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髹漆艺术发展简史——欧亚各国漆艺之起源与流传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03 11:36:36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中国

中国的髹漆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子在书 中就谈到了制漆的方法,在中国陕西、湖北等地出土的西周古 墓,其中的漆器不仅有朱黑二色而且还有镶嵌宝石、琉璃,及 镶嵌螺钿、贝壳等技术。这是上溯到公元前1075-770年的事。

公元前770—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在湖南长沙古墓及河南 信阳古墓出土的器物中已发现了战国时的漆器。长沙古墓出土 的靠背椅,在黑漆底上绘有绿色漆线条的卷云,其它如漆盘漆 杯、漆碗等,线条都十分生动,彩绘漆色达到八种之多,诸如 朱、白、黑、金、绿、黄、褐、银等。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219年),朝鲒大同江乐浪郡出土的 中国官员王光、王盱太守墓中的漆器都是非常精巧的。中国古 书《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记载:制漆一事极为复杂,要经过 许多工匠做底坯、制漆、研磨、推光等全部工序此外,还设置了各级官员、工匠、使长等,以便对施工的监管和督查。该书还写道:“一杯卷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还说: “一文杯得铜杯十?”制作一件有文饰的漆杯,要用一百个劳 动日,可见是何等的豪华了。

到宋代(公元967—1279年),中国的漆艺制作已经非常精巧 了,许多新的技艺得到了发展,如剔红、犀皮、嵌螺钿、嵌金 银等。 剔红——以金银做骨胎,髹涂数十或数百层漆,然后在上面雕 刻各种图案,多为器皿、家具和屏风,华贵典雅,工艺精湛。 犀皮——用三种色漆,如朱、黑、金,描绘出各种图案,然后 研磨出各种斑斑点点的肌理,有如犀牛皮的纹样,因以名之。 嵌金银——以黑漆作底,然后用针刺成纹样,再用金银粉填之。

此外,除花卉图案外,还有山水风景、榕树、人物、楼宇、树丛、鸟兽、亭台等等。将所有事物应用于实用器具,带有一定 的装饰性和写实的顷向。

到明代(1368 —1644年),制漆技术已经高度发展,可以制作 工艺非常复杂的漆器了。除剔红技术比以前更精以外,填彩技 术也发展起来,即在底胎上雕刻图案花纹后,再以各种色漆填 充之,然后研磨平滑抛光。在明代,有一位著名的漆工西安黄 成,他除了具有高超的剔红技术外,还总结了历代漆工的经 验,写了一本名曰《髹饰录》的书。书中介绍了许多制漆的方 法和技术,总结了漆工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明代, 漆工们还采用了日本的洒金和描金技法,在各地官办或民办的 漆作坊里,结合中国的传统技艺制作了大量的漆器,北京的果 园厂、南京的漆园都是当时最著名的剔红漆器的产地,除了供 应宫廷贵族的需要外,还出口到印度和欧洲。

当时,人们称中国的雕漆为Coromandel,即印度的一个省 名,因为中国商人常带漆器去那里转卖,印度和西方人也常至 那里购买中国漆器,所以,Coromandel就成了中国漆器的代 名词。

在中国,人们常这样分别两类制漆艺术:一是福建的画漆,二 是湖南的雕漆。中国是首先开发漆树种植的国家,也是首先发 现制漆艺术的国家。以后,日本的漆工艺发展很快,逐渐在欧洲市场和中国漆器相竞争。甚至在十九世纪末,在欧洲形成了所谓的日本风。

日本

日本的髹漆艺术在公元前500年就开始有记载了,髹漆艺术得到 了历代帝王的重视和保护,并制定了法律不得将髹漆技术向外 传播。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