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髹漆艺术发展简史——欧亚各国漆艺之起源与流传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03 11:36:3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越南的制漆技术一开始时只懂得运用生漆液涂刷在一些实用物 品上,如在船板上涂底漆,或将漆液涂在物件上使之耐用等, 后来才知道用生漆调配桐油成为油光。这种漆可以调配和变制 成各种色漆,以达到比较鲜明的效果。可以用米髹涂塑像的皮 肤和面部的色彩,还有一些宫殿、庙宇的廊柱、香案、窗椽等 也常用朱漆地贴金银箔装饰纹样后罩油光漆的。有一些物件需 要特别细致的加工,如横额、对联、旗杆、神龛、盒匣等,常 用揩光漆来抛光。在封建社会早期,一些私人用品多用黑漆而 少用朱漆。他们嫌朱漆过于华丽,因而朱漆多用于宫殿庙宇的 屋檐、廊柱和门窗。如果在庙宇中用龙凤图案作装饰,只能画 成四个爪的龙,而五爪金龙只能画在皇宫内。一般百姓家中只 允许装饰诸如松、梅、菊、竹等纹样。有一位名叫陈相功的官 员被派遣出使中国,他是河东省长信府平望村人,在中国湖南省就职时期,学会了当地的漆艺,任满后回国,也将髹漆艺术技术带回越南京都。直到现在,在平望乡还有祭祀陈相功的祠 堂,一些地方的作坊漆工们每年还要到平望乡去拜祭他们的漆 祖陈相功。

在越南中部地区,黎朝末年和阮朝初年,漆艺也得到了普及和 发展。在南部地区的土龙木省也有较大的发展,尤其在制造黑 漆方面的技术有了改进。越南的漆艺艺人掌握了传统漆艺技术 并它传授给越南的画家,使今天的漆画家们得以在传统的技法 上继承、研究和发展。

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在1928年前后,印度支那高等美术学 校的学生们在学习油画技法的时,偶而也将他们家乡父老和工 师傅的漆艺技术带到美术学院的课堂中来,透明漆和其它色漆 产生的肌理和审美的魅力使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大吃一惊, 漆艺的魅力是其它画种所不可替代的。这种漆画技法特别引起 了很多法国画家和教授的兴趣,大家将这种绘画称之为磨漆画(Tranh Son Mai),是因为它除了调色、髹涂、罩漆、描绘、 锒嵌以外,还需要经过研磨才能出效果。开始学生们还只是用 漆来装饰一些盒子,或用传统的方法临摹或创作一些装饰纹 样,后来才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表现方法,逐步尝试用 磨漆的质料表现风景和人物,并借以装饰漆屏风。一开始,由 于技术还未得到较高的发展,他们还未能一下摆脱古老的装饰 方法,总还是被一些旧的表现手法和框框所限,特别是发挥漆的特性和创造一些新的色漆方面还较差。在那个时期,一些色漆常专用在某些形象上,如黑漆表现山石,棕色表现屋宇,红 色表现树木,而天空则常用贴金来表现。总之,在构图和造型 及漆色的表现方面都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被简单的纹样和装 饰的形式所局限,不能充分发挥漆性的表现力所致。漆画的制 作是比较复杂的,由一种色彩到另一种色彩,每一种色彩都须 要作者亲自调配,都要求按比例用漆和用色,每涂一层色漆要 考虑到高低的区别,也就是说,在髹涂每次色漆之前,要根据 底胎上的纹样分别出高低不同的轮廓和涂漆的先后次序,才能 着手髹涂。例如:要表现一幅风景树木的漆面要比屋顶的色漆 要高,屋顶的色和轮廓要比远山的色彩和轮廓要高,而远山的 色彩和轮廓又要比贴金的天空要高些或低陷些才行。

从开始未能充分运用磨漆技术到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是经过不 少学生不断探索和试验才取得,他们运用了传统锒嵌螺钿的办 法,将鸟类的蛋壳压平后黏贴牢固然后再打磨平滑,这种方法 既可以代替螺钿又可以解决调配高白度色漆的困难,而且蛋壳 的正贴和反贴以及随意贴都可以生产不同的、美妙的肌理。为 了使磨漆技术达到更好的表现现实生活的可能性,学生们作了 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到了1932年间,美术学院的学生又研究 了日本的漆艺技术,并结合了越南漆艺的传统技法,创造性地 使用金粉、银粉的装饰方法,即将金银箔放在网筛中碾碎后, 根据纹样需要撒在色漆上,如竹子撒金粉,湖水倒影撒银粉等 等,同时还改进了推光和抛光的技术。这些研究成果为越南漆画艺术的装饰方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后来,漆画家们进一步创造了多种方法和多种色彩,大胆地使用了过去受限制的质 料,使之能表现一些比较光亮的色彩,能表现明暗的对比、远 近的对比,以及光线和投影的效果。为了表现事物的质感而用 不同的质料和方法配制色漆,因而使用各种技巧表现情感的创 造就愈来愈丰富了。在许多磨漆画作品中,可以看到很生动的 形象和富有感情的生活。例如用撒金粉来表现逆光的和迎风摇 晃的竹丛,用金箔表现田野上充沛的阳光,用一层干的朱漆粉 撒在褚色漆上用来表现闪烁的水波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