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市场正在反弹,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晚场拍卖都出现了惊人的成交结果。这些拍卖创造了拍品价格的若干新纪录,其中包括安迪•沃霍尔的自画像,成交价高达32,600,000美元,由一名匿名竞拍者电话投拍竞得。 最近的艺术拍卖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首先,这些拍卖反映出当代艺术市场重拾以往的信心。 2008年11月,欧美当代艺术市场跌至谷底,而自此之后,艺术市场重新回归2007年秋季的水平,百万富翁们投入艺术市场的资金甚至超越了以往。去年,全世界百万富翁的人数增长了17%,在金融市场仍然波动较大的局面下,根据凯捷公司管理艺术市场调研项目的Ileana van der Linde的观点,艺术品已经逐渐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激情投资”门类。van der Lind说道:“人们在心理上确实发生了转变。出于对金融市场和监管机构的重大不信任,人们期待将资金投入有形资产。” 其次,市场分化为两极。 中间层次的市场资本已然不复存在。市场有廉价的艺术作品,也有标价百万美元以上的顶级作品,居于两者之间的可以说是“无人地带”。 第三,私人收藏家对艺术市场的影响更加强大,超越了艺术经纪人与博物馆的作用 当代艺术家所成就的价格纪录造成了某些市场构成因素的改变:“博物馆正在退出市场定价。这意味着,即使是卢浮宫或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都无力购买此等价格的艺术作品。”这种情况,使得大批私人博物馆,特别是亚洲的私人博物馆,具有了参与艺术市场的更多可能。 第四,新兴的市场已经习惯性地转向了艺术 中国飙升的经济实力,席卷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仿佛是一场飓风,横扫其道路上的一切。中国购买了自身文化传统中产生的文物,用于投资,用于对冲潜在的通货膨胀。很明显,艺术市场的潜力正转向亚洲,特别是转向中国。 极其重要的是:如果对这些拍卖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对于收藏家而言,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是谁,可能要比作品本身更重要。 这种对待艺术的新思维方式,忽略了作品的视觉层面,长期以往,它会导致最高艺术成就与普通艺术成功之间的区别被消除。知名艺术家的非典型作品得以轻易售出,着实令人震惊,这使得人们对艺术与交流的态度日益漠然,但它却是拍卖行的福音。在我看来,渴望购买然而却忽略内在品质,忽略对众多作品的兴趣,两者之间的强烈对比是极其惊人的。 “重要的是价签和艺术家的署名,而不是它所隶属的、能够缔造价值的东西。” 结语 我想要强调的是,艺术市场日益强大,它在深层次上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方式与价值标准。同样的转型也发生在权力领域,权力的天平正在从公共机构向私人收藏家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