻
· 高成交下显隐忧——对香港苏富比春拍的冷思考
· 海南离奢华海岛还有多远
· 中国当代艺术能否延续“尤伦斯行情”
· 马惠东:专注学术的“生意人”
· 一位美国专家的油画艺术投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