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古根海姆基金会:艺术比财富昂贵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8-23 15:12:00 | 出版社: 内蒙古日报社

为钱走四方 家族里的犹太精神

在犹太传统中,孩子第一次进学校总是先将用蜂蜜写在干净石板上的希伯来字母舔干净,希望他们知道学习是甜蜜而充满诱惑的。他们有一条万古不变的真理:财富可以被带走,唯有知识和智慧永不流失。

不知道古根海姆家族的孩子是否都经过这种教育,但是敏锐的知性,可以抓住瞬间的机会,预见未来的趋势,洞悉细微外的微妙变化,把握宏观而抽象无形的东西,仿佛是他们家族成员与生俱来的天分。徳裔犹太家族,来自瑞士,美国发家,众所周知的传奇是从开采铜矿得到第一桶金开始,可是这之前的颠沛流离与四处奔走少为人知:古根海姆家族刚到美国的时候是从小商贩做起的,先贩卖石墨,很快发现做生产商更挣钱,就办了石墨厂;欧洲发明针织机那会,带有浮华风格的花边织品成了富人们的新宠,因为机械的效率高带来的供过于求让它们在欧洲一时囤积滞销,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古根海姆得到了在美国代理这种产品的机会,可以说,这些拿到美国来反而走俏的产品是他们家族真正发达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机会是银矿,有了资本积累,很快就上手,从初级产品的生产中他们很快就嗅到了利润更高的垄断性行业——精炼,本小利大的收获下,开始投资铜矿,从电器革命及随后的世界大战,需求暴增的铜给他们带来了暴涨的财富,很快就着手走出美国的家族事业版图,当时古根海姆家族的富裕地位仅次于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当时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再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

政策与环境变幻导致生意衰落或许是古根海姆改变事业投资方向的一个契机,但是家族内部的原因看起来似乎更主要:进入第三代的家族成员性格大都迥异,到了第四代几乎没有男性,家族雄心与事业都逐渐衰退。如今的古根海姆家族更多地是以艺术闻名世界,听起来比财富为名似乎更动听,不是吗?

博物馆也可以连锁经营

“博物馆群”仿佛是古根海姆的专属符号,与传统定义上的博物馆不同,古根海姆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异军突起的非典型性私人美术馆,作为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为艺术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后者几乎成为古根海姆的另一张名片,从声名遐迩却又富有争议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就可看得出来。

打开古根海姆博物馆官方网站,按区域划分的导航条第一站便是醒目的红色New York,由此可见,古根海姆纽约博物馆是整个博物馆群中最为重要的一枚棋子。若是单单提到古根海姆纽约博物馆,也许有些对此不甚了解的人会没有什么印象,但是提到那个著名的像一只海螺的白色建筑,想必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哦!那个大家伙!”

已成为纽约地标性建筑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不仅是古根海姆艺术王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部。撇开这些头衔,它的独特性从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设计图纸上诞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1959年建成面世之时,相对于后来居上的好评如潮,当时的古根海姆招致了不少攻击,《纽约时报》的艺术评论员约翰•卡纳迪对这个像茶杯一样的怪建筑大加抨击,他刻薄地写道:这是建筑与艺术之间两败俱伤的战争。

历史从来不会让真正伟大的事物蒙尘太久,1986年,古根海姆纽约博物馆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25年奖的殊荣;2009年,为了庆祝新馆落成50周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筹划了整年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一部首次放映的记录赖特施工情景的纪录片、展示赖特作品的特别展,该展创下该馆自1922年以来的参观人数纪录。本次展览名为“Frank Lioyd Wcenter: FromWithinOutward”,展出作品有绘画和建筑模型,还有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原始模型。据博物馆公关人员称,赖特展从5月15日到8月23日的87天展期里,共吸引了超过37万人次前来观看。

“外在美”有目共睹,在成为世界上最早在博物馆业引入和运用“文化产业”概念并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博物馆之后,古根海姆纽约博物馆的“内在美”更是光彩夺目。接下来是成名之路与纽约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同样是美国建筑师设计,同样是以博物馆建筑博得全世界瞩目,不同的伟大之处在于毕尔巴鄂馆拯救了一座城。

西班牙毕尔巴鄂市(Bilbao)始建于1300年,因优良的港口而逐渐兴盛,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纪开始日渐衰落。19世纪时,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但20世纪中叶以后再次式微,1983年的一场洪水更将其旧城区严重摧毁。走投无路之际,寄希望于发展旅游产业,在没有旅游资料的基础上,萌生兴建艺术博物馆之念,与当时正有意开拓欧洲市场的古根海姆一拍即合,随即有了今日被称为“造型奇美”的古根海姆毕尔巴鄂博物馆。

有了经营纽约馆的经验,加上当地政府的鼎力相助,硬生生地把一座颓城打造成为欧洲的艺术重镇:参观人数不到一年内就达400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即占毕尔巴鄂市岁入的4%,而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20%以上,自1997年落成以来每年都吸引至少100万人次参观,毕尔巴鄂一夜间成为欧洲家喻户晓之城、一个新的旅游热点。这段成功经历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艺术而复活的毕尔巴鄂也从此闻名世界。

除了上述两家博物馆,古根海姆分别在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均有开设分馆,其中的阿布扎比博物馆将于2013年开馆,其设计者仍为掀起毕尔巴鄂热潮的建筑师弗兰克・盖瑞。

1  2  


下一页“年轻”的资深画廊 ——James Cohan(纽约/上海)上一页有限的作品制约吴冠中艺术市场的发展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与投资第八期
· 艺术品购买准则
· 春拍后的思索
· 冷门收藏面面观之一——身价不菲的犀角投资
· 艺术家与赞助者的冲突
· 故宫历代书画展,书法展品增加!
· 印尼当代艺术与中国的关系,看了才知道。
· 全球艺术市场完全复苏?
· 西泠春拍创新绩,墨香雅韵自文房
· 有限的作品制约吴冠中艺术市场的发展
· 古根海姆基金会:艺术比财富昂贵
· “年轻”的资深画廊 ——James Cohan(纽约/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