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玩具总动员背后(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25 13:38:29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个人是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当时在公司投资了大约5000万,但每年都在亏损。现在他可能要面临数以百万计的更多的债务,因为尽管《玩具总动员》依靠迪士尼的低成本预算运作良好,但一旦超支,迪士尼可能不会为此买单。担心皮克斯的财政赤字日益增加,在《玩具总动员》制作期间,乔布斯曾试图将皮克斯全部或一部分卖给荷曼电影(Hallmark),或微软公司共同创办者保罗•艾伦,或甲骨文公司(Oracle)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拉里•埃利斯(Larry Ellison)。1994年的秋天,乔布斯看中了另一个更具实力的买家——总部设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德的软件巨人——微软公司。

 

  微软派出主管高级技术的高级副总裁,35岁的纳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负责商谈。梅尔沃德23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到剑桥大学以博士后的身份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工作了一年,主要研究引力和弯曲时空理论。之后他请了三个月的假到湾区帮朋友做一个软件项目。此行让他对个人电脑软件和创办公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再没回到剑桥。在伯克利,他与人合作创办了动态系统(Dynamical Systems),为个人电脑开发操作系统。该公司维持了两年,1986年被微软收购。来到微软后,他说服比尔?盖茨让他创建了具有法人实体地位的研究中心——微软研究院——完全由梅尔沃德主管。

 

  梅尔沃德花了大量时间到处搜索顶级的研究员和前景看好的新科技。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SIGGRAPH大会上,他已经见过几位皮克斯的技术专家——卡姆尔、史密斯、洛伦•卡彭特——并一直保持联系。“我一开始就对他们很有兴趣,因为我们都喜欢制图,而且我们有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一起投资一些早期技术,也许之后可以应用于个人电脑。”梅尔沃德回忆道,“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有了更大的目标,而皮克斯还在跌跌撞撞地寻找自己的发展模式,我们有过几次讨论,看是否微软可以给它们的技术颁发许可证。”

 

  因此,在90年代早期,梅尔沃德和皮克斯进行了几轮对话,商讨将可以制出照片真实级效果的软件RenderMan整合进Windows操作系统。正如他预见的,RenderMan会成为Windows程序处理高端制图的标准。但是在人机操作中,比方说游戏,RenderMan运行非常慢,所以两个公司策划出一个想法——制作一个速度快的子系统,取名“Real-Time RenderMan”,以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最终,梅尔沃德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微软采用了希尔森制图公司的3D制图软件OpenGL,它在某些方面不如皮克斯的软件强大,但是它更快,而且更符合交互性的需要。(之后,很难以理解的是,微软还给Windows做了另一个3D制图界面,叫做Direct3D。)

 

  尽管最初的对话没有任何结果,对皮克斯1994年的到访,梅尔沃德还是很有兴趣。微软刚刚收购了史密斯的Altamira公司——在他离开皮克斯几年后,并吸引他进入微软研究院,成为制图第一人。梅尔沃德当时正在召集其他有名的电脑制图研究员。“最大最了不起的制图团队在皮克斯,而不在我们这儿。”梅尔沃德说道。乔布斯和盖茨,同年出生,在个人电脑制造业起步阶段同为行业的重要人物。乔布斯曾带着个人敌意主动攻击微软产品。(“比尔•盖茨一直都非常尊敬乔布斯。”梅尔沃德说,“在很多方面,这种尊敬都没有得到回报。”)但现在盖茨已不再是敌人。乔布斯的仇恨对象是把他赶出来的苹果公司。有事实为证,在皮克斯,他的办公电脑是一台运行Windows系统的笔记本。


  梅尔沃德来到位于里奇蒙角的皮克斯总部,与卡姆尔和帕姆•科文会面。为了让他喜欢上《玩具总动员》,他们给他放映了第一批完成的场景之一——绿色奇兵行军和他们用绳子从二楼滑下。梅尔沃德看后觉得这个场景非常棒,并且为他们能想到以玩具为主人公构筑一个故事的聪明才智而折服。塑料玩具的表面简直就是电脑动画的理想对象。但是,他对皮克斯做电影并不感兴趣,他想要的是它的技术和制图天才,以便把具有皮克斯水准的制图带到Windows系统。另一方面,微软也无法阻止皮克斯制作电影,如果那是他们想要的。“我认为娱乐和PC机会结合起来。你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并且我想说的是如果那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的话,皮克斯就是我们想要的。而且,是啊,他们也想做电影,也许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可这个时候乔布斯改变心意了。他决定不出售皮克斯,仅仅是给了微软几个皮克斯专利的使用权,包括抗锯齿技术、动态模糊技术(motion blur),以及真实景深技术(realistic depthof-

Field)。微软一次性支付了650万。

 

  皮克斯现任副总及技术部总经理科文,解释乔布斯的转变是因为他意识到皮克斯内部正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史蒂夫不卖皮克斯了,我想,是因为他内心有个声音在对他说:‘这(指《玩具总动员》)一定会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但负责给玩具和其他相关产品颁发许可证的迪士尼消费品部没看出《玩具总动员》的潜力。可以说它们是眼不见,心不烦,因为《玩具总动员》的制作在距离它们几百英里之外。迪士尼消费品部忙于当时另外两部即将上映的影片——《风中奇缘》和《钟楼怪人》,把皮克斯的电影先放到了一边。为了在1994年12月底得到许可证,古根海姆与消费品部高级副总裁会面。发现她没有看到电影产品的销售潜力,古根海姆很是担忧。

 

  “我们再次展示了完成的电影片段,包括一些记录电影制作过程的纪录片,”古根海姆说,“我们当时几乎在公司都放了个遍,好让大家知道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主管告诉他不知道怎么推出这些玩具。“这是什么意思?”古根海姆问道,“这是玩具总动员啊,你看,都是玩具啊。”

 

  是的,她说,但是电影里的玩具都是市面上已经有的产品,像土豆先生、拼写板等等。这让我们怎么赚钱呢?

 

  “但是你可以用这些原创的角色啊。你可以用巴斯光年,用伍迪啊。还有小波波(指一个通话器)。”

 

  可她还是很犹豫。除此之外,迪士尼从向玩具公司订货到交货之间的时间也已过半。

 

  此时的施耐德却对电影表示出信心,并于1995年1月宣布《玩具总动员》将于当年11月在美国上映,以配合感恩节和整个冬季假日的到来。(电影在其他地区的放映将安排在次年三月。)迪士尼和玩具制造商习惯安排18个月到2年时间的制作周期。美泰公司和孩之宝公司都觉得它们已经来不及制造《玩具总动员》的玩具了。

 

  2月,迪士尼希望从国际玩具展览会上找到办法,展会地点在纽约。在那里,一个名为Thinkaway Toys的多伦多公司(并且在中国有工厂)表示出兴趣。尽管Thinkaway在行业里是个小角色,主要制造电影玩具形象,它还是有能力担负起《玩具总动员》全球销售的任务的,因为反正也没有别人要做。公司决定冒险一搏,并开始制作伍迪和巴斯光年。拉赛特想让Thinkaway也生产西德房间里那些被他改装的恐怖玩具,但公司表示反对。


  与此同时,乔布斯对《玩具总动员》越来越用心,也越来越有信心,以至于他开始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电影一发行,他就要让皮克斯上市。一个又一个的财务顾问让他不要做梦了。那时候的投资者都认为公开上市是绝不会带来收益。

 

  乔布斯却没有改变他的想法。一月,他参加了迪士尼的一个媒体说明会,更增强了他对皮克斯前景的信心。说明会在中央公园的大帐篷里举行,现场放了100张椅子。市长鲁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和迈克尔·艾斯纳一起宣布迪士尼新片《风中奇缘》将于夏天在纽约首映。之后拉赛特和古根海姆对《玩具总动员》做了简单介绍。迪士尼在中央公园举行说明会已经够让人印象深刻,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乔布斯听说的关于《风中奇缘》的首映——迪士尼已经说服该市让他们六月初使用中央公园的大草坪;他们将把草地围起来,搭上七层楼高的大荧幕。成千上万的人将受到邀请。首映仪式的绚烂奢华程度让人惊讶。乔布斯本人也极具表现欲。他过去在NeXT或是Apple的会议发言都是让人翘首以盼的,内容精彩又极富戏剧性。他可以顺势利用迪士尼用过的方式。但离开说明会,他也从中学到了一课:迪士尼只要支持什么,什么就会备受瞩目。

 

  在纽约听够了迪士尼将把《玩具总动员》打造成热点的说法,乔布斯决意开始筹措资金。如果首次公开发行能成功,他决定让皮克斯告别迪士尼承包商的身份,不要再伸手要钱,为人打工。相反,皮克斯可以以新的平等合伙人的身份继续电影合作。

 

  他的第一步是在2月撤销了卡姆尔总裁的头衔。自从公司成立以来他已在这个位置上做了19年(期间有两年半查克·科斯达德顶替了他的位置)。乔布斯对此的解释是卡姆尔知名度不高,很难吸引投资者。乔布斯成立了一个所谓的“总裁办公室”,采取三巨头的形式管理公司——他本人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卡姆尔担任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技术总监,还新聘请了劳伦斯·利维(Lawrence Levy)担任首席财务官。利维是乔布斯特地请来帮助皮克斯准备上市的,另一方面,利维也填补上了乔布斯所没有的在华尔街的信誉度。

 

  “当时,人们认为乔布斯就是一锤子买卖。”科文说。传统意见认为乔布斯在苹果的成功是侥幸的,这可以从他之后自己创办的公司Pixar和NeXT看出来。“所以史蒂夫不可以代表皮克斯出现在华尔街,而劳伦斯可以。劳伦斯是这个工作的不二人选,因为他能应付史蒂夫,而且他非常非常聪明,还非常非常善于掌控金融机构投资者的预期。”

 

  通常被降职的高层都会大闹一场,但卡姆尔没有。他的抱负在公司的前途,胜于他自己。他认同迎合华尔街的需要是必须的。在宣布此项人事变动的员工大会上,他打趣说没人愿意当总裁,并且他一直都找不到人来做这份工作,就连莫莉也不愿意。莫莉是当天出席会议的公司吉祥物——一只牧羊犬。

 

  除了三巨头,高层人物还有拉赛特,出任创意部的副总裁;古根海姆,长片电影制作的副总裁;科文,技术部的副总裁和总经理。

 

  可就在上市各项准备工作就绪的那个春天,公司内部出现了裂痕。一时间就像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了一样,各种谣言、怨恨,甚至怒火都涌了出来。在这之前,皮克斯可以说是无利可图的地方,大家也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卡姆尔和拉赛特一年各挣16万美元和14万美元,足够让他们在湾区过上舒适的中上阶层的生活。当然如果对比硅谷和好莱坞的相应位置,他们赚的不算多。拉赛特开的是一辆破旧的蓝色本田。上市程序让大家看到了各自在皮克斯股份中可以优先认购的具体份额。因为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递交登记申明和其他带有财务数据的文件,还要为潜在的投资人准备公司简介,而这些文件都需要检查和修改,也就是在这个环节,很多内情被泄露了。一小部分人可以廉价认购大量股票。卡姆尔、利维和拉赛特每人将可以认购160万股;古根海姆和里夫斯分别是100万股和84万股。如果公司股票按当时计划的14美元一股的价格售出,这些人马上就会成为亿万富翁。


  这个内幕惹恼了很多人。除了钱的问题外,这似乎更是一个象征:份额的分配贬低了每个人多年为公司付出的心血。皮克斯的精神是志同道合,一心为了工作的同事友情。是这个精神聚集大家一起从事一份很酷的事业。但现在他们觉得这很虚伪。同时,也很难不注意到利维刚加入公司,却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这件事当时闹得真的挺大的。同时进公司,又都为皮克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司才有能力制作《玩具总动员》,一些人分得了巨额的好处,另一些人却没有。”科文说,“像汤姆·波特、埃本·奥斯特比和洛伦·卡彭特,这些人都是从一开始就在皮克斯的,而且是智囊团的一部分。”

 

  普通员工也可以认购一些股票,但除了数额小很多以外,这些认购权还是分四年授予的。甚至是那些十年前从卢卡斯电影公司就跟随出来开创皮克斯的老员工,那些在1991年皮克斯重组的时候损失所有所持公司股票的员工,都将从零开始计算他们的认购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卡姆尔、拉赛特、古根海姆和里弗斯的认购权都是立即授予的,它们可以马上换成股票。“我想,好嘛,我已经在这个公司8年了,但我要呆上12年才能完全兑现我的认购权,”一个曾经在皮克斯工作的员工回忆道,“看上去那些家伙完全不关心我的福利。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我对自己说:‘我在干什么啊?我坐在这里累死累活,让史蒂夫?乔布斯越来越富有,他甚至都没有一丝感激。’”

 

  股票认购权的授予问题根源于1991年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协议。迪士尼和自己的员工签订了非常严苛的雇佣合同,它要求皮克斯和《玩具总动员》的员工也签订同样的合同。皮克斯的领导层决绝了,因为他们觉得签合同这种事情不符合皮克斯的公司文化。卡姆尔一直都持这样的观点,就是员工们留在皮克斯是因为他们想要留下来,而不是被几年的合同期束缚在这里。对此,迪士尼也十分体谅,但是仍然坚持要和那些对电影制作非常关键的人物签合同。因此1991年“迪士尼—皮克斯协议”中明确要求皮克斯和所谓的“皮克斯核心创意智囊团”,即卡姆尔、拉赛特、古根海姆和里弗斯签订合同,以确保他们对公司的服务。

 

  这四个人现在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又没有劳动合同或迪士尼协议等束缚。为了说服他们签订合约,乔布斯于1993年2月想出了一个分红制度。皮克斯电影百分之十六的收益将组成一个“奖励基金”,并平均分配给这四个人。几年后,当乔布斯开始策划上市的时候,他们四人再次占据优势。乔布斯的顾问告诉他投资人不会接受这种少数人享有的分红制度,所以他又要劝说这四个人放弃这些优待。于是1995年4月 28日,乔布斯与五个高管达成一致,将原先的分红制改成丰厚的股票认购权。尽管利维当初不是“奖励基金”的一份子,但凭借自己对公司的作用,他坚决要求同等待遇。

 

  这种不平等待遇其实是最基本的商业原则,但这个道理是无法平息那些核心圈外围的人的愤怒的。“史蒂夫和我长时间的在大家的办公室里,试图解释这是为了全体的利益。”科文说,“如果他们赢了,我们也就都赢了。但是仍然有人威胁说要离开。”

 

  就此情况,卡姆尔、科文和古根海姆驱车前往帕罗奥多市去寻求律师拉里·森西(Larry Sonsini)的帮助。他专门处理企业上市的问题。


  森西1966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法学院。毕业时,同学们都非常不理解他的职业选择。大部分人都前往大的律所或政府机构,而他却听从一个证券法教授的意见搬去了帕罗奥多市——当时被认为是法律和商业的蛮荒之地。那个教授是他做研究助理时认识的,他给森西指点了一个商机:小型高科技企业正逐步兴起于湾区和附近的圣克拉拉。(“硅谷”这个名字当时还没被创造出来。)发展起来的公司需要资金成长壮大,它们会需要证券律师。

 

  森西尼加入了一个三人组成的律所,他是第一合伙人。在他早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一半时间为那些刚启动的公司工作,剩下的时间就是做一个典型小地方律师要做的事情——处理人身损害赔偿之类的案子。在他接手的有关证券方面的案子越来越多的时候,却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这些刚启动的公司在与人合并或首次公开上市方面需要帮助的时候,它们普遍认为自己需要大城市的律所而放弃森西尼。他在这个领域坚持了10年,才逐渐开始将首次公开上市的工作收入囊中。1978年,森西尼成为公司董事长,公司重命名为“威尔逊、森西尼、古德里奇和罗塞蒂”。两年后,凭借成为苹果公司首次上市的法律顾问,森西尼律所一夜成名。到了1995年,当有高科技公司要上市的时候,威尔逊-森西尼公司无疑是首选的美国律所,森西尼本人已成为硅谷的名人。他的委托人已不仅是刚起步的企业,还有成熟的公司(比如惠普)、投资银行以及风投资本家们。

 

  对于乔布斯来说,森西尼不只是个律师,更是个值得信任的商业顾问。在森西尼的办公室,卡姆尔、科文和古根海姆说明了来意。我们该怎么跟员工们解释呢?他们问,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森西尼冷静地告诉他们没什么好担心的。“你们看,这个公司是不会上市的。”他解释道,“史蒂夫没法让这个公司上市。这个公司有5000万美元赤字,没有任何收益。他是没法让这个公司上市的。”他重复道。乔布斯完全不理会森西尼的判断。森西尼这边有逻辑和经验支撑,可乔布斯的想法完全是靠他自己不变的意志。然而乔布斯是对的。8月9日发生的一件事挽救了他的梦想,那就是网景通讯(Netscape Communications)的首次公开上市。公开上市将把资本市场的历史引入一个黑白颠倒的时代。那些关系足够好的投资者以首次公开上市每股28元的价格购入尚未盈利且仅经营一年的公司的股票,在当日闭市时他们的投入获得了超过一倍的收益。这就是乔布斯所需要的先例。皮克斯虽然已经损失很多,但相对于网景,它是个更独特更值钱的企业。

 

  9月底,剪辑好的电影交由兰迪·纽曼和加里·瑞德斯托姆(Randy Newman and Gary Rydstrom)进行最后的配乐和音效设计。7月底在阿纳海姆附近一个剧场的试映结果显示,电影还需要做最后的调整,这给最后几周已经让人疯狂的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观众对电影开场反应平平,这让拉赛特决心要给故事场景注入更多活力。同时,电影是在安迪家的外景和一只新的宠物狗的叫声中结束的。前来观看放映的迈克尔·艾斯纳告诉拉赛特,电影应该以伍迪和巴斯光年对小狗的出现做出反应的镜头结束。


  现在,皮克斯的未来就看这一天了——1995年11月22日,《玩具总动员》上映的日子。距离拉赛特向迪士尼展示那个极糟的故事卷,几乎正好是两年的时间。这期间,故事被打磨一新,但大家仍不确定观众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试映会后,一些观众的反应让人备受鼓舞,但整体受欢迎度不是很高。

 

  迪士尼市场部开始运作影片的宣传,以吸引孩子们走进电影院。博伟家庭影院公司(Buena Vista Home Video)做了一个电影宣传短片,放在它700万张《灰姑娘》影碟里。迪士尼频道制作了一个电视节目,专门介绍《玩具总动员》的制作过程。奥兰多迪士尼世界里的迪士尼-米高梅影城每天都有《玩具总动员》的游行活动。同时,由于迪士尼的玩具生产进程相对缓慢,迪士尼的影片发行分部——博伟电影公司——正积极寻找赞助商对影片进行联合推广。总计1亿4500万美元的费用被用于该片的宣传,是影片制作成本的5倍多,其中2000万美元直接来自迪士尼。余下的费用由汉堡王餐饮公司、雀巢公司等希望可以与迪士尼特许产品相关联的公司支付。一直以来的劲敌百事和可口可乐公司也参与进来。百事是通过它旗下的菲多利食品公司,可口可乐是通过美之源。影片上映的前一周,汉堡王餐厅开始在销售儿童套餐时推出售价仅为美元的《玩具总动员》小雕像和手指玩偶。

 

  11月19日星期日,迪士尼举办了只有特邀嘉宾参加的首映会,地点选在洛杉矶的船长岩剧场。这是一个装饰一新的富丽堂皇的大剧院,在它对面是同时期的更为知名的格劳曼中国剧院。在老船岩旁边的一栋房子里,迪士尼建立了一个和电影相关的小型主题公园。这个三层楼的建筑物里有上百个演员的真人秀演出;一个超越障碍训练场——孩子们可以踩在一块绿色板子上模拟电影中的绿色奇兵;以及一个匹萨行星餐厅。总之非常吸引人。

 

  卡姆尔和他两个孩子,科文还有另一个皮克斯经理和他的孩子去了首映式。六个人发现到得太早,于是没有直接去剧场,而是到附近转了转。在一个拐角处,出现了让他们惊呆的一幕:整个汉堡王餐厅堆满了和《玩具总动员》相关的东西——到处都是《玩具总动员》的海报、《玩具总动员》的杯子、《玩具总动员》的盘子、儿童套餐里的《玩具总动员》小人。对于六个人中的大人来说,这个场面让他们一时缓不过神来。他们只是理论上知道汉堡王会做推广,但看到成为现实的他们的伍迪和巴斯光年,他们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就在那一刻,他们才意识到《玩具总动员》事实上已经不再只是他们的电影,那些角色也不再只是他们的角色,伍迪和巴斯光年现在属于全世界。

 

  虽然皮克斯也有一些首映式的入场券,但嘉宾名单基本上都是迪士尼列的。迪士尼制片的所有高层都出席了,还有汤姆·汉克斯和其他一些配音演员,此外还有和电影没什么关系的名人如罗宾·威廉姆斯。巴斯·奥尔德林接受了皮克斯的邀请,因为电影的主人公和他同名。观众们似乎都被电影深深打动了:当巴斯光年摔下来、断了一只胳膊、躺在楼梯旁时,可以听见有成年人在呜咽。

 

  几天后,《玩具总动员》在超过2400家影院上映,影评人已经根据先前的放映会做出了评价。所有的冷嘲热讽和反对意见都被放到了一边。尽管影片秉承了迪士尼一贯亲近儿童的风格,评论家们凭直觉判断《玩具总动员》也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它是老少皆宜的电影。《纽约时报》的珍妮特·玛斯林(Janet Maslin)向电影中“精彩绝伦的拟人化手法”和“充满愉悦的智慧”致敬。《时代周刊》的理查德·克里斯(Richard Corliss)将许多真人电影中他所见的平庸人物角色和虽不完美却充满活力的伍迪与巴斯光年相比较,宣布《玩具总动员》是“年度最具创造力的喜剧电影”。《新闻周刊》的大卫·安森(David Ansen)认为该片是个“奇迹”,“应用高超的电脑特技体现出非常的智慧和丰富的性格”。 全国播放的电视节目《西斯克尔和埃伯特电影评论》(Siskel & Ebert)授予《玩具总动员》“两个大拇指”的赞誉。《娱乐周刊》的欧文·格雷伯曼(Owen Gleiberman)在报道中这样说道:“我想象不出还有那部电影比《玩具总动员》更有趣。” 凯文·麦克曼纽(Kevin McManus)在《华盛顿邮报》上有这么一段叙述:“终于有这么一次,广告没有欺骗我们。给《玩具总动员》再怎么高的评价都是合适的,甚至可以说是必需的。事实上,我们要回到1939年才能找到有可比性的电影,那就是让全世界为之疯狂的《绿野仙踪》。”


  在一片赞誉声中,也有少数不和谐的声音。一些批评家,显然被铺天盖地的迪士尼商标所迷惑,认为整部电影都是迪士尼的制作,或认为皮克斯仅仅是做动画效果的。电影以男性角色为主让《芝加哥论坛报》的评论员抱怨道(对电影整体还是非常喜欢的):“《玩具总动员》就是一部男生电影,感觉像是迪士尼为《风中情缘》道歉似的……为什么安迪唯一的女玩具娃娃得是一个谨小慎微、忽闪眼睛的小波波呢?”

 

  感恩节的票房属于“玩具”

 

  迪士尼电影掀起假日观影高潮

 

  ——《每日综艺》(Daily Variety)头版头条,1995年11月27日

 

  玩具大获全胜

 

  12月,《玩具总动员》成为首部周末三天进账2000万美元的电影

 

  ——《好莱坞通讯》头版头条,12月5日,1995年,《玩具总动员》上映两周

 

  皮克斯,昔日硅谷的“丑小鸭”,一年前给乔布斯5000万美元的支票就可以卖掉的公司,现在是享受大翻身的时候了。《玩具总动员》轻易获得全美票房冠军。周三首映,周末就获得1000万美元的收入,之后的一个三天周末又入账2800万美元。它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感恩节上映影片。放映头12天,《玩具总动员》共挣得6470万美元。

 

  尽管玩具制造商Thinkaway奇迹般地在五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伍迪和巴斯光年的设计和生产,但产品还是迅速被抢购一空。一个孩之宝公司(土豆先生的制造商)的高层和古根海姆打趣说,公司现在正在经历“土豆饥荒”。

 

  “老实说,我们非常惊讶自己制作的这部小小的电影获得如此多的好评。”皮克斯在自己的网页上这样表示,“我们也和大家一样惊讶于这部电影取得的市场和销售业绩。真的,我们自己都买了汉堡王餐厅的儿童套餐!”

 

  乔布斯聪明地选择了11月29日,即《玩具总动员》上映一周后,作为皮克斯首次公开上市的日子。从技术层面讲,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皮克斯有一个“静默期”(Quiet Period),意思是指在首次公开上市的过程中,发行人被禁止进行任何公开推销活动的时期。不过《玩具总动员》已经无处不在,乔布斯也没必要做任何推销。

 

  上市这一天的早晨,卡姆尔和科文相聚在罗伯逊-斯蒂芬公司(Robertson, Stephens & Co.)的办公室里。罗伯逊-斯蒂芬是为上市提供保险业务的一流公司。从公司总部顶楼望去,整个旧金山和湾区尽收眼底。到场的银行家们,拿着奥德瓦拉胡萝卜汁(乔布斯的最爱),等待碰杯庆祝股票销售的那一刻。不过乔布斯还没到,他是后来赶来的。在场的人开始紧张地小声说,哦天哪,他要错过自己的首次上市了。

 

  乔布斯到的时候刚刚好,亲眼看见股票价格从初始价22美元开始变化。每个人都兴奋地观望着,一小时内股价已攀升到40美元。一天之中,交易有时会被迫延迟,因为没有足够的卖家。股价最高时达到美元,当日收盘价是39美元。减去银行家的费用,皮克斯的身价已经升到1亿3970万,超过网景公司,成为当年首次公开上市最大的赢家。

 

  乔布斯保留了皮克斯80%的所有权。这位40岁,前Atari公司的技术员,在首次公开上市的这一天,终于成为了亿万富翁。他持有的皮克斯股份价值超过11亿美元,也超出了他十年前离开苹果公司时拥有的全部价值。


  凭借全美1920万美元、全球357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玩具总动员》成为1995年最卖座的电影。它也是首部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的动画电影。1996年拉赛特被奥斯卡授予特别成就奖,表彰他对皮克斯《玩具总动员》团队的杰出领导,带来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脑动画长片。(他是乘坐由司机驾驶的奥斯卡“巨型热狗”车到达颁奖典礼现场的。)

 

  皮克斯和迪士尼从《玩具总动员》中收获到的远不只是收益和赞美。完成第一部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让卡姆尔、拉赛特和皮克斯的其他员工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这次经历更让他们学会了在制作电影长片的过程中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方法——正是这种自信让这部电影从一个想法变成现实并走向成功。《玩具总动员》也让拉赛特和他的组员们相信动画片可以避开童话的情节,用成年人的角色表现他们遇到的问题,但同时也可以娱乐儿童。这也成为日后皮克斯电影一次又一次采用的方式。再有,《玩具总动员》为皮克斯打下了完美主义、创意与激情的印记。

 

  “制作《玩具总动员》时的那股热情是如此巨大,”斯坦顿回忆说,“以至于,我认为皮克斯从那以后的电影都是在努力再造这股热情。”

 

  通过这部电影,皮克斯也从迪士尼学到了很多制作长片电影的方法。“我们从迪士尼学到了很多。”古根海姆回忆道。

 

  从组织方面,我们学会了它们是如何一起制定预算和时间表,好让整个项目保持一个持续的发展进度的。我们也采用了一些它们的分层制度,不过我们的机构比它们精简,同样的项目我们用的人少得多。迪士尼有个原则就是故事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我们创造性地深化了对它的认识。 这也是拉赛特一直以来在皮克斯宣扬的,所以并不是什么新观念,但是我们也是边做边加深认识。电影长片的故事更复杂,在这方面迪士尼比我们更清楚,因此更能提前发现其中的不足。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玩具总动员》制作完毕后,几个迪士尼的高层向我坦言,相对于同期他们做的几部影片,皮克斯做的更具迪士尼传统精神。他们也些许表达了对皮克斯和拉赛特的赞美。

 

  其实迪士尼从皮克斯身上也学到了不少。迪士尼动画长片制作之前也尝试过电脑动画的使用,比方说《美女与野兽》中舞厅的场景、《妙妙探》中钟楼的场景,还有《狮子王》里羚羊惊跑的场面以及其他一些动画特效。但是,通过合作《玩具总动员》,皮克斯让迪士尼看到了电脑媒介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说迪士尼的商业前景就此会发生重大变化,迪士尼也许无意中把自己卷入了动画长片制作的实质性的竞争里,这些都是为时过早、不太现实、甚至可笑的想法。新人——如唐·布鲁斯(Don Bluth,执导《鼠谭秘奇》,《美国鼠谭》,《小脚板走天涯》(The Secret of NIMH, An American Tail, The Land Before Time))——来来回回,起起落落。到最后,动画长片仍然为迪士尼所有。一直都是这样,也一直都会是这样。迪士尼会在电脑动画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就像它在手绘动画领域一样,而皮克斯只会是急于讨好的承包商,就像恒星与行星被设定了轨道——但是,电脑动画的出现和《玩具总动员》的巨大成功,必将颠覆这个一成不变的古老定律。

下一页魔鬼都市的危机上一页玩具总动员背后(上)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皮克斯总动员(动画帝国崛起之路)》
· 玩具总动员背后(上)
· 玩具总动员背后(下)
· 魔鬼都市的危机
· “第500次本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