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西泠春拍创新绩,墨香雅韵自文房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3 15:23:38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享有“江南第一槌”之美誉的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在7月创下其历届以来的最好成绩,18个专场的总成交额为6.52亿元。除了书画板块一片飘红之外,深具西泠印社特色的名家篆刻、历代名砚和文房清玩等专场也表现十分抢眼,给日益受到瞩目的文房拍卖又增添了新的热度。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陆镜清

文人格调的多元面貌

西泠春拍18个专场的总成交额为6.52亿元。除了书画板块一片飘红之外,深具西泠印社特色的名家篆刻、历代名砚和文房清玩等专场也表现十分抢眼,给日益受到瞩目的文房拍卖又增添了新的热度。创立伊始至今,西泠拍卖就始终以“文”为本,重视艺术品的文献、文史、文化价值,更将“文房”的外延从狭义的“文房四宝”延伸到“文人书房”这一大概念,不仅拓展了文房系列的整体布局,更体现了西泠拍卖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和不断细化的过程。近年来,西泠拍卖不断推出国内首个文房系列新专场,多维度地开拓其它深具文人格调的艺术品类,如“中国首届明清毛笔专场”、“文房清玩•首届中国历代供石专场”,今年又推出首届茶具•香具专场,将文房器物所承载的文人生活雅趣传递给更多的藏家。而从拍卖现场的人气以及拍卖结果上来看,西泠拍卖屡屡创下文人书法、印章、砚台等艺术门类的成交价纪录,反映了市场和买家对此的价值认知已经比较成熟。记者对本次西泠春拍的文房系列专场作了梳理,并就书法、篆刻、名砚三个领域的表现对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进行了专访。

书法频破纪录,大师墨迹备受关注

书法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体现着民族艺术的价值。可以说,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体现方式。西泠拍卖一直对书法作品非常重视。几乎每年拍卖中,都会诞生几项书法家的个人作品成交纪录。这届春拍中,伊秉绶的隶书“昨叶书堂”横披(1805年作)从60万元起拍,最终以436.8万元的成交价创下了伊秉绶目前的书法最高纪录。去年西泠秋拍,赵之谦的“有万熹”横批以336万元创造了赵之谦书法的最高纪录。同场拍卖中,沈曾植的行书七言联以高于估价十多倍的268.8万元卖出,亦刷新了沈曾植书法的最高纪录。而早在2007年秋拍时,王铎的“草书诗卷手卷(1649年作)”以1691.2万元遥遥领先,创下了当时明清书法的天价。

除了拍品本身极高的艺术与文史价值,买家看好文房系列的投资潜力,普遍认为其具有较高的增值空间,书法作品的频破纪录,也体现了市场对于书法作品价值的认可。陆镜清提到:“越来越多的买家认为,就书法目前的价格来说,‘物有所值’是肯定的,所以买得很积极很坚定。”

1  2  


下一页有限的作品制约吴冠中艺术市场的发展上一页全球艺术市场完全复苏?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与投资第八期
· 艺术品购买准则
· 春拍后的思索
· 冷门收藏面面观之一——身价不菲的犀角投资
· 艺术家与赞助者的冲突
· 故宫历代书画展,书法展品增加!
· 印尼当代艺术与中国的关系,看了才知道。
· 全球艺术市场完全复苏?
· 西泠春拍创新绩,墨香雅韵自文房
· 有限的作品制约吴冠中艺术市场的发展
· 古根海姆基金会:艺术比财富昂贵
· “年轻”的资深画廊 ——James Cohan(纽约/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